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華中
商業化背景下的網絡文學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
◎毛華中
20世紀90年代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文學基于網絡技術而產生。網絡文學指以網絡為載體,在互聯網上進行發表、傳播和擴散的文學作品。在市場化的導向下,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網絡文學在題材樣式和經營模式運作上逐漸規范化,成為大眾娛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網絡文學的發展現狀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6月,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3.08億,較去年底增加1085萬,占網民總體43.3%,其中手機網絡文學用戶規模為2.81億,較去年底增加2209萬,占手機網民42.8%。
(二)網絡文學商業化發展的特征
自20世紀90年代網絡文學誕生以來,網絡文學市場已經形成了較為清晰的市場格局,產業生態化和版權正規化成為網絡文學市場變化的主要特征。
1.網絡文學產業生態逐漸形成,其盈利模式從單純依靠用戶付費轉變為影視內容生產和用戶付費并存的多元盈利模式。影視公司、網游公司、出版社三者合作,進行版權運營,改編網絡小說,原創文學網站逐漸形成了網游、影視劇以及出版線下圖書等新的盈利方向,網絡文學漸呈產業化發展之勢。
2.網絡文學市場的版權正規化逐步完善。網絡文學產生以來,在經濟利益驅動下,大量盜版網絡文學網站以規模小、低成本優勢以及法律的不健全,大量盜版網絡文學作品,擾亂市場合法經營秩序,極大增加了版權方維權成本,也造成盜版網絡文學網站難以根除。但近年來,網絡文學平臺發展日新月異,開始了規模化、集團化趨勢,大型平臺開始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利用多方資源對盜版網站開展維權活動,使網絡文學作者的維權難度有效降低,問題也在一定程度得到解決。
(一)網絡文學作品數量多,內涵空洞,質量低
1.網絡文學的創作源自于作者的自我娛樂和情感宣泄,具有較強娛樂性。但大多作品深度與質量不高,有的更是充滿了低俗、拜金、色情內容,宣揚感官享受和個人私欲,嚴重違背了文學應具有的審美價值和教育價值,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嚴重相悖逆。
2.在市場化導向下,網絡文學作品已高度商品化,已成為文學網站及寫手追逐收益的商品。因此,網絡寫手為了不斷吸引、維持讀者關注,保證利益的最大化,文學創作就變成了搬磚式的體力活,創作嚴重過剩,作品在內容和創作模式上缺乏創新,嚴重跟風抄襲,人物類型和模式僵化。文學網站運營者更是本末倒置,雖然對網絡文學產業模式不斷探索改進,卻忽視了文學作品質量,造成了網絡文學作品數量多,內涵空洞,質量低的局面。
(二)網絡文學創作脫離現實、社會承擔缺失
互聯網的發展為網絡寫手提供了虛擬、自由的表達平臺,迎合了大眾的需求,但網絡文學的低門檻、個性化、匿名化特征也為其創作失范提供了可能,從而有了社會責任感缺失的可能。網絡寫手大都是業余創作,文學素養偏低,在功利性的創作目的下,其作品脫離現實,缺乏文學應具備的時代和社會意義,更缺少對國計民生的社會文學主流探討和認識。
(三)網絡文學批評薄弱,缺乏理性和深度
網絡文學的健康發展需要文學批評的參與和引導。網絡文學評論通過對作家、作品進行專業、科學的剖析評定,從思想和藝術方面給予中肯評價,提出提高作品的意見,可以有效提高網絡寫手的創作水平,并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但從網絡文學發展現狀來看,網絡文學的文藝理論、文藝批評研究不深,也缺乏足夠的理性和深度,專業的文藝批評更是鳳毛麟角。
(一)促進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互補融合
出版社、雜志社可以和文學網站緊密合作,為有實力的網絡寫手和傳統文學作者提供交流平臺,引導網絡寫手進行傳統文學活動創作,而傳統文學的作者們進行網絡作品寫作,讓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互為補充互為滲透,提高網絡文學作品的質量,促進文學的發展和繁榮。
(二)促進網絡文學行業的自律,加強網絡文學創作隊伍的培訓
網絡文學要取得健康長遠發展,文學網站的自身建設具有重要作用。文學網站在建設中,要以正確的創作思想為導向,制定科學、合理的利益引導機制和管理制度,為網絡文學創造良好平臺和環境;要樹立遠大的文學理想,開展文學網站思想建設活動,增強文學網站社會責任意識。同時,要加強對網絡創作隊伍政治思想和業務素質培訓,提高網絡文學作者綜合素質。
(三)開展網絡文學的理性批評,提高批評的理性和深度
網絡文學日益發展,與網絡文學龐大的創作隊伍相比網絡文學批評和研究卻積極匱乏,發展極不平衡。因而,要擯棄對網絡文學偏見,加快組建網絡文學評論隊伍,深入研究,逐步構建符合網絡文學發展規律的理論評論體系,形成適合網絡文學特質和讀者特點的審美標準,以開放包容心態,對網絡文學作品做出理性、客觀、有深度的批評,對網絡創作和閱讀進行有效引導。
作者單位: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 4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