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劍利
1988年,李成才從太原理工大學畢業分配到山西三維集團公司,一干就是20多年。參加工作20多年來,李成才從一名剛入廠的基層技術員成長為三維的中層干部、技術骨干、高級工程師。他深知,自己的知識不能完全適應企業的要求,為此工作之余的他不斷強化自己的學習,參加了太原理工大學工程碩士課程的學習,并順利拿到了工程碩士學位。
忠誠履職 砥礪前行
企業的發展壯大靠的是基層員工素質的提高。特別是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停滯不前就會落后,就會降低甚至失去戰斗力。走上管理崗位后的李成才,愈發感到員工素質提高的緊迫性。為此,李成才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編寫了精餾工段操作規程和γ-丁內酯操作規程,并組織培訓職工,他的這一做法讓員工素質有了質的提高。此外,他還經常組織員工在生產現場針對每一次生產波動和事故,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培訓并組織編寫出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將職工教育融入日常的生產過程中。經過他的努力,他所領導車間的員工人人都是技術“大拿”。
近兩年,產能過剩、產品競爭力下降使得三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三維提出了保生產、保生存、保工資的近期目標,此時,李成才覺得肩上的擔子格外沉重,因為他除了肩負公司研發新產品、新工藝的重任外,還承擔著事關公司發展重任的新項目建設——500噸/年EVOH中試裝置新項目的前期籌劃工作。
技術創新 攻堅克難
作為一名生產企業的技術人員,李成才從參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就撲下身子扎根到生產一線,將自己所學用到了工藝穩定運行、產量和質量提升及節能降耗等生產實踐中。
在三維聚乙烯醇擴產改造過程中,李成才提出并組織實施了提高乙醛回收量的技改項目,改造后每年可多回收乙醛近800噸,可產生經濟效益200余萬元,他因此獲得山西省紡織系統“五小”成果先進個人二等獎;提出并組織實施精餾六塔、精餾四塔技術改造項目,實施后的六塔餾出醋酸含量由200g/L降至30g/L以下,年創經濟效益100萬元以上;四塔餾出醋酸乙烯含量由20%降至8%以下,年創經濟效益80余萬元,以上項目均為同行業領先水平。李成才作為主要成員參與的精餾殘渣系統工藝改進項目,將傳統的精餾塔單相進料改為多相、異塔板進料,為同行業首創,年創經濟效益500余萬元,該項目獲得了山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下轉A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