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
三省市監察委對監督、調查、處置三項職責以及訊問、留置等十二項調查
措施進行了探索、嘗試,內部監督和外部協調的機制都在不斷完善
北京、山西、浙江三省市的試點已開展了將近一年。今年3月底,山西省市縣三級全部成立監察委員會;4月底,北京、浙江也全部完成各級監察委員會的組建工作。
此后,按照中央的部署,三省市監察委對監督、調查、處置三項職責以及訊問、留置等十二項調查措施進行探索、嘗試,不斷完善內部監督、外部協調的機制。
根據改革試點方案,要將試點地區的監察廳(局)、預防腐敗局及人民檢察院查處貪污賄賂、失職瀆職以及預防職務犯罪等部門的相關職能整合至監察委員會,監委和紀委合署辦公,形成一套人馬、兩塊牌子。
轉隸就是這個過程中的第一步。
“轉隸是‘過河的橋和船,必須把橋搭好、把船造好。”山西省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察委員會主任任建華說。
三省市試點對轉隸工作都頗為重視。
據媒體報道,在改革伊始,山西省紀委同省委組織部、省檢察院、省編辦等部門,對全省范圍涉改機構編制、干部人數等進行核實,將他們的年齡、身份、職務、職級、學歷等3萬余條信息匯總梳理。
轉隸過程中,山西做了細致的思想工作,反復強調,改革不是誰整合誰,而是監察機關、檢察院涉改三部門共同轉隸,要求涉改部門積極引導廣大干部跳出思維定式。
山西省和順縣檢察院轉隸干部王文崗在接受《中國紀檢監察報》采訪時說,轉隸過程中,僅縣委書記就三次找他談話,征求意見,開導思想。對只有在提拔正科級干部時才被縣委書記請去談過一次話的王文崗而言,“這簡直就是破天荒的事情”。
為了打消轉隸人員的思想顧慮,山西省檢察院制定《全省檢察機關人員轉隸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在同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中,不影響轉隸人員薪酬待遇等政策的落實。
截至3月30日,山西檢察系統反貪、反瀆及職務犯罪預防三部門共劃轉編制2224個,實際轉隸1884人。
浙江省在4月底全部完成省市縣三級監察委員會轉隸組建工作。浙江省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察委員會主任劉建超,在十九大浙江團的開放日上對媒體表示,此前,他們進行了海量工作,涉及了觀念、機制和手段措施的轉換。
針對轉隸的具體人員,浙江省提出界限要嚴格把握,轉隸部門及人員必須是檢察機關反貪污賄賂、反瀆職侵權和預防職務犯罪部門及人員。相關部門逐個審核擬劃轉人員的干部檔案,并通過組織部門、駐檢察院紀檢組等多渠道了解情況。
根據媒體報道,同樣是為了打消轉隸人員的顧慮,浙江省在過渡工作方案中提出,檢察院劃轉人員的原有法律職務、司法輔助人員職務和工資福利待遇在過渡期內保持不變,工資福利的發放與保障由原渠道負責,遴選檢察官職務以及檢察官、司法輔助人員職務套改等工作繼續按原計劃進行。
對于因各種原因不予轉隸的人員,浙江省采取了逐個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為其妥善安排好崗位。
今年6月,《中國紀檢監察報》報道,當時浙江省三級檢察院的轉隸人數為1645名。
北京市也與這兩個試點省一樣,在轉隸過程中,作了許多思想政治工作。《北京市深化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保持轉隸干部原有工資待遇不變,檢察官員額制繼續執行。
轉隸人員到位,他們的崗位怎樣安排,與原先就在紀委工作的人如何融合、配合,都是新面臨的問題。
“新機構新機制運行的過程中,肯定會出現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這就要求我們研究新辦法新措施,進一步促進人員思想高度融合和工作流程深度磨合,促進各項工作無縫銜接,使改革真正實現‘1+1>2的預期成效。”北京市紀委書記、監察委主任張碩輔說。
3月21日,北京市監察委轉隸組建工作順利完成。這天,北京市紀委、市監委機關召開全體干部大會,宣布內設機構設置及人員配備方案,400多名機關干部的名字被逐一宣讀。此前來自兩個隊伍的人這時都能感受到融合的儀式感。
北京市海淀區共有53名轉隸干部,他們都被逐一談話,每個人的思想動態、性格特點、工作意愿等均被了解,為合署辦公后的深度融合打下基礎。
山西省紀委、監委也同樣綜合考慮了干部的年齡結構、專業背景等因素,按照人崗相適、因事擇人、結構搭配等原則,對省檢察院轉隸干部與紀委干部作出了整合安排。
山西省紀委組織部副部長萬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目前,省檢察院轉隸62人中,除1人任省監委委員外,49人安排在監督一線部門,12人安排在綜合部門,紀委干部同步調整24人。他強調,不論是紀委干部還是檢察院轉隸干部都是監委的“新兵”,“我們堅持對兩方面人員同等對待、同等關愛,不斷強化‘進一家門、成一家人、說一家話、干一家事的意識。”
除了兩方人員的同等對待,雙方按各自的業務進行整合,也是此次改革的題中之意。
山西省紀委、監委增設兩個紀檢監察室,暫時負責調查貪污賄賂和失職瀆職等問題;省檢察院職務犯罪預防處納入省紀委、監委宣傳部,成立預防處;反貪局偵查指揮中心辦公室納入案件監督管理室,成立案件信息處。
浙江省監委與省紀委共同設立綜合部門、信訪部門、案件監督管理部門、案件審理部門、執紀監督部門和執紀審查部門,履行紀檢監察兩項職能。在現有內設機構基礎上,省紀委撤銷預防腐敗室,增設4個查辦案件的紀檢監察室。
而在人員配備上,根據此前的媒體報道,浙江省重點加強案件監督管理部門、執紀審查部門和案件審理部門人員力量,把熟悉紀律審查和職務犯罪調查的業務骨干充實到執紀審查部門,把熟悉法律知識和訴訟業務的干部充實到案件審理室。
浙江省紀委組織部部長章建通說,執紀與執法碰撞的過程,也是融合的過程,“力求每個業務部門既有紀委執紀審查的豐富經驗,又有調查職務違法和犯罪的能力,爭取最大限度地發揮團隊的化學效應。”
如同目前學界所討論的,隨著兩方人員的融合,轉隸人員的晉升通道、兩方人員的待遇問題等,都亟待解決。
浙江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浙江將積極爭取探索建立監察官制度,將監察委員會全部內設機構工作人員納入監察官的適用范圍,建立與監察官等級序列配套的相關制度,推進監察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
早在改革之初,就有這樣的疑問:誰來監督監察委?
浙江省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察委主任劉建超就曾對記者說:“大家都覺得一改革之后,原來紀委紀律檢查機關權力就很大,成立監察委員會,權力更大了。誰來監督紀委,誰來監督監察委員會?”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三個試點省市都實現了省級監委執紀監督與執紀審查部門的分離。
浙江省紀委、監委共設13個紀檢監察室,其中7個為執紀監督部門,6個為執紀審查部門。
據相關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執紀監督部門負責對省直單位和11個市的日常監督;執紀審查部門負責對違紀違法線索的初步核實和立案審查,沒有固定聯系地區和單位,實行一事一交辦、一案一受理。
北京、山西兩地也是如此。北京市紀委市監委設立17個紀檢監察室,執紀監督和執紀審查各8個室,第17紀檢監察室專門負責追逃追贓和防逃工作。山西省紀委、監委共設10個紀檢監察室,其中1至8室為執紀監督部門,9至10室為執紀審查部門。
另外,浙江省紀委對4位副書記的分工進行了調整。原本是一名副書記分管信訪室、案件監督管理室、案件審理室以及部分紀檢監察室。現在,信訪、案件監督管理、執紀審查和案件審理分別由4位副書記分管,實現互相監督、互相制約。
浙江省明確了過問、干預紀檢監察工作的七種行為:違規過問和打探信訪受理、線索處置、初核立案、涉案人員、涉案數額、涉案情節、審查組人員組成、分管領導等具體案件審查情況;要求或約請紀檢監察干部私下會見被審查人或相關利害關系人;違規向被審查人傳遞信息、通風報信;違規幫助被審查人或相關利害關系人向紀檢監察干部傳遞材料、信息;為被審查人請托、說情、打招呼;通過威脅、利誘紀檢監察干部,干擾阻撓紀檢監察工作;其他影響紀檢監察工作的過問干預行為。
如果碰上以上行為,紀檢監察人員應當予以拒絕,并如實記錄,全程留痕。
據報道,在浙江,凡過問干預的,作為問題線索送紀檢監察機關案件監督管理部門處理。紀檢監察干部說情過問的,移送紀檢監察干部監督部門處置。過問干預人員涉嫌犯罪的,移送有關機關追究刑事責任。而紀檢監察干部對說情過問應當報告而未及時報告、不如實報告或隱瞞不報的,要按情節輕重給予相應處理;各級領導授意不報告的,依紀依規追究領導責任。
“各區監委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要盡快辦理幾件留置案件,通過工作實踐,才能發現紀法銜接、紀委與檢察院工作銜接中存在的問題,要通過解決這些問題為改革提供實踐依據和試點經驗。”
4月18日,在各區級監委全部成立并完成轉隸工作當天,北京市召開區級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張碩輔在會上說了如上的話。
在全國人大做出的試點決定中提出,監察委可以采取談話、訊問、詢問、查詢、凍結、調取、查封、扣押、搜查、勘驗、檢查、鑒定、留置12項措施。成立監委之后,對這些措施的探索也都逐步開始。
浙江省研究制定了《浙江省監察業務運行工作規程》,共計7章136條,涵蓋監察范圍、監察職責、監察權限、監察程序、監督管理等內容,基本明確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的12項調查權和中央試點方案明確的技術調查、限制出境等2項監察措施的使用程序和辦法。
浙江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在今年上半年接受采訪時曾介紹,目前案管部門已開具查詢措施文書259份,詢問措施文書266份,留置令2份,談話措施文書2份,訊問措施文書4份,查封措施文書2份,扣押措施文書9份,搜查措施文書7份,鑒定措施文書1份。
圍繞著業務運行、措施運用、線索交接、內外銜接等工作,浙江已經初步建立起一套規范、有效的運行機制和制度。
張碩輔也在不久前曾公開介紹,為了規范監委的內部運行和工作磨合,實現監委與黨委部門、人大政協機關、司法機關和執法機關的協調銜接,他們制定了36項制度,使試點工作有章可循,特別是對全國人大賦予的12項調查措施,他們進一步細化了工作流程。
山西省也作了一系列建章立制的工作,建立起“以山西省紀委監委機關執紀監督監察工作試行辦法、審查措施使用規范、執紀監督監察工作流程圖、執紀監督監察常用文書等為內容的‘4個一工作制度”,對線索處置、談話函詢、初步核實、立案審查、審理及監督管理等關鍵環節及工作流程進行了梳理細化,對監委12項調查措施的使用和55種常用文書進行了規范。基本解決了紀委監委合署辦公后的紀法銜接問題,為監委履行監督調查處置職責打下了制度基礎。
在今年6月,《中國紀檢監察報》曾做出一番統計。當時,與山西的全面試點12項調查措施有所區別,北京探索了除“勘驗檢查”之外的11項,浙江省監委試點了包括留置在內的9項調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