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就
魯冠球在浙商群體中堪稱教父級人物。
在數十年間,魯冠球領導下的萬向集團,從一個小小的鄉鎮企業成長為大型跨國企業,這種成長速度也是浙江經濟乃至中國經濟過去幾十年發展壯大過程的一個縮影。魯冠球用自己一生的經歷對企業家做了一個定義,即企業家是“追求實現夢想”的人。
雖然萬向集團企業名字是“萬向”,在后期也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但其發展的主線則始終是汽車,魯冠球的夢始終是“造車夢”。
魯冠球說自己是企業家,不是商人。確實,在魯冠球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企業家與商人的不同:商人一味逐利,而企業家更看重“逐夢”;企業家雖然也追求利潤,但那是在追求夢想的前提下實現盈利。從這個意義上說,魯冠球追逐汽車夢,和喬布斯追逐手機夢是一樣的。這種對夢想的執著追求,才是企業家的特質。當然,企業家與商人沒有高下之分,企業家執著于事業,也可以從事多樣化經營,只要把自己才能充分發揮出來,都值得贊賞。
“偉大夢想激發偉大創造”,魯冠球的創業精神不僅在企業初創時就充分體現出來,在企業發展的每個階段,都有近乎極致的展示——一系列的海外并購,在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投資等。
創業的執著,激發了他對市場利潤與機會的敏感,使他具有超前的商業眼光,早在1999年萬向就開始研發電動汽車。一步步穩扎穩打,從汽車零部件到新能源汽車整車,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了產業的轉型升級。
追逐造車夢的魯冠球也是善于聚合生產要素的人,這是他事業成功的另一“法寶”。在2015年他就啟動“萬向創新聚能城”,為科學家、投資者、創新者和創業者的集聚創造機會。另外,他獎勵人才不惜重金,2016年給萬向研究院總經理陳軍博士獎勵1900萬元,表彰他為推動萬向新能源汽車產業所做貢獻。
善于利用資本市場,也是萬向發展壯大的又一重要因素。通過資本運作,參股控股,萬向不僅實現了對國內汽車零部件產業的高度整合,而且成功組建起一個包含汽車、新能源、農業、地產、金融諸多領域在內的龐大帝國。
魯冠球是浙商的代表人物,他這一代的浙商,多有草根創業起家者,出身都不顯眼,比如魯冠球打鐵出身、宗慶后則蹬過三輪車,等等。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他們靠著一股不折不撓的創業精神,打拼出一片天地。
在老一代浙商逐漸離去的同時,很多人擔心浙商的代際傳承問題,即新一代的浙商能否順利地從前一代浙商手中接過接力棒,開啟新征程。對事業的傳承而言,關鍵一點恐怕在于新一代的浙商能否繼承前輩敢闖敢拼的“創業精神”——創業文化的傳承才是真正的傳承。魯冠球說過萬向的數萬員工都是他的接班人,就包含了這一含義。當然,對家族企業來說,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和更為開放的治理結構等也極為重要。
以魯冠球為代表的企業家是市場經濟的驅動者,是市場經濟的靈魂人物和主角,他們在做大做強自己產業的同時,也為社會創造了財富。創造力是一個社會的財富之源,比要素更為重要,因為唯一能夠突破資源和環境限制的因素就是人的創造性。包括中國在內的任何國家,缺的不是土地、資本和勞動等生產要素,而是能夠將不同的生產要素組合起來,變成滿足人們所需求的產品與服務的因素,這個因素就是“企業家精神”。
中國經濟的發展,需要更多像魯冠球這樣的企業家,但我們不可能事先知道誰會成為魯冠球,或者說魯冠球這樣的企業家并不是誰“計劃”出來的,而是他自己在市場中闖蕩出來的,這種闖蕩需要一個良好的法治環境。應該說,法治環境與市場環境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法治越改善,市場環境就越好,企業家發揮才能的空間就越大。萬向集團的成長壯大,也正是中國改革開放后法治環境、市場環境日益改善的見證。
事實上,是否激勵個體發揮出企業家才能,也是一個社會發展程度高低最為充分的體現之一。當企業家的財產權得到保障,能從創新、創業中獲得合法利益,企業家就會有創造、創業與創新的源源不斷的動力。
魯冠球這位執著于自己夢想的企業家,用自己的經歷對“中國夢”做了最好的詮釋,他說“只有我們大家都來擔當,去追求每個人心中的夢,我們這個民族才能真正實現中國夢”。
(作者為浙江工商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