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予
(廈門大學 福建 廈門 361005)
合唱中四聲部的協調與融合
宋天予
(廈門大學 福建 廈門 361005)
本文講述了合唱時四個聲部各應遵循的原則,以及如何將聲音融合在一起。
合唱;共鳴
校園從來都是合唱的搖籃,歷史上的革命學生運動幾乎都伴隨著歌詠活動,現在的學校音樂生活中,合唱更是一種最受歡迎、最活躍的音樂形式。對于學校來說,大力開展合唱教育能培養學生對經典音樂的興趣,提高團隊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精神,能啟迪心智、凈化心靈。
合唱團分為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四個聲部,合唱時,務必要把合唱與獨唱分別對待。學聲樂的同學無論是美聲唱法還是民族唱法,都講究音樂表達,突出優點,展現自己的風格。而合唱便是把自己的風格隱藏起來,將自己的聲音與幾十個合唱團員融合在一起,產生共鳴。
女高音是合唱團的核心聲部,她們大都是在唱歌曲的主旋律,音準便成為了重中之重,優秀的合唱團不允許犯音準上的錯誤。女高音演唱音域偏高,這就使得一些唱功不穩定的同學一遇到高音就用嗓子解決,唱者費力,聽者揪心,結果是音準依然偏低。我認為女高音聲部在演唱時可以借助女中音的共鳴以此來找到合適音響效果,調整發聲位置。
男低音是整個合唱團的根基,唱的基本都是和弦的根音,他們的音色至關重要,音色、共鳴都很好的男低音聲部可以使整個合唱團的聲音更加飽滿、穩固,并且張弛有度。有的男同學嗓音條件很好,再低的音也可以唱出共鳴,但是有的同學低音唱不下去時就會用壓低喉嚨,試圖擠出聲音來,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音色不好聽,對嗓子也有傷害。男低音的重要任務就是為合唱團奠定根基,音量并不是那么重要。
女中音和男高音都是合唱的內聲部,它們的存在使樂曲更加飽滿。女中音的音域大多在女生比較舒適的演唱音區,所以只要發聲位置正確,很好產生共鳴,這也就是為什么前面說的讓女高音聲部唱高音時借助女中音的共鳴,如果唱高音的時候有位置、有共鳴,那么就不會有刺耳、尖銳的聲音從幾十個人的合唱團里炸出來,影響音響效果。男高音可以說是難度比較大的一個聲部,因為人才稀缺,而且一些作品中男高音音域很高,唱不好的話聲音會很像哀嚎,并且很“跳戲”,同樣,他們也需要借助男低音的共鳴。女中音和男高音道理相同,音量不重要,共鳴、音準和音色才是這兩個聲部最應該注重的問題。
要想四個聲部協調并融合在一起,要做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聽”。聽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功,也是合唱的關鍵,高音聲部要想借助低音聲部的共鳴,就要做到聽,就是在唱自己旋律的同時,聽低聲部的音色,并做到和他們保持一致,整個合唱團要想融合在一起,就需要大家在唱的時候聽合唱的共鳴,模仿并融入進去,盡量做到每個聲部都像是一個人唱出來的那樣,沒有瑕疵,沒有異類。高聲部時刻保持共鳴,唱歌位置從頭到尾都不能變;低聲部注意音準,做好共鳴;時刻牢記,合唱最關鍵的不是音量,而是音樂的質量。
宋天予,廈門大學藝術學院音樂表演專業2014級本科生。
J616
:A
:1672-5832(2017)09-01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