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勇
錢學森的“七不”原則
□沈小勇
位于上海交通大學的錢學森圖書館展示了錢學森的航天人生和求學經歷。許多物件、論文特別是書信再現了錢老當時的所思、所想,圖書館還放置了錢老生前的許多圖書,還原了錢老的書房。
最讓人感慨的是掛在墻上的涂元季在《科學在心視金錢名利如浮云》中提到的錢學森的七條治學與處事原則:不題詞、不寫序、不參加任何科技成果評審會和鑒定會、不出席“應景”活動、不兼榮譽性職務、上年紀后不去外地開會、不上任何名人錄。
錢老在自己的書信中還提到很多“不”該做的事情,如不去用公款大吃大喝、不借公款出國旅游、不接受任何禮品,不同意為他立塑像和立功德碑,也不同意為他寫傳、拍電影、電視劇,甚至反對將他住過的房子列為故居等等。這些具體的“不”,每一條都令人反思。從他的書信初步統計來看,錢老推辭做顧問、名譽主席等,推辭寫序、題詞、塑像和獲獎等,拒絕參加成果鑒定會和別人提出的聯合署名等,總計不下140次。比如1988年和1992年,錢學森就兩次寫信給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周光召,請求免去其院士稱號。
錢老在書信中多次強調:“科學是老老實實的,知就是知,不知就是不知。”他以虔誠態度對待科學,在科學面前,名利又算什么?他還多次在信中寫道:“我的功過,我死后人民自有評說,現在不是時候。”“千古功罪,自有評說!”“我對此事無所謂,世事云煙而已!”等等。沉潛學問、安貧樂道,不亦美哉?這是錢老一生的大美,也是錢老治學與處世留給我們最有意義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