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曦
漢、英、藏姓名跨文化對比研究
◎陳 曦
姓名不僅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文化和歷史,體現著一個家族的觀念,也是人作為社會個體的重要標志。同時姓名在不同民族中受其歷史,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影響,不同民族的姓名也有著各自的特色。本文重點討論了漢、藏、英姓名的文化特征及其差異。
遠古時代,人類實行群婚制,為了避免近親結婚,開始對不同血統的氏族加以區分,這是姓的最初來歷。之后氏族不斷分成更多氏族,“姓”便逐漸分成若干支。后來隨著母系氏族被父系氏族所取代,“氏”取代了“姓”,部落首領,作為氏族代表,常用氏來專稱。此時,只有功勛卓越的人才能被賜予姓或氏。秦朝以后,百姓也可擁有姓氏,逐漸姓和氏便成為一個詞。
在過去各大家族依靠血緣結成群體居住在不同村落并且以家族成員的名字(Christian names)相互區分。直到1066年諾曼人征服英國,人口大增導致重名大增,為了區別彼此,個人名之后就增加父名,領地名、出生地、職業或者綽號,之后這些就演變成了姓。最初普通百姓也是沒有姓氏的,直到諾曼人帶來了世襲姓。到了12世紀末13世紀初,姓氏才在英國各階層普及。1538強制執行的教區居民登記標志英格蘭姓氏世襲化全面完成。
據藏文文獻記載,相傳在今西藏山南的澤當地區,觀音菩薩點化的一只神猴與一救度母加持幻化的羅剎女結合而生出六只猴雛,逐漸繁衍出藏族,其中四只發展為藏族遠古四大部族色(se)、穆(dmu)、東(stong)、董(idong),之后這四個部族產生了藏族最初的四大姓氏,白葉桑(yesangs dka-po)、黑葉捫(ye-smon nag-po)、江赤益西(spyang-khrig ye-shes)、黑捫宗(monrdzung na-po)部族,由此又產生了藏族的六個姓氏扎(dbra)、智(vbru)、董(idong)、噶(sga)韋(dbas)和達(brdav)。
漢語姓名來源豐富,有的是根據儒家思想取名,如天下,修生,齊家;有來源于道家五行,常在姓名中體現和自己生辰八字的關系,如名字和金、木、水、火、土相關聯;有表達長輩對家族或者后輩的希冀,如光宗、耀祖、廣才、富貴;也有富有時代特色的如建國、援朝、建華;也有根據出生地、時間,根據事件、景物、動物取名的。
英語的姓名同樣來源多樣,有根據職業來命名的,如Cook, Butcher, Chandler;有根據人所來自的地方命名的,如Moor, Norman,Chesterfield;有根據動植物來命名的,如Lion, Bush, Wolf;也有的姓氏源于倫理規范和道德觀念,如Truman(誠實的人),Lautey(忠誠);有的英語中的姓是來源于名字,表示家族關系,比如Robertson的意思是Robert的兒子,如Watkins是”Watt”和”kin”縮合而來,意思是Watt的親屬,而Thomas是”Tom’s”的改寫表示Tom家的人。
現在藏族的大多數名字只有名,沒有姓。藏語的名字很多與藏傳佛教或者本土的苯教密切相關,比如卓瑪(度母),拉姆(仙女),多吉是(金剛),堅參(寶幢);也有表達父母對子女美好的祝愿,如次仁(長壽),旦增(繼承),桑姆(善良女孩),洛旦(智慧),德吉(幸福);還有的名字用大自然事物來命名的,如尼瑪(太陽),月亮(達娃),南卡(天空),加措(江、海);有的以出生時間來命名,如米瑪(星期二),普布(星期五),次吉(初一);也有根據藏族文化的四大元素水、土、風、火來命名,如曲(水),賽熱(微風),米巴(大火)。
漢語姓在前,名在后,體現出漢語文化中姓比名重要,因為它所代表的是一個有血緣關系的群體,漢語文化強調集體、家族和共性,因此注重把代表一個家族的姓放在代表個體和個性的名的前面。大部分藏語名字沒有姓,只有名,通常是喇嘛,活佛或者村中有威望的人起的。同時大部分藏語名字和宗教有密切關系。英語中姓和名與漢語的順序恰好相反,名在前,姓在后,體現了英語文化中重視個體和個性。
作者單位:西藏大學旅游與外語學院 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