邵彤
摘 要:文章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測試法、邏輯論證法與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從系統論的多維角度出發,根據運籌學層次分析原理對田徑運動員的體能系統結構進行了全方位的審視。
關鍵詞:第十三屆省運會 田徑運動員 體能訓練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7)10—0136—02
1 前言
田徑運動是最古老的運動項目,是所有運動項目的基礎。“得田徑者得天下”說明了田徑地位的重要性,在奧運會比賽中,田徑是所有項目中獎牌數量最多的競技項目,所以各省都希望可以在田徑項目上獲得一席之地。
2 研究對象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017年第十三屆全運會山西省優秀田徑運動員體能訓練。
2.2 研究方法
文章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比較分析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
3 結果與分析
3.1 多年訓練目標及階段劃分
訓練周期劃分和安排有所不同,基礎訓練階段采取了單周期的年度訓練周期安排方式,專項提高階段采用雙周期的年度訓練周期安排方式,最佳競技階段與競技保持階段采用了多周期的年度訓練周期安排方式。因此,基礎訓練階段在運動員全程性訓練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個科學合理的全程性訓練過程的開始。
專項提高階段是運動員在基礎訓練階段的訓練基礎之上,充分發展運動員的體能,使其熟練掌握專項技能,同時培養運動員的心理承受能力。這一階段的訓練目標是進一步發展決定競技能力的主導身體素質,同時發展其專項技能,通過多次參加專項比賽,不斷提高競技能力。參賽情況表明,專項提高階段的周期劃分為雙周期。
競技保持階段是運動達到最佳競技狀態后能夠將其盡可能延長保持時間的階段。在最佳競技保持階段,優秀運動員通常擁有優秀的身體素質、穩定的技術和心理狀態。而運動員只有通過長期的艱苦科學訓練,才能將心理訓練與技術和身體素質訓練三者有機的密切結合,從而在激烈的比賽中發揮出穩定的競技狀態。
3.2 各周期訓練安排
3.2.1基本競技階段
基本競技階段使其熟練掌握專項技能,擁有可以承受艱苦訓練和激烈比賽的心理素質。在多年訓練過程中進行了系統的各個階段訓練,從而可以使其競技能力穩步提高,以全運會年安排為例,在比賽中穩定發揮,表現出了較高的競技水平。力量訓練內容包括克服自身重量的單足跳、跨步跳、跳臺階、級跳、引體向上、俯臥撐、腰腹肌力量等練習。該階段注重小肌肉群的力量發展,通過重復性的力量練習,全面發展運動員的上肢力量和下肢力量。但在不同時期的訓練表現出具有不同內容及負荷量度的安排方式。準備期與恢復期,在內容上以米跳為主,每周安排兩課次的相同內容的訓練,目的是提高肌肉群的協同能力,充分利用延遲性訓練效應,提高競技能力。在競賽期,以級跳為主,每周安排1課次的相同內容的訓練,目的是發展肌肉群的爆發力。
3.2.2最佳競技階段
最佳競技階段的年度訓練周期的力量負荷安排中,主要以小肌肉群力量訓練為主,目的是通過不斷加強小肌肉群的力量,一般力量訓練量度沒有變化,但是負荷強度增大,為的是通過大強度力量刺激運動員較快的增加力量,激發出更大的潛能,使其能夠在比賽中達到最佳競技狀態。而大肌肉群力量訓練內容主要是杠鈴負重;小肌肉群的力量練習是通過專項力量+技術訓練實現的,主要包括負重抗阻練習,拋球、提踵、行進間抗阻練習和擺壓抗阻練習;跳躍練習改為跨步跳(30m單足跳,100m跨步跳,)、級跳(立定跳、立定三級跳、五級跳、十級跳)和跳欄架。為了使得運動員趙巖在最佳競技階段取得最佳的競技成績,該階段的訓練負荷需達到全面提高運動員專項素質,在訓練中負荷量維持與專項提高階段持平,但需不斷變換負荷的節奏,使訓練負荷能夠達到比賽的負荷,從而將訓練能力轉化為比賽能力。
3.2.3競技保持階段
競技保持階段的力量素質練訓量度安排都明顯小于之前訓練階段;目的是通過大量的高強度訓練,以參加重要的大型比賽為目標,維持其自身的競技狀態,盡可能的延長運動員最佳的競技狀態時間。最佳競技階段,進行了專項速度的訓練,主要內容與專項提高階段大概相同,強度有所增加。目的是為了發展其專項速度。在整個年度訓練安排中,準備期的訓練負荷量最大,目的是通過大負荷量使運動員進行恢復。競技保持階段的專項速度訓練量度安排都明顯小于之前的訓練階段;目的是通過大量的高強度訓練,以參加重要的大型比賽為目標,維持其自身的競技狀態,盡可能的延長運動員最佳的競技狀態時間。在多年訓練過程中進行了系統的各個階段訓練,從而可以使其在比賽中穩定發揮,并且創造了個人最好成績和全運會最好成績,表現出了較高的競技水平。
3.3 訓練負荷的監控方法和措施
從以2009年的年度訓練安排中可以看到,運動訓練負荷的生理生化指標監控對運動員能夠在全運會中發揮出最佳競技狀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4 結論
(1)教練員必須對不同訓練階段設定不同的訓練目標,其總目標的制定是根據多年培養目標設定的。
(2)不同訓練階段,田徑優秀運動員的訓練周期劃分和安排有所不同,基礎訓練階段采取了單周期的年度訓練周期安排方式。
(3)田徑優秀運動員多年訓練負荷內容和量度安排主要包括了力量、速度、速度耐力和專項技術訓練,并在不同時期的不同階段側重不同內容。
(4)田徑優秀運動員多年訓練過程中所采用的訓練監控方法為生理生化指標的監測,通過對生理生化指標監測的結果,有助于教練員對訓練負荷量度的合理安排,使得運動員能夠有效提高競技能力,在重大比賽中表現出最佳運動成績。
參考文獻:
[1]尹 軍,孫慶平,許俊柱,等.田徑速度性項群運動員體能結構特征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266-268.
[2]張良力,袁運平.對體能訓練的發展趨勢與我國競技體育體能訓練中存在問題的探討[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9(4):78-82.
[3]孟慶林.淺析田徑運動員體能訓練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體育時空,2016(22).
[4]林中豪.基于可持續發展的田徑運動員體能訓練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24):27.
On the Physical Training of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Shao Tong(Shanxi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Taiyuan Shanxi 030012,China)
Abstract:The paper integrates the use of documentary metho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expert interview, test method, logic reasoning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dimensional system theory, carries on the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physical system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hierarchical analysis.
Keywords:The 13th provincial games Track and field athlete Studies of physical training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