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建華,廖漢江,李兆文,戴晉軍,胡駿鵬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宜昌443003)
誘食劑在豬飼料中的應用
易建華,廖漢江,李兆文,戴晉軍,胡駿鵬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宜昌443003)
畜禽采食量不足是限制動物生產效率提高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目前誘食劑作為添加劑,被廣泛應用于各種飼料中,其能改善飼料適口性,促進豬的攝食。本文就不同誘食劑在豬上的作用機理、功能特點及應用效果進行了綜述。
誘食劑;豬;適口性
采食量是保證動物生產性能充分發揮,提高肉用家畜體增重和飼料利用率的主要因素,也是提高生產效率的重要前提。誘食劑是指可改善飼料風味和適口性,增強飼養動物食欲,提高采食量的飼料添加劑。目前誘食劑在豬及其他哺乳動物中應用的產品主要以香味劑(果香味乳香味)和甜味劑為代表。
1.1 豬的嗅覺特點 豬的嗅覺非常靈敏,比人高7~8倍;豬群之間、母仔之間的識別主要靠靈敏的嗅覺來完成,豬一生下來就能靠嗅覺尋找奶頭的位置,三天后就能固定奶頭。母豬熟悉其子女氣味48 h后,靠嗅覺能很快認出混進的窩外仔豬并加以驅趕。在未馴化之前,豬的性聯系也是嗅覺起主導作用。飼料香味劑的作用即是利用香味物質刺激嗅覺器官,再由大腦發出指令,產生食欲,啟動采食行為。馮定遠等(1996)研究表明,在仔豬日糧中添加豬乳香可以使其采食量提高54%;在應激情況下,可使采食量提高9%~12%。
1.2 豬的味覺特點 豬的味覺結構,將豬的舌頭分為4部分,分別為邊緣、中間部、近尾部和后尾部。豬的菌狀味蕾數量(5000)大約是人(1600)的 3倍(Chamorro等,1993),主要分布在舌頭邊緣和后尾部,菌狀味蕾數量與味覺感受能力呈正相關(Miller等,1990)。可見,豬的味覺感受能力比人要強得多。因此,根據豬的味覺特點,飼用甜味劑己廣泛應用于斷奶仔豬日糧中。新斷奶仔豬對氨基酸含量不同的飼料有味覺上的反應(Tinti等,2000),并且能夠區別蛋氨酸含量僅有0.07%差異的日糧(Roth等,2006)。蛋氨酸味苦,人會拒食很少量的蛋氨酸。但是Roth等(2006)研究表明,在日糧蛋氨酸缺乏的情況下,斷奶仔豬喜歡采食蛋氨酸含量更平衡的日糧。
1.3 豬的攝食偏好 動物特別是一些哺乳家畜對飼料風味特別敏感。以豬為例,其嗅覺和味覺都比較發達。不同種類、品種和年齡的動物,因為其生理特點、采食習慣和嗜好不同,對風味劑的偏好程度也不同,甚至有質和量的差別(表1)。哺乳動物的幼齡階段偏好于乳香,成年階段偏好于果香,水產動物則對一些氨基酸、核苷酸及甜菜堿等感興趣。從一些研究結果來看,動物對味道的偏好具有一定的共性,除肉食動物外大多數動物均喜愛甜味。

表1 豬偏好的香味和味道
2.1 提高動物食欲,改善飼料適口性 適口性從飼料的風味、外觀、溫度、大小、質地和硬度多方面體現,是動物的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的綜合反應,是影響采食量的重要因素。誘食劑在改善飼料適口性上主要是利用“香”或“味”刺激嗅覺和味覺器官,再由大腦發出指令,促使消化液分泌和胃腸蠕動,產生食欲,啟動采食行為,起到增加食欲作用。
2.2 掩蓋飼料風味,擴大飼料資源的利用 隨著飼料工業的發展,國內蛋白質原料的缺口變得越來越大,特別是魚粉和豆粕,原料來源和價格受國外期貨、天氣、種殖面積乃至石油等相關經濟因素的影響,所以原料的暴漲和價格波動頻繁,給技術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豬飼料中使用菜籽粕或其他非常規蛋白原料能降低成本,提高整體養豬效益。但是,豬對苦味很敏感,菜籽粕的苦味會影響豬飼料的適口性,從而限制了菜籽粕在豬飼料中的使用量(Baidoo等,1987)。添加香味劑可以淡化菜籽粕的苦味,研究發現,添加5%、10%和15%菜籽粕會顯著降低育肥豬的采食量,但添加香味劑后,采食量分別提高9%、7%和 8%(Duran 等,2000)。
2.3 緩解應激,維持豬在應激狀態下的采食量斷奶仔豬的應激是生產中經常面臨的問題,導致仔豬產生斷奶應激的原因之一是仔豬獲取水的方式,斷奶前水主要來自母奶,而斷奶后轉變到從飲水器飲水。研究發現,通過誘食劑可加快飲水方式的轉變過程,減輕斷奶引起的應激(Bertram 等,2002)。
2.4 刺激消化液分泌,提高營養消化吸收率 在豬的研究中發現,添加誘食劑可提高飼料消化率,推測可能是與飼料風味劑通過刺激動物味覺、嗅覺,然后經條件反射傳導到消化系統,引起唾液、胃液、腸液及膽汁等大量分泌,從而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含量提高有關(劉爽,2007)。
2.5 印跡效應 印跡效應指在哺乳動物母體產前及整個泌乳期日糧中加入一種香味劑,使幼畜建立這種香味劑與母乳的聯系,當在哺乳和斷奶幼畜日糧中也添加同樣的香味劑時,能促進其提早采食和提高生產性能。Campbell等(1976)研究表明,在母豬飼料中添加誘食劑,可提高斷奶后仔豬的采食量和生產性能,緩解斷奶應激。
3.1 香味劑 高劍蓉等(1995)認為,在哺乳仔豬補飼料中添加香味劑能有效增進乳豬的采食量。研究表明,乳豬、小豬對奶酪味的偏嗜指數(偏嗜指數=處理組日均采食量/對照組日均采食量)為1.50~1.60,乳香/香草味為 1.40~1.50,紅水果味為1.20~1.38,青水果味為1.11~1.20,茴香味為1.2,可見奶酪味不僅是乳豬熟悉的母奶味,其本身也是乳豬喜愛的風味。 Solàoriol等(2009)用多種奶味和果味香精做雙料槽選擇試驗,結果表明,試驗組的采食量與對照組均差異不顯著,可見并不是所有的奶香和果香都為仔豬所喜愛。可能是因為新鮮豬乳并無特別的氣味,而仔豬喜愛的不單是母乳的氣味,而是母豬乳房上的殘留乳汁發酵的味道和母豬體味的一種混合氣味。劉爽等(2008)研究發現,添加1‰的奶味香精僅在仔豬斷奶前有明顯誘食效果,而添加1‰的草莓香精在仔豬斷奶前后均有誘食作用。
目前生長育肥豬飼料中應用的香味劑主要有甜乳香型、水果香型、甘草香型、谷實香型等。朱曲波等(2002)研究表明,生長豬飼料中添加香味劑后試驗組比對照組日增重提高16.92%,日采食量增加5.64%,料肉比下降9.9%。
3.2 甜味劑 甜味劑主要是通過刺激動物的味覺使動物產生強烈的食欲,從而增加采食量,促進畜禽的生長發育,提高動物的生產性能和飼料的利用率。研究表明,豬偏好于5種甜味化合物——安賽蜜、阿力甜、甘素、糖精鈉和三氯蔗糖,這些甜味物質分子結構能與豬的甜味受體結合而促進攝食(汪海峰等,2007)。非碳水化合物類甜味劑如糖精鈉對豬的誘食效果較低,而經過修飾除去金屬味并與適當的香味劑合用才能起到明顯的誘食效果(金立志等,2006)。通過 Richter雙瓶飲水偏好方法測試表明,豬對蔗糖、葡萄糖、乳糖和糖精鈉溶液表現明顯喜好,而對于甜蜜素沒有反應(Baldwin 等,1976)。 McLaughlin 等(1983)設計出“T”字型雙料槽對比試驗,用于比較豬對不同風味飼料的偏好,其中對 23種甜味劑作了試驗,用加甜味劑的飼料與不加甜味劑的飼料比較,以加甜味劑飼料的采食量占總采食量的百分比作為判斷依據,55%~69%為中等-高度偏好;44%~54%為無偏好;28%~43%為中等-高度厭惡。
目前在飼料工業中應用的甜味劑已由傳統的單一甜味劑轉變為復配型,即以糖精鈉為主,并加增效劑和長效甜味劑而組成的復合物。復合甜味劑可以減少糖精鈉不良口味,增加風味、彌補不同甜原料在口腔中的味覺時間差,各甜原料復配后還具有協同效應,可降低有效糖精鈉的用量。但目前鮮有豬對復合甜味劑和單一甜味劑比較的研究報道。
3.3 酸味劑 除甜味劑外,酸味劑也是豬很好的調味劑 (沈婷,2008)。酸味是動物喜愛的味道之一,能改善飼料的適口性。在實際生產中,酸化劑多用于仔豬。燕富永等(2010)研究表明,酸味劑能提高夏季母豬采食量。酸味劑在飼料中的輕微酸味,能掩蓋飼料中某些不良味覺的反應;可以刺激動物口腔味蕾細胞,使唾液分泌增加從而增加食欲。在豬飼料中應用的酸味劑主要有檸檬酸、酒石酸、乳酸、丙酸、延胡索酸等有機酸和無機酸有磷酸。飼料添加劑常用的是檸檬酸和乳酸。現在生產中使用的多為由正磷酸、乳酸、檸檬酸、延胡索酸組成的復合酸化劑(楊玉芝,2008)。
3.4 氨基酸及衍生物 色氨酸屬于芳香族氨基酸,在豬體內可以轉化為5-羥色氨來調節其采食量,由于5-羥色氨和下丘腦的攝食中樞有關,色氨酸嚴重缺乏時,5-羥色氨耗竭,從而導致動物的采食量急劇下降;色氨酸水平過高時,大腦中5-羥色氨合成增加,5-羥色氨可增加動物的飽感,當其超過生理水平時,可抑制動物采食。研究表明,日糧中的色氨酸水平為0.130%~0.205%時,斷奶仔豬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與日糧中的色氨酸水平成呈顯著正相關 (r=0.96~0.98,P < 0.001)(牟永斌,2008)。
甘氨酸不僅是一種甜味劑,同時在食品行業中被廣泛地用作營養增補劑、風味調節劑和防腐劑,其還是合成多種藥物的原料。劉爽等(2008)研究發現,8.0‰的甘氨酸在仔豬斷奶后兩周內起到良好誘食作用。
脂溶性氨基酸衍生物也具有一定誘食性。鄧目華等(2012)研究表明,在基礎日糧中添加高劑量(350 mg/kg)的脂溶性氨基酸衍生物能提高斷奶仔豬的食欲和采食量。其可能的作用機理是脂溶性氨基酸衍生物可通過化學(代謝)調控,作用于下丘腦的攝食中樞,或通過改變內分泌和貯存的能量間接作用于中樞神經的攝食中樞,從而刺激采食行為發生變化,促進攝食,同時還可以刺激生長激素(GH)的分泌,減少能量消耗,進而促進動物體重增加。
功能性誘食肽在豬領域的報道較少。研究表明,其可調節動物的采食中樞,刺激采食增進因子的分泌,顯著提高動物的食欲,提高采食量。王賢勇(2006)研究報道,在仔豬日糧中添加2%的功能性誘食肽,可以顯著提高仔豬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張玉宏等(2014)研究也發現,在基礎日糧中添加功能性誘食肽的誘食效果要好于甜味劑(糖精鈉)。關于小肽的誘食性報道不多,機制尚不明確。
3.5 金屬或金屬化合物 研究表明,銅對豬的促生長作用與其采食量增加有密切關系,但機理尚不明確。鄭晞(2006)給兔靜脈注射銅發現,其可刺激下丘腦神經肽Y激素的分泌,而神經肽Y激素是一種強烈促進豬采食量的激素。因此,高銅通過刺激豬下丘腦神經肽Y激素的分泌,進而引起豬采食量增加是可能的。
鋅是味覺素(一種含2個鋅離子的唾液蛋白)的組成成分,味覺素對口腔中黏膜上皮細胞的結構、功能和代謝有重要作用,可促進黏膜味蕾細胞快速再生,進而影響舌乳頭中味蕾小孔的形態和功能,因此添加高鋅可增強味蕾對味覺的敏感性,提高食欲,促進采食。王坤坤等(2011)報道,給仔豬注射硫酸鋅,與對照組相比,可顯著提高下丘腦NPY mRNA的表達量。孫仁杰等(2014)發現,日糧中添加高劑量硫酸鋅可增強生長豬免疫功能,改善腸黏膜形態,促進消化酶分泌,提高養分表觀消化率,調節胃泌素、胰島素和神經肽Y分泌,進而促進生長豬采食,達到改善生長性能的作用。3.6 甜菜堿 甜菜堿又稱三甲基甘氨酸,是一種季胺型生物堿,對斷奶仔豬、生長育肥豬和妊娠母豬都有誘食作用,應用廣泛。試驗表明,每噸配合飼料中添加2 kg甜菜堿飼喂斷奶仔豬,采食量提高5%~20%,日增重提高5%~10%,斷乳初期效果特別明顯。甜菜堿對生長育肥豬的研究報道較多,除了能提高采食量,還能降低豬背膘厚度,提高瘦肉比率,改善肉質(劉瑞生,2000)。
3.7 單胺類 許多單胺類物質也能通過調控下丘腦神經肽Y濃度,促進動物對飼料的攝取。研究表明,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0.1%單胺類物質能增強食欲,提高采食量,其機制可能是單胺類物質中所含的活性物質可進入動物體內調控中樞神經系統,促進動物體內激素分泌,如神經肽Y、胃泌素、胰島素等,從而內源性地促進斷奶仔豬采食(鄭晞,2006)。
飼料誘食劑近年來發展迅速,但仍存在很多問題。一是誘食劑是在保證飼料營養的前提下添加,采用劣質飼料原料而寄希望于誘食劑的添加方式是不可取的;二是飼料配伍的不合理可能會影響誘食劑效果的發揮;三是誘食劑的評價方式還需改進。目前,我國的飼料誘食劑正在從仿制和摸索階段向研制和創新階段過渡。一些新技術為誘食劑的開發提供了活力,如在飼料香味劑中添加酶、微生物發酵、酸堿水解物等,乳化和膠囊等工藝技術則為研制高溫耐制粒、香氣持久性的誘食劑提供了新的思路。部分研究者也在為復合型誘食劑的研發做努力,如2013年《飼料原料目錄》新增的酵母水解物類蛋白原料,及其類似產品早已廣泛用于人類調味品,具有豐富鮮味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通過定位酶解技術還能產生大量的誘食性肽類,達到較好的復合呈味效果,在豬飼料中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1]鄧目華,何河,方熱軍.生理性誘食劑對斷奶仔豬生產性能的影響[J].飼料廣角,2012,13:23 ~ 4.
[2]馮定遠,張輝華,陳美環.豬乳香在早期斷奶仔豬飼料中的應用效果 [J].飼料工業,1996,17:25 ~ 7.
[3]高劍蓉,邵水龍.仔豬飼糧中添加香味料 MF—12效果報告[J].養豬,1995,2:2 ~ 3.
[4]金立志,倪冬姣,高增兵.動物的味覺生理及甜味劑應用的研究新進展[J].飼料工業,2006,26:1 ~ 4.
[5]劉瑞生.甜菜堿在養豬業上的研究應用概況[J].飼料廣角,2000:19~21.
[6]劉爽,陳玉林,孫世鐸.幾種甜味劑和香味劑對仔豬采食量和增重的影響[J].西北農業學報,2008,17:73 ~ 77.
[7]劉爽.幾種甜味劑,香味劑和飼料顏色對仔豬增重效果的影響研究:[碩士學位論文][D].陜西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
[8]牟永斌.色氨酸和誘食劑對仔豬營養生理效應的影響研究:[碩士學位論文][D].重慶:西南大學,2008.
[9]沈婷.飼料風味劑的研究進展與應用[J].江蘇農業科學,2008:156~160.
[10]孫仁杰,韓笑,崔華偉,等.硫酸鋅對生長豬攝食和生長的影響[J].動物營養學報,2014,26:1925 ~ 1934.
[11]汪海峰,高增兵,王偉山.動物甜味受體研究進展及豬飼料甜味劑的選擇[J].中國畜牧雜志,2007,43:47 ~ 49.
[12]王坤坤,曹崇海,孫建義,等.鋅和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對仔豬攝食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J].動物營養學報,2011,23:1545~1552.
[13]王賢勇.小肽制品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和免疫機能的影響及機理研究[J].畜禽業:南方養豬,2006:16 ~ 18.
[14]燕富永,劉云華,曹霞,等.甜味劑和酸味劑對泌乳母豬采食量和泌乳力的影響[J].中國飼料添加劑,2010,91:20 ~ 22.
[15]楊玉芝.豬配合飼料中風味劑的合理使用[J].山東畜牧獸醫,2006,15:11~13.
[16]張玉宏,溫曉鹿,劉玉明,等.飼糧中添加功能性誘食肽對豬生長性能的影響[J].廣東畜牧獸醫科技,2014,5:30 ~ 33.
[17]鄭晞.單胺類誘食劑在仔豬生產中的應用效果:[碩士學位論文][D].浙江杭州:浙江大學,2006.
[18]朱曲波,劉琪.飼料香味劑飼喂生長豬效果試驗[J].江西飼料,2002,2:7~9.[19]Baidoo S,Aherne F,Mitaru B,et al.Canola meal as a protein supplement for growing-finishing pigs[J].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87,18:37 ~ 44.
[20]Baldwin B.Quantitative studies on taste preference in pigs[J].Proceedings of the Nutrition Society,1976,35:69 ~ 73.
[21]Bertram M,Pudenz J,Roura E.Flavoring drinking water for post-weaning pigs increases water and feed intake and improves average daily gain[J].J Anim Sci,2002,80:708.
[22]Chamorro C,De Paz P,Fernández J,et al.Fungiform papillae of the pig and the wild boar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J].Scanning microscopy,1993,7:313 ~ 320.
[23]Campbell R.A note on the use of a feed flavour to stimulate the feed intake of weaner pigs[J].Animal Production,1976,23:417 ~ 9.
[24]Duran R,Paboeuf F,Jenneskens P.Feed intake (FI) in fattening pigs is depressed after dietary inclusions of 5%rapeseed (RSM)or 10%of canola(CM) meals but can be sustained by feed flavours (Luctarom○R,L46987Z) supplementation[A].51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Animal Nutrition[C].2000.349(abs.).
[25]McLaughlin C L,Baile C A,Buckholtz L L,et al.Preferred flavors and performance of weanling pigs[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1983,56:1287 ~ 1293.
[26]Miller Jr IJ,Reedy Jr FE.Variations in human taste bud density and taste intensity perception[J].Physiology&behavior,1990,47:1213 ~ 1219.
[27]Roth F,Meindl C,Ettle T.Evidence of a dietary selection for methionine by the piglet[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06;84:379 ~ 386.
[28]Solàoriol D,Roura E,Torrallardona D.Feed preference in pigs:effect of cereal sources at different inclusion rates[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09,87(2):562.
[29]Tinti J,Glaser D,Wanner M,et al.Comparison of gustatory responses to amino acids in pigs and in humans[J].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0,33:578 ~ 583.■
The insufficient intake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imiting factors in animal production.Currently,the attractant was widely used in all kinds of feed,which could improve the palatability of feed and promote the pig feeding.In this paper,the mechanism,functions,types and effects of feeding attractants in pigs were reviewed.
feeding attractants;pig; palatability
S816.7
A
1004-3314(2017)21-0042-04
10.15906/j.cnki.cn11-2975/s.2017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