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悟新判斷,策馬新征程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場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政治報告中,對反腐敗問題作出了新的判斷:“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鞏固壓倒性態勢,奪取壓倒性勝利的決心必須堅如磐石。”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非凡勇氣和著力治標、著眼治本,打虎、拍蠅并舉,發揮巡視威懾全覆蓋、零容忍等高超的政治智慧,使反腐敗斗爭取得了壓倒性態勢的卓著成效。在全面推進的各項工作中,反腐敗是獲得人民群眾高度認可、額手稱慶的工作。通過反腐敗,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經過反腐敗風暴的洗禮和黨的建設的加強,黨內良好的政治生態已經開始形成,黨風、政風出現了多年以來未曾有過的新氣象。曾被嚴重腐敗形勢壓得喘不過氣的民心,得到了極大的振奮。
黨中央反腐敗的一系列舉措,清除了黨的肌體上危及生命的毒瘤,挽救了黨,挽救了軍隊,把黨從危急存亡之險推向了良性正確的發展軌道。
很顯然,反腐敗不僅沒有影響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反而堅定了人民群眾跟黨走的信心。
黨中央的頭腦是清醒的,深知腐敗的積習頑固,積弊也難以在短期內清除徹底。雖然腐敗的增量快速遞減,存量僅緩慢增加,但腐敗的存量都是些隱藏甚深、鎧甲甚厚的問題。腐敗的增量則是在制度薄弱環節、人們認識的誤區特別是盲區產生出來。
黨內外的政治生態雖然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但是腐敗的文化土壤尚未得到徹底改良;黨內的政治生活雖然確立了必須遵循的規則和紀律,但社會生活中還有一些毒化風氣、侵蝕公序良俗、違反現代契約精神的潛規則流行,大面積吏治腐敗、塌方式腐敗的狀況雖然得到了扭轉,但障人耳目的任人唯親、邊腐邊升的丑惡現象并未根絕。
因此,“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是基于現實的科學判斷,是“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認識論基礎。
反腐敗斗爭大功遠未告成,還遠未到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時候,還須高懸達摩克利斯的利劍。擦亮反腐敗的十八般武器,還須厲兵秣馬,以堅如磐石的決心去贏得壓倒性勝利。
在新的時代,隨著國家監察法的制定,國家和省、市、縣監察委員會也將組建,反腐敗將全覆蓋包括非黨員在內的所有公職機關和公務員。監察委員會設立后,可望專門建立投訴管理機構,接受人民群眾投訴,暢通人民群眾反腐敗的渠道,改進自下而上民主監督的程序和機制,從而使人民群眾成為反腐敗的積極參與者,成為監督權力運行的主人和陽光。
反腐敗研究學者喬新生教授在學習十九大報告后,滿懷信心給本刊來稿。來稿說:“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政治報告把制定國家監察法和改革審計管理體制、完善統計機制放在一起,把黨內監督同國家機關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貫通起來。這說明我國反腐敗系統性思維已經形成,未來反腐敗體制機制將會更加完善,反腐的天羅地網已經形成,腐敗分子將成為過街老鼠無處藏身。只要堅決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十九大會議精神,加快制度建設,解決體制中的腐敗問題,我國反腐敗一定能取得更大成果。”
我們站在新的起點上。幾十年來,中國人民先是站起來:挺直脊梁,不畏權霸,奮發圖強;繼而富起來:不甘貧窮,改革求新,開放致富;現在正在強起來:凝神聚力,強筋壯骨,壯志凌云。
要強國,須強黨;要強黨,須正風;要正風,須反腐;要反腐,須堅決。“拒腐蝕,永不沾”,習近平總書記對反腐敗的新判斷,宣示的正是這種決心。
領悟新判斷,策馬新征程,作出新努力,海晏河清可期,朗朗乾坤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