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 劃:本刊編輯部
□執 行:西 捷
跨省異地就醫迎來新時代
□策 劃:本刊編輯部
□執 行:西 捷
眾所周知,我國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衡,各地醫療水平差距較大。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離開故土,在異地長期居住、生活或工作,也有很多人因患重病大病,從偏遠地區來到醫療資源更加充足的大城市就診。異地就醫已經成為社會的常態,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異地就醫之后的醫保報銷,手續復雜,流程繁瑣,一直被大家所詬病。
前不久,國家人社部發布消息,截至9月25日,人社部開通了7226家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全國88%的三級定點醫院已聯接入網。這意味著,我國已基本實現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異地就醫之后的醫保報銷,再也不用就醫者往返奔波,從此——
今年9月底,來自人社部的一個消息讓中國的老百姓歡欣鼓舞:截至9月25日,人社部開通了7226家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全國88%的三級定點醫院已聯接入網。這意味著,我國已基本實現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
目前,全國所有省級異地就醫結算系統、所有統籌地區均已實現與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的對接,系統運行平穩有序,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人數快速增加,越來越多的群眾已享受到這項政策帶來的便利。
家在黑龍江省的林阿姨退休后隨女兒生活在北京,日子一長,看病就醫的煩惱漸漸凸顯——林阿姨年紀大了,時??人裕诰┛床〉腻X都必須自己先墊付,然后再把住院收費的材料送回黑龍江,常常要等半年以上才能拿到報銷的費用,遇到墊錢多的時候,家里經濟頗感吃緊。有時一忙起來,只能拜托老家的親戚幫忙辦理報銷,非常麻煩。
今年8月初,林阿姨被確診為肺癌。醫院了解到林阿姨的情況,向她介紹了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林阿姨的女兒隨即趕回黑龍江為母親辦理了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備案,選擇了離家比較近的北京安貞醫院、醫科院腫瘤醫院、清華長庚醫院為備案醫院。很快,林阿姨登記入院并接受了手術。在出院后的第3天就完成了費用結算。這次住院花費10萬余元,直接結算后醫?;鹬Ц读?5000余元,林阿姨實際支付為25000余元。實實在在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極大減輕了林阿姨墊付資金的壓力,也減少了準備材料、往返報銷的奔波之苦。
那么,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究竟包含些什么樣的內容?需要注意和了解的事項有哪些?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實實在在的實惠呢?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主任唐霽松介紹,目前,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已全面聯通所有統籌地區、覆蓋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各類醫保制度,服務異地安置退休、異地長期居住、常駐異地工作和異地轉診4類跨省就醫人群,開通了7226家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基本覆蓋了各地承擔跨省異地就醫任務比較重的醫療機構,全國88%的三甲定點醫院已連接入網。需要跨省異地就醫并在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備案的參保人員達到162萬人,各省歸集跨省異地就醫預付金8.8億元。實現跨省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4.1萬人次,基金支付5.6億元,平均為每人次患者減少墊付1.36萬元。隨著系統覆蓋面的擴大和政策知曉度的提高,直接結算人次快速增加。例如,僅9月25日一天,結算人次就達到1115人次,單日結算首次突破千人,每日直接結算資金超過2000多萬元。
對于患者來說,結算信息系統是怎么建立的、省級之間的賬戶是怎么付款的,似乎并不是他們關心的問題。他們更關心的是,有了這個政策之后,他們去外地看病,能報銷多少錢,什么樣的藥能報,什么樣的藥不能報等關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問題。唐霽松介紹,對于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主要政策,概括起來講就是15個字——就醫地目錄、參保地政策、就醫地管理。
具體來說,“就醫地目錄”就是參保人員跨省就醫時原則上執行就醫地的支付范圍,包括基本醫療保險的藥品目錄、診療項目和服務設施標準;“參保地政策”就是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原則上執行參保地的支付政策,這些支付政策包括醫保基金的起付線、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等;“就醫地管理”是指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的時候,就醫地經辦機構要為異地就醫人員提供和本地參保人員相同的服務和管理,包括咨詢服務、醫療信息的記錄、醫療行為的監控、醫療費用的審核等。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一個符合條件的河北某市的參保人員到北京就醫,他看病時執行的是北京的目錄,但是基金支付的起付線、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還是執行河北所在市的政策;同時他到北京就醫,北京市經辦機構要像對待本地參保人一樣給他提供同樣的服務和管理。
從流程和環節來看,人社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副主任黃華波介紹說,為了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這個工程絕大部分環節和流程都不需要直接和群眾見面,而是通過兩個途徑結算:一是通過國家結算系統自動完成,二是國家各級經辦機構之間后臺來操作完成。群眾需要參與和重點把握的環節有哪些?就是3句話、10個字:“先備案、選定點、持卡就醫”。
“先備案”要求參保人員跨省就醫前,需在參保地的經辦機構進行備案。目前全國有統一的備案表,要采集的關鍵信息是兩條。一是要說清楚備案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出去常駐、異地安置、在外工作,還是轉診轉院,要把原因告訴經辦機構。二是要去什么地方,是去北京還是去海南。經辦機構采集這兩個關鍵信息后,傳到國家的結算系統、相關的地區和醫療機構,其他的信息社??ǘ加?,比如姓名、卡號不需要另外采集。
“選定點”就是選擇異地就醫的醫院。比如選擇去北京、上??床?,要到這些地方的跨省異地就醫的定點醫療機構去?,F在88%的三級醫療機構都在網上,有10個省份所有的三級醫療機構都是跨省的定點機構。其中,北京市率先實現所有有床位的醫院,包括一級、二級、三級,都是跨省的定點醫療機構,達到676家。上海也實現了所有的三級、二級醫院有床位的全部聯網。參保人員到外地可以選擇的醫療機構范圍越來越大。
(參保人員可以登錄網站“社會保險網上查詢系統”,實時在線查詢最新地區及定點醫療機構開通情況。在跨省異地就醫登記備案及就醫時,可從公布的名單中選擇定點醫療機構,以便實現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編者注。)
最后“持卡就醫”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參保人員一定要持社??ㄞk理入院和結算。黃華波介紹,在北京的一些醫院就發現,有些患者在入院時沒有持卡,醫院誤認為這名患者是自費人員,就為他辦理了全自費住院,出院時就很難轉為跨省直接結算。黃華波說,我們看了醫院記錄,醫?;颊呤?4個,其中能夠直接結算的只有8個,所以提醒醫保患者,“有社保卡的要盡可能持卡入院”。
社保卡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人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宋京燕介紹,它是異地就醫身份識別和直接結算的唯一憑證,這個唯一憑證包括兩大核心功能:一是身份憑證,二是結算工具。“也就是說,患者在參保地完成異地就醫備案手續之后,到就醫地醫院看病時,只需要攜帶這張社會保障卡就可以完成本人的身份識別、參保地的判斷,直接辦理入院登記和出院結算?!?/p>
據了解,該政策將覆蓋各類基本醫保制度,覆蓋人員目前包括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常駐異地工作人員(比如有一些駐外辦事處,這些員工長期在外工作)和異地轉診人員。
一些地方還將符合條件的異地急診住院納入轉診范圍。比如回原籍居住的退休知青,原來在某一個地方,現在回到原籍,但是他的參保地還在原來的地方。比如在北京隨子女居住幫帶孩子的老年人,以及當地醫療機構診斷不了,或者可以診斷但水平有限,需要到外地、外省就醫的患者,都是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受益者。從目前已結算人員的結構分析,異地安置退休人員占39%,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占10.3%,常駐異地的工作人員(如駐外辦事處等,或在外地急診就醫)達1.6%,異地轉診人員占49.1%。
>> 擴展閱讀
新農合:異地就醫結算進展明顯
異地就醫報銷難,同樣也困擾著不少農村患者。如今,隨著新農合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推出,這一局面正在改變。
以前,許多農村患者住院后,要經過鄉鎮、縣,再到市一級,才能報銷,等拿到錢又得經過一段時間,給他們造成了不小的經濟負擔。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家正在加快推進新農合異地就醫患者轉診和結算報銷工作。患者到省外的“跨省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時,可在醫院結算窗口直接結算,患者只需支付自付費用。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司監察專員聶春雷表示,截至8月底,新農合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進展良好。全國共開通1518家跨省就醫定點醫療機構,遍布31個省份。2017年1~8月,全國共實現新農合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191.4萬人次,平均為每人次患者減少墊付5496.3元;新農合跨省就醫聯網結算18235人次,平均為每人次患者減少墊付7677.5元。
此外,聶春雷特別提到,各地正在積極探索將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納入直接結算范圍,進一步減輕患者特別是貧困患者的就醫負擔。9省份已基本實現新農合與大病保險省內“一站式”結算。安徽、海南還將民政救助資金納入“一站式”結算范圍。貴州畢節、遵義等地已經實現首批全國范圍內新農合與大病保險“一站式”結算,覆蓋1600多萬參合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