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君綺
(貴州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貴州 貴陽 550000)
《音樂美學教程》(劉承華主編)書評
蔡君綺
(貴州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貴州 貴陽 550000)
本文主要是筆者關于劉承華教授主編的《音樂美學教程》一書的書評,方法主要采用的是比較分析法,通過對同類書籍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三本來進行對比分析。
音樂美學;教材;教育
始于18世紀的音樂美學,歷經兩百多年的發展,大量關于音樂美學的研究課題的提出,使得音樂美學理論體系越來越完善,逐漸發展成為了一門獨立學科,而關于此學科的教材也層出不窮。如:龔妮麗的《音樂美學論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宋瑾的《音樂美學基礎》(上海音樂出版社)、王次炤主編的《音樂美學》(高等教育出版社)、劉承華主編的《音樂美學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等,但隨著我國的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的改革,音樂教材建設也同步進行著。近幾年,在音樂美學教學領域出現的具有代表性的教材有四部,分別是宋瑾的《音樂美學基礎》、劉承華主編的《音樂美學教程》、張前主編的《音樂美學教程》、馮長春主編的《音樂美學基礎》。任何的知識體系都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音樂美學的教材編寫也應如此,音樂美學是以哲學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具有較強的思辨性,既要以“形而下”的姿態直面音樂音響及其實踐,又要以“形而上”的思辨方法去提取音樂區別于其他藝術形式的“美”的特殊本質和特殊規律。對于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講,要學習并理解音樂美學這門學科的性質及研究對象等問題并非易事,所以在教材的編寫上必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將系統化的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筆者在通讀這四本教材后,通過比較分析對劉承華教授主編的《音樂美學教程》提些一些芻蕘之見。
由劉承華教授主編的《音樂美學教程》分為上下兩篇,共二十二章節(上篇12章節,下篇10章節),上篇為原理篇,依次系統的闡述了音樂的起源,發生,存在,音響,形式,表現,創作,表演,風格,欣賞,批評,美育,文化。下篇為歷史篇,詳細敘述了中西方音樂美學思想發展史。整本書層層遞進,由淺入深,旁征博引,是一部邏輯性、思辨性和科學性極強的著作,如若作為研究生教材擇無可厚非,但若用于大學課堂,此書與其他三本相比就顯得更加晦澀乏味了些,筆者認為此書可以以下幾點進行改進:
首先,此書緒論中講述了中西方音樂美學學科的發展歷程以及音樂美學學科性質及研究對象、內容方法,但卻鮮有涉及“音樂美學的哲學基礎”問題。而在闡述“學科性質”時主要從音樂美學的研究任務的角度進行闡述,中心不突出,讓人無法清晰明確其學科性質。據筆者所知,關于音樂美學學科性質,學術界大致有四種不同觀點:1、音樂美學是一門實踐學科;2、音樂美學是一門理論學科;3、音樂美學是一門實踐加理論的學科;4、音樂美學是一門實證學科。雖然至今關于音樂美學的學科性質和哲學基礎問題上學界仍有爭議,但仍有主流說法,若能寫入書中或許能讓讀者更好的構建理論框架。
其次,在原理篇中,作者對所要講述的音樂美學基本問題分門別類、貫古通今、旁征博引,尤其是“旁征博引”,作者大量的引經據典來闡述觀點,雖大大加強了其科學性,但大量的括弧、標注、引號也大大增加了閱讀障礙,容易讓讀者忽略重要的理論點。筆者認為在同類舉例上能佐證觀點即可,無需過多,意簡言賅更能讓讀者產生讀下去的信心,而作為一本教材,更應以學生為本,學生如何才能真正樂學、理解、吸收教材的內容,是評判一本教材優劣的根本標準。
第三,教學與實踐的結合也是很重要的。如宋瑾在《音樂美學基礎》一書的第十三章談到在如何改進音樂審美教育這一節中,作者認為音樂教育要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并以音樂欣賞課為例,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如在教學指定范圍中,允許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音樂作品等。這些章節在內容安排上做到了教學與實踐的結合,從學生實際出發,討論問題解決問題,這是很重要的。而在劉承華主編的《音樂美學教程》一書中,若能在一些基本原理和概念闡釋時,從學生的立場出發,與音樂實踐相結合,發揮音樂美價值,也能使音樂美學教材發揮其真正用途。
第四、 在信息與傳媒技術無比發達的今天,音樂美學教材也應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教材除了應具有邏輯性、哲理性和知識性,趣味性也應成為一重要指標。比較幾本音樂美學教材來看,也就張前主編的那版書中穿插了相當數量的譜例、圖表。當然也并不是說沒有譜例圖表就代表此書不好,但若能在詳實的內容之中插入適當的譜例、圖表、圖片或音響,定能有益于讀者或學生理解記憶,音樂美學本就思辨性強,如若教材太過枯燥,會使教學質量大打折扣,也會是讀者興趣減淡。如在劉承華主編的那版書的下篇中,多講的是歷史性內容,如能整理出一張歷史脈絡圖于附錄中,定會使理論框架更清晰。還有在上篇的第三章“音樂音響論”中能插入些譜例,也會產生錦上添花之效的。
以上是筆者關于劉承華教授主編的《音樂美學教程》一書的些許井蛙之見,學識尚淺若有不實之處還望見諒。
[1] 張前(主編).《音樂美學教程》[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年版
[2] 馮長春(主編).《音樂美學基礎》[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3] 宋瑾.《音樂美學基礎》[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年版
[4] 劉承華(主編).《音樂美學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5] 李學娟.《完美與完善——音樂美學教材的閱讀與反思》[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04)
[6] 楊賽.《從臨響到直覺——論音樂美學的學科性質》[J].人民音樂.2008(06)
蔡君綺(1993-),女,漢族,貴州習水,貴州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生在讀, 藝術學理論專業。
J601
:A
:1672-5832(2017)09-00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