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孝國+馮紅娟
摘 要:通過挖掘香鹿山生態園資源,針對資源優勢分析,對后期開發設想,提出建議,主要包括:著力做好生態旅游的規劃、開發經營管理、加強生態旅游與森林資源的保護的協調統一等,以期為生態園開發旅游提供參考。
關鍵詞:香鹿山生態園;資源優勢;開發設想
中圖分類號 F1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16-0142-02
宜陽縣地處洛陽市西南部,東與洛陽高新、洛龍兩區相連。總面積1616km2,轄11鎮5鄉1個工礦區辦事處,353個行政村,總人口69.5萬。縣城建成區面積25km2,境內山河秀麗、環境優美、氣候宜人。
1 香鹿山生態園概況
香鹿山生態園位于宜陽縣北城區,東西長15km,南北寬2km,總面積666.67hm2。園區規范總面積1453hm,地理坐標為東經112°7′52″~112°15′33″,北緯34°33′19″~34°34′8″。東依千年帝都洛陽市區,與洛龍區辛店鎮延秋村接壤,西至鹽鎮鄉賈院村村邊,南接宜陽南環路,北邊連著鄭盧高速。園區共32道嶺、37條溝、42個山頭、26面坡,現有樹種60余個,各類野生動物42種、樹木137萬株,森林覆蓋率達90%。始建于2002年。2010年被命名為省級森林公園,目前是河南省最大的城郊森林公園。
2 資源優勢分析
2.1 地理優勢 香鹿山生態園與洛陽市高新技術開發區零距離親和,和洛龍區相連,距市中心20km,距洛陽機場25km。處于洛陽市半小時經濟圈、生活圈、旅游圈。周邊風景怡人、山清水秀。
2.2 交通優勢 香鹿山生態園周邊高速、快速、省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鄭盧高速穿園而過,香鹿山出站口設在園區東段,可零距離進入園區。
2.3 氣候優勢 森林公園所在區域氣候類型: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氣溫變化和無霜期:年平均氣溫14.4℃,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18.4℃,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8月43.7℃,地面溫度年平均為16.8℃,無霜期224d。
2.4 水文優勢 公園范圍屬黃河流域,黃河的一級支流洛河自西向東貫穿宜陽全境,境內總長度68km,流域面積1397km2。公園內溝壑縱橫,有5條洛河支流貫穿公園南北。境內地表水近于中性和微酸性,pH值平均為6~7,礦化度0.3g/L左右,屬碳酸鹽水質,適宜飲用。
2.5 環境優勢 2009年,公園邀請宜陽縣環保局環境監測站和宜陽縣農業局土肥站在在1~6期工程區內對有關環境質量進行了檢測,結果如下:大氣質量:公園內大氣質量符合GB3096—1996一級標準。地面水質量:公園內地面水質量符合GB3838—1988一級標準。土壤質量:公園內土壤質量符合GB15618—1995一級標準。負離子含量:旅游旺季主要景點負離子含量為1.5萬個/cm3。空氣細菌含量:公園內空氣細菌含量平均在650個/m3。
2.6 地理優勢
2.6.1 香爐山 位于公園西側,因外形象香爐而得名,海拔311m,是扼守東都洛陽的戰略要塞,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2.6.2 茅山 位于公園正中心,海拔335m,是整個公園里面海拔最高的山之一,規劃建造的重陽閣就座落在茅山頂。站在山頂可俯瞰宜陽縣城全景,南面的錦屏山與之對應,洛河象一條玉帶從城中穿過,是觀景賞景的最佳位置。
2.6.3 馬蹄山 位于公園東,海拔306.7m,規劃建造的文昌閣就座落在馬蹄山山頂,因山頂大石上面有許多馬蹄印而得名。
2.6.4 鳳凰嶺 位于公園的東邊,嶺長3km,頂部平坦,因嶺象鳳凰而取名。
2.7 人文優勢
2.7.1 “女皇逐鹿” 唐武則天時期,女皇數度巡游宜陽,建三陽宮、興泰宮,一日香車寶馬圍苑狩獵到了甘棠白鹿苑,見到五只白鹿嬉鬧于林莽,手下甲士欲挽弓搭射,不料,群鹿忽然間入地墜亡,霎時一股甘泉涌現,奇香滿林。
2.7.2 “召伯聽政” 位于香鹿山西側的甘棠為西周召伯聽政處。古時召伯巡行南國,路過宜陽甘棠,見道旁有大片的甘棠林,就設榻甘棠樹下,召集百姓,聽訟議事。
2.7.3 “程咬金藏兵洞” 傳程咬金在跟隨唐王李世民期間,在園區長野嶺東側防御王世充進攻,在此地挖洞、藏兵、備武器。
2.7.4 “八關城” 位于公園長野嶺東側。公元184年,東漢漢靈帝任命河南府尹何進為征討大將軍,在函谷、孟津、軒轅、伊闕等8處設關,迎拒黃巾軍,都亭設邵窯(園區一自然村名)統領八關、史稱“八關城”。
2.7.5 九曲城 位于公園西邊的火龍崗南。唐王朝初創時期,秦王李世民率兵征討王世充,在九曲城大敗王世充,為唐軍攻占東都洛陽鋪平了道路。
2.8 生物資源優勢 園內共有野生動物42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19種。其中:常見的有野雞、野兔等,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有穿山甲、鸞、蒼鷹、赤腹鷹、雀鷹等。園區森林植被以落葉闊葉林、常綠針葉林、灌木林、落葉闊葉常綠針葉混交林為主。分布有維管植物48科56屬105種,主要有側柏、雪松、黑松、五角楓等60余樹種137萬株。
3 香鹿山生態園旅游開發的設想
3.1 發展森林養生主題旅游 香鹿山生態園境內風景怡人,空氣清新,空氣中含有豐富的負離子,此處空氣使人精神煥發,對人體的神經系統、血液循環具有良好的調節功效,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提高人體免疫力。所以以開發森林養生為主題,設置相應的場館設施,配備專業人員進行培訓輔導,將極大吸引游客的目光。比如配置一定的養老設施、健康散步區域、森林氧吧、森林靜養場、森林健康醫院、療養基地等,前景相當樂觀。
3.2 發展住宿接待主題旅游 香鹿山生態園區域優勢明顯,交通便利,園區空間布局合理,森林覆蓋率高,環境清新,有利于城區居民居住。通過設計旅游酒店、家庭賓館、林中宿營等旅游產品,讓前來住宿的游客盡情的享受大自然所帶來的田園風光,優雅的散步于林間小道。endprint
3.3 發展餐飲主題旅游 河南地方菜系較多,特色和風格各異。洛陽地區最著名的是湯類,有如:牛肉湯、羊肉湯、丸子頭、豆腐湯、不翻湯等;菜系有洛陽水席、小吃例如:漿面條、糊涂面、洛陽鍋貼、馬坡燒烤等特色餐飲文化。每年夏季之夜,園區人流、車流如潮。通過在此設置美食街、小型餐飲點、主題酒店,更是把縣城的小吃文化推向頂峰。
3.4 發展娛樂休閑主題旅游 依托洛宜一體化的發展,區域內經濟基礎良好,能滿足大眾的需求,通過建設一批野營地、冒險山樂園、水上活動樂園、娛樂城等休閑場所,能夠豐富旅游者的旅游生活內容,打造區域旅游娛樂新格局,形成洛宜城市旅游娛樂服務體系。
3.5 發展森林觀光主題旅游 香鹿山生態園境內動物資源、植物資源十分豐富,保護好森林公園的植物物種、生物群落及生態環境,是建立城市森林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可以聯系國內大中專院校、林業設計院、森林考察機構等涉林單位,開展森林參觀、考察、學習旅游等項目。同時也可以通過建立主題小鎮、植物觀賞園、林果采摘園等旅游產品,來提升園區品味,打造森林品牌,發揮園區優勢,繁榮森林旅游市場。
4 幾點建議
4.1 著力做好生態旅游的規劃工作 宜陽縣香鹿山森林公園的旅游開發,要堅持尊重自然、生態優先和因地制宜原則,進行科學嚴謹的規劃。一是嚴格遵守生態學原理,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和恰當的時機選擇開發旅游產品。二是要科學的研究開發的項目、搞好場地選擇。本著保護生態、協調發展、和諧相處的原則,從生態平衡的角度,綜合考慮規劃建設,以實現香鹿山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4.2 做好香鹿山生態園的旅游開發經營管理構建 在積極推動生態旅游業發展的同時,要抓好森林旅游規劃管理。做好生態旅游行業的市場調研工作,了解旅游者的需求,認真分析旅游客源的流動規律和發展變化,充分考慮對生態環境的不力影響。通過建立政府管理平臺,構建良好的管理體制,協調旅游業與其他行業、部門發展的關系,維護好旅游者的合法權益,創造良好的休閑度假、經營發展環境,提高森林旅游服務水平,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的協調共贏目的。
4.3 加強生態旅游與森林資源保護的協調統一 森林作為陸地生態體系的主體,自然生態系統的頂層,在生態安全、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保護森林資源是生態旅游開發的首要前提,要適度的進行旅游開發。充分利用好香鹿山豐富的自然資源,本著生態產業、綠色產業與旅游產業相結合的思路,對園區內自然資源進行合理開發,盡量減少因旅游開發對自然景觀造成的破壞,實現生態旅游與森林資源保護的協調統一。
參考文獻
[1]王長忠,李廣慶.洛陽林業志[M].2011.
[2]喬作卿,陳金朝,宜陽林業志[M].2009.
[3]李軍.白石砬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資源優勢分析及開發設想[J].護林防火科技,2015(10). (責編:徐煥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