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利
(聊城大學 山東 聊城 252059)
課堂教學目標的終點研究:現實困境與實踐路徑
王子利
(聊城大學 山東 聊城 252059)
課堂教學目標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首要依據,在教學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現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課堂教學目標設計和實施方面,而忽視了對課堂教學目標的終點研究,進行課堂教學目標終點研究的意義是什么,課堂教學目標終點研究的現實困境是什么,怎么才會實現對課堂教學目標的終點研究,這是本研究的主要內容。
課堂教學目標;終點研究;現實困境;實踐路徑
站在課堂教學目標的起點審視教學目標,大部分目標是令人欣慰的,可是站在課堂教學目標的終點審視課堂教學目標則令人遺憾。教學目標之所以容易產生令人欣慰的起點效應,主要是因為教師預設的教學目標中所蘊含的良好的教學愿望,教學目標之所以常常引發令人遺憾、惋惜的終點效應,主要是因為預設的目標在課堂上得不到真正的落實,即使有些看起來得到落實的目標也只是體現在那些能夠順應教學場景的學生代表身上。加強對教學目標的終點研究,教師反思自己設計的教學目標,促進教學目標設計的科學性。
課堂教學之后,真實課堂教學目標的實踐工作并沒有就此結束,還需要教師對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和實施落實情況進行反思、評價,在此基礎上,調整課堂教學目標,以使其更加完善,走向“真實”
課堂教學目標設計與實施后走向何方,是否實施完就意味著結束?答案當然不是。教師設計的目標是否實現,設計的目標是否合理,對下次設計目標有什么影響等,這些都是教師設計課堂教學目標未完成的工作,都需要進一步完成。因此,研究課堂教學目標具有重大的意義。
1.1提高教師對課堂教學目標的科學認識
課堂教學目標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首要依據,指引、貫穿著整堂課。在教學實際中,很多教師把教學目標當做一個擺設,當做應付檢查的一項工作,并沒有對課堂教學目標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加強對課堂教學目標的終點研究,通過實施后教師對課堂教學目標的評價、反思,教師明白教學目標設計的是否科學、合理,這將影響著課堂教學的質量。
1.2提高教師設計教學目標的水平
教師設計教學目標的水平是慢慢提高的過程。對課堂教學目標的終點進行研究并不是可有可無的,其基本的作用可以借鑒古語“前車之鑒,后車之師”來表達。具體來說,因為教師設計科學的課堂教學目標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一定能力的參與,也需要一定能力的獲得,這種能力的獲得不是通過教師的某一次課堂教學目標設計就可以實現的,而是在不斷設計、不斷總結和反思、不斷調整的過程中得到的。一次對原有目標的調整便是一次收獲,就會拋棄原有的錯誤找到某一段正確的路向,就會在認識和技能上向“真實”課堂教學目標更加深入一步,也會使下一次的課堂教學目標設計和實施更具真實傾向性。課堂教學目標是一種假設,教學目標在實踐過程中發揮著引領的作用,唯有在實踐結束后加以探討和修正,這樣會提高教師設計教學目標的水平和能力。
2.1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的形式化、機械化
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的形式化主要是指教師的課堂教學目標設計僅僅停留在教案上,而且設計的過程比較隨意、缺乏系統性與漸進性。有些時候教師設計課堂教學目標時并不考慮如何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問題,而是考慮如何應付學校領導或者其他教育行政人員教案檢查,處于完成教案的目的而設計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設計的機械化主要是指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目標時以某種既有的格式千篇一律的設計自己的教學目標,而不去深入思考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以及當下的學生是否需要這樣的目標。因此,這時設計的教學目標就沒有進行終點研究的意義
2.2課堂教學目標實施的隨意性、盲目性
課堂教學目標實施中的隨意性主要是指實施的課堂教學目標與教師教案中預設的課堂教學目標并不一致,教師不能將預設的課堂教學目標運用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導致設計的課堂教學目標與教學實踐的關系呈現兩張皮現象。課堂教學目標實施中的盲目性主要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目標實施的過程中不問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需要,而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甚至有些固執的將預設的課堂教學目標實施下去。
3.1科學理解課堂教學目標的性質
課堂教學目標是一種實踐活動,教師需要根據學科特點、學生特點進行目標的預設,在課堂上以預設的目標為導向,在課后根據學生課堂反應情況和學生掌握情況,對課堂教學目標進行調整,思考下次設計目標時注意什么問題,怎么樣設計更合理。教學目標無非是一種假設而已,教學目標要在實踐過程中發揮引領作用,唯有在實踐過程中加以探討與修正,教學目標的科學化才能借助這種探討與修正得以實現,離開了動態實踐過程中的教學目標,兒童潛能的實現只能停留于空洞的口號。當教師清醒的認識到這一點時,就會把握課堂教學目標的系統性,課堂教學目標并不是只停留在設計和實施階段,實施后的評價與反思。
3.2組織教師進行教學目標反思的討論、交流
根據現在教師備課的模式,教師一般都會采用集體備課的方式。同一學科的同一年級教師坐在一起,共同制定目標。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預防教師不設計目標就上課的弊端,且通過集體討論而設計的目標會更科學、合理。老師通常只是在設定教學目標時進行集體討論,而不關心實施后教學目標是否有效達成。缺乏對教學目標的評價和反思。組織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目標終點的研究,每次課程結束,教師每個人說出自己課堂實施的情況,需要調整、改進的地方有哪些。因為是教師集體進行反思,這樣可以有效監督教師進行這項活動。
[1] 孫琪斌等.教學目標的人本立意與成功度評價[N].中國教育報,2004- 10-26.
[2] 孫琪斌.嘗試在學中教,落實異步達標[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6,6.
[3] 孫琪斌,徐鳳華.從課時教學目標的終點效應談起[J].教育論壇,2006,9.
王子利,聊城大學,課程與教學論。
G641
:A
:1672-5832(2017)09-00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