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千卉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湖南 益陽 413000)
地域文化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分析
楊千卉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湖南 益陽 413000)
如何在文化趨同的背景下保持自身特色,如何在城市化進程中延續歷史文脈,如何在傳統中反映時代,是當今景觀設計師必須思量的問題。本文即是探索地域文化在園林景觀中的創新實踐策略。
地域文化;風景園林;設計
從上世紀80 年代進入改革開放,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加快,城市景觀規劃與建設也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從城市迅猛發展至今,既有不少優秀的城市景觀設計作品,也有著不少令后人深醒反思的案例。
80 年代流行歐美風格,從建筑本身倒是內外的裝修,從園林規劃到小品植物,紛紛模仿追逐,在這個階段的國內的城市景觀風格大多脫離了原有的傳統文化和地域特色,在中國的大小城市中比比皆是。不論這些作品如何的華麗,但是顯然與周邊的環境不協調,地域文化特色被覆蓋。
西方景觀思潮沖擊著中國的現代景觀,在模仿和抄襲中,這個時期的風景園林作品刻上了現代主義的烙印?,F代主義、后現代主義、結構主義、大地藝術、極簡主義、現代雕塑、新興高科技、新材料等,出現在中國當代景觀園林作品中。這樣的城市建設運動中,大量的項目借鑒運用西方的思想和表達方式,而實踐之后的結果則引起設計者們的思考。將地域文化融入風景園林之中,越來越成為中國園林景觀的發展方向。
文化景觀概念由來已久。蘇爾在《景觀的形態》一文中指出,“文化景觀是任何特定時期內與聚落圖式形成的構成某一地域特征的自然與人文因素的綜合體,它隨人類活動的作用而不斷在自然中長久變化?!?/p>
“文化景觀”概念的普遍應用始于20世紀90年代,世界遺產委員會在1992年首次使用“文化景觀”的概念,認為文化景觀“包含了自然和人類相互作用的極其豐富的內涵”,是人類與自然緊密結合的共同杰作;它“代表某個明確劃分的文化地理區域,同時亦是能夠闡明這一地域基本而獨特文化要素的例證”。文化景觀可以存在于城市、郊區、鄉村或荒野地等構成的連續的時空中。
地域文化是一種帶有歷史傳承性,有機融合歷史和現代文明、體現地方人文和自然的文化模式,一般是由生活在該地域的成員在既定的時間和空間下,因不同的地理環境、歷史傳承、社會制度以及民俗習慣、宗教信仰等多種因素而逐漸形成的。地域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是地域之間相互區別的文化類型川。地域文化主要包含以下因素:第一,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因素、氣象氣候等因素等;第二,歷史因素:歷史人物、事件等;第三,經濟因素:經濟發展狀況、經濟結構、居民收入、消費者結構等;第四,社會因素:習俗、民俗、民族、政治、宗教等。
把已提取的設計元素應所需項目的要求將其符號化,歷史文化元素的符號化需要在視覺上以傳統為出發點,同時又要符合現代化需求。只有創造性地加以傳承與發揚,傳統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才能得以延續。因此,注重傳統文化在景觀之中的元素轉換過程,使之符號化,才能使地域文化在景觀設計中得以傳承與創新。
2.1借代。作為最為直觀的設計方法,借代的設計元素通常都會是一些代表民族的文明、歷史,或者象征民族本身的圖騰之類的景觀符號元素。
2.2改造。對傳統的符號元素的提煉與運用也不時的需要變化。從同樣的民間傳統、地方文化、內容和形式中提煉出不同的文化亮點,并運用新的手段予以呈現。使用抽象化及重組等手法改造地域文化這一元素,使其以符號化的形式予以固定,從而更加深入的表現地域文化的概念與精華。
2.2.1抽象。傳統形式的符號元素有時過于細化與繁雜,不便于傳達,需要作簡化與抽象,使其僅保留簡化過后的形態。我們采用傳統形式有可能是引用它的意義,也有可能只是用它代表某個時代某個地方的文化,又或者僅因為視覺上的樣式美。為保留傳統形式的精髓,產生抽象這一簡單的整體概念和意象的改造方法,使傳統形式的符號元素更加便于理解與表達。
2.2.2簡化。簡化,即指在保留傳統符號形體的基礎上,著重簡化內在結構,使景觀結構簡單明了,同時又符合歷史文化傳統表達的空間特色的傳統符號改造形式。
2.2.3夸張。夸張即運用當代藝術作為主要手段,將元素所表達的意象予以放大,以增強其震撼力與感染力。此種手段通常運用于具有導向性或標志性的景觀設計之上,夸張的效果使人過目不忘,從而更深層次的理解景觀設計形態上所要表達的意義。
2.2.4重組。將各類傳統符號中位于不同體系、時代或地區的景觀符號按規律或隨機排列組合,以滿足各自需求,形成一個賦予全新意義的體系。我們何以采用符號的對比組合方法,將不同的時期不同背景或者不同特點的景觀符號運用在同一個場合,從而體現其中特點、背景、時代的差;也可以對不同文化背景符號進行組合,將其運用在同一空間內,通過對這些景觀符號或組合將它們拼湊成一個完整的形態,其表達的信息是多元化的。
2.2.5創新。景觀設計需要將傳統元素符號與其它文化元素相互融合,巧妙運用各種創新手段,以創造出一種全新的景觀設計符號,使之在傳統形態的基礎上賦予全新的意義。將所有收集來的地域文化景觀元素轉化成可供景觀設計創作的景觀符號。這個景觀符號轉化的過程是指為了在現代景觀規劃設計中,通過轉換的景觀要素,經過形態與空間的景觀設計處理,把景觀的文化主題充分展示給觀者,使觀者在觀賞過程中能夠通可觀、可觸、可想象、可體驗的多種感官來感受景觀文化主題的內涵。把傳統文化引入現代景觀中看,可以大大豐富景觀文化的機理,同時景觀內所蘊含的文化、歷史、傳統,都以景觀的形式得到保護與傳承。
[1] 傳統園林語言對現代景觀設計的啟示[J]. 張丹,陳曉媛,田大方. 北方園藝. 2012(12)
[2] 傳統地域文化在當代遺址保護性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 韓保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5)
[3] 論中國園林景觀中滲透的文化之美[J]. 梁毅花. 現代園藝. 2011(09)
[4] 地域特征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 李強.河北農業大學 2011
[5] 地域性文化在景觀設計中傳承與發展研究[D]. 謝敬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0
楊千卉(1989-),女,漢,湖南華容人,本科,學士,研究方向:風景園林設計。
K928
:A
:1672-5832(2017)09-01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