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紅
(山東大學(威海) 山東 威海 264209)
坊茨小鎮的保護性開發進程及現狀
張振紅
(山東大學(威海) 山東 威海 264209)
2008年政府控股成立了華德城投公司,開發有著文化遺址但已經沒落的坊子區工業小鎮,取名“坊茨小鎮”。2013 年包括坊茨小鎮在內的坊子德日建筑群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先發展起來的坊茨小鎮因被初步開發有了一定知名度成為其中之重。筆者連續兩年多次實地考察坊茨小鎮,以探索坊茨小鎮的保護開發現狀及進程,并提出針對性建議。
坊子德日建筑群;坊茨小鎮;現狀及進程
坊茨小鎮(Fangtze Eurotown)位于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以膠濟鐵路坊子段為中軸線兩側發展,曾經是德國和日本的殖民地,原為坊子老區,由于煤礦采空,鐵路改道等歷史原因,近幾年使坊子老區逐漸沉寂,但其中至今散落著大量的德日建筑。因此坊子政府成立山東華德城市投資有限公司傾心打造歐式風情生態小鎮——坊茨小鎮。
2.1建筑物修復工程啟動坊茨小鎮附近的德日式建筑如修女堂和德軍醫院開始修復。該工程自2016年5月施工,預計2017年6、7月份完工,修復工程將在保護的基礎上對建筑物進行修繕。
2.2坊子區紅色博物館成立。小鎮內原莎士比亞書店改造為紅色博物館,博物館內主要展示了毛澤東時期的文物,博物館于2016年9月份開始運營,不收取門票,是非營利性的愛國教育地點。由政府提供場地,扶持民間資本出資建設。目前正在試運營階段,博物館內沒有配備取暖、聲光電等設施,也沒有講解員。據對比,雖然原莎士比亞書店已經改造成紅色博物館,但原書店內的格局并沒有打破,館內多個小房間的布局并不適合博物館的建設。博物館館長說,目前博物館正在進一步探索中,將逐漸配齊聲光電措施,但并沒給出具體的事件規劃。
3.1基礎設施不完善。鐵路的存在分隔了地塊,且與道路有過多的交叉,交通聯系不便,游客到達此地比較困難。目前為止公共交通只有22路公交車能通往此處。從市區里來回近2個小時的車程;規劃區內缺乏相應的交通設計和管理機制,區內基本以步行道路為主,雖然各道路可行機動車,但一般街道尺度較小,車輛行車無序,存在交通隱患。
3.2缺少大眾認知,免費也沒人氣。筆者發現,整個景點有些冷清。在附近住了快30年的董阿姨告訴筆者;“平時人不多,周末人會多一些。”去年,筆者到過坊茨小鎮。當時,啤酒城的工作人員曾對筆者說:“搞活動的時候一天接待的顧客達到數千人,平時周末有三四百人,晚上營業到八點半,目前主要面向高端客戶。”此外,筆者發現啤酒城、美術館以及雕塑展館都關著門,保存完好的德式小別墅也是大門緊鎖,即使是一些畫家的工作室看起來也是長時間沒人用過。當地居民告訴筆者,這些展館平時也時常不開。
3.3保護進程有些緩慢,力度尚需繼續加強。濰坊德日式建筑群的保護與開發雖也早有行動,但各方面的保護建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德軍醫院、德軍司令部等的保護價值非常高的這些精彩建筑,進展還是比較緩慢.從2008年開始建設至今,規劃中的五個保護區只完成了坊茨小鎮一個。筆者留意到坊茨小鎮門口對面的一棟老建筑仍和往年一樣破落,沒有門窗,院子里長滿雜草。隨著時間的推移,有可能會進一步造成這些寶貴遺產的再度受損。
3.4缺乏商業元素和藝術機構的進駐。目前,圍繞部分德日式建筑群打造的坊茨小鎮,缺乏必要的商業文化。本區內公共服務設施相對較少,且配置水平低,集中在鐵路以南,且分布不均。相關配套比較缺乏,吃住和交通方面不是很便捷,給選擇來這邊入駐的商業機構帶來不小影響,缺乏成規模的藝術氣息濃厚的機構場所,文化藝術氛圍和商業氣氛不明顯。
3.5定位不清晰。據坊茨小鎮門口安放的《坊茨都市休閑發展區概念規劃》顯示,圍繞坊茨小鎮,當地還要打造陶瓷、弈棋、河灣、花房、果蔬、香水、壁畫、藥草、童話、啤酒、葡萄酒等主題小鎮,建設設計酒店、主題餐廳、文化廣場、度假村、購物街等。主題過于多元化使坊茨小鎮特色不突出,喪失競爭優勢。
3.6建筑物本體收到損害。由于長期忽視,加上用地和建筑權屬的分散,用地閑置現象較為嚴重,歷史建筑也得不到有效地保護和利用,大多數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壞,甚至有些以不復存在。由于缺乏監控和工作人員的監督管理,人為破壞建筑物的現象更是嚴重。
3.7安全隱患。地質災害隱患:地質問題主要是由多年的煤礦開采而形成的地下采空區,如果這些地下采空區內的礦柱受到損害將導致其支撐的承載力下降或者無法承重,最終會使地面發生塌陷。火災隱患:坊子德日建筑群及其周邊建筑絕大部分為磚木結構,建筑耐火等級較低,而且各個街坊區域的建筑密度較大,缺少必要的消防通道及室外消防栓等防護設施,使得坊子德日建筑群面臨嚴重的火災威脅。
3.8保護和修復資金短缺。德日建筑的保護和修復,歷史街區的開發,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特別是對文物建筑的修復要按照“修舊如舊”的要求,修一座舊建筑比建一座新建筑的成本要高很多。
[1] 程鑫.坊子德日建筑[N]. 中國文物報, 2006-8-18(4).
[2] 郭旗.異域風情小鎮免費也不靈?[N]. 中國旅游報, 2014-2-17(8).
[3] 陸紅偉.坊子德日建筑群整體保護與利用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學.
[4] 李婧.山東坊茨小鎮:復活古老建筑[N]. 中國文化報, 2013-1-12(5).
[5] 劉楠.坊子歷史地段及其德日建筑研究[D].青島:青島理工大學.
[6] 王華.坊子煤礦區建筑保護、改造與再利用研究[D].青島:青島理工大學.
張振紅(1996—),女,漢族,山東省濰坊市,本科生,山東大學(威海)翻譯學院。
S181
:A
:1672-5832(2017)09-00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