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曉月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 100024)
歷史的追索當下的關照
——中世紀西歐三大文藝復興的探討
秘曉月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 100024)
自卡爾雅思佩爾斯在《歷史的起源于目的》里提出“軸心時代”說以來,似乎所有的復興運動都找尋到了一個解答的維度。但是軸心時代人類普遍性命題的思索從來不是無中生有的,歷史的思索總是會關照當下的變革,中世紀漫長的時代不是漆黑一片的存在,三大文藝復興都是中世紀的光源所在,八九世紀的文藝復興留下繼承的載體,十二世紀的文藝復興穩(wěn)固了邏輯的思辨和科學的創(chuàng)立,而在此基礎上十四、十五世紀的文藝復興發(fā)現(xiàn)了人的存在。
中世紀;三大文藝復興;歷史追索
引言
十四、十五世紀的文藝復興像是一場思想風暴,席卷了每個人,每寸土的存在。他將人從地獄中打撈出來,重新屬于鮮活的生存表征。這個光芒幾近與掩蓋了其他復興的存在,更多的人談及復興都會自動檢索到文藝復興,而且在人們來評價中世紀時都忽略了八九世紀與十二世紀的復興運動,直接將整個的中世紀看成是完全黑暗而沒有任何成就可言的歷史桎梏,其實西歐中世紀三大文藝復興運動是在歷史長河的不同時期發(fā)生的深刻的思想文化運動,三大思想文化運動都產(chǎn)生了對后世不可估量的影響,十四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之所以能夠掀起如此大的影響,與前兩次復興也是脫不開聯(lián)系的。
自卡爾雅思佩爾斯在《歷史的起源于目的》里提出“軸心時代”說以來,似乎所有的復興運動都找尋到了一個解答的維度。所謂軸心時代是出現(xiàn)在大約公元前800-200年左右不同地區(qū)的高度文明時代,比如中國古代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之風使得整個社會的文化建設出奇的輝煌;西方則是古希臘精神大師頻現(xiàn)的時代,印度等地也出現(xiàn)了相同的現(xiàn)象。在這個軸心時代生發(fā)出了許多普遍永恒的普遍命題,即使穿梭到當下的時代,它們也常常被人提起。“人類的每一次飛躍,都要回顧軸心時代,因為至今人們的生活依然是在依靠古代社會所出現(xiàn)的、所創(chuàng)造的、所思考的”①但是每一次的回顧都不是為了來擦拭已經(jīng)被塵封已久的古代文化,而是汲取有益于當下的精神內(nèi)涵來關懷當下,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唐宋古文運動,西方的文藝復興無不都是這種情況。“人類的每一次新的飛躍都是在現(xiàn)有經(jīng)驗積累的基礎上發(fā)生的,對這些經(jīng)驗的思考和反思,自然要回顧以往的歷史”②西歐中世紀的三次文藝復興中是連續(xù)的經(jīng)驗思考和反思,形式不同,但本質(zhì)是相關的,而且很多時候我們都貶低了前兩次復興的意義,但是“14世紀是從13世紀走出來的,就像13世紀是從12世紀中走出來一樣,在中世紀的文藝復興和15世紀的文藝復興之間沒有隔斷”。③
第一次的文藝復興發(fā)生在公元8、9世紀,史稱“加洛林文藝復興”,這次復興的主要意義在于“在某種程度上幫助規(guī)范了各地區(qū)的民族語言”“為西歐奠定了一個形成統(tǒng)一的基督教文化的基礎”④加洛林文藝復興并沒有十四世紀文藝復興的濃烈的自覺意識,但是他產(chǎn)生的文化效果也是不能忽略的。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后,日耳曼民族將西歐的文明拉回了野蠻時代,人類創(chuàng)下的文明喪失掉一大半,剩下僅有的文明也面臨危險。終于到了查理曼統(tǒng)治時期,當然他是出于政治聯(lián)盟的目的開始有意與教皇聯(lián)合,基督教也借助于政治力量發(fā)展起來,基督教的發(fā)展使得基督教教義的闡釋與研究變得重要起來,從政治聯(lián)合過渡到文化活動是必然的趨勢,文化活動對于知識水平的需要與當時法蘭克人的及低知識水平產(chǎn)生了矛盾。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查理曼開辦學院,建立學校,以期來保存和傳播經(jīng)典。從這里也可看出這次復興運動的文化自覺性并不強烈,文化的創(chuàng)新性也無法與十四世紀文藝復興相提并論。但它復興出一條通往古典世界的路,“它不僅留存下給人深刻印象的以若干新建學校為基礎的學術復興,還有藝術上的復興”⑤它所做的工作是基礎性的工作,是十四世紀文藝復興璀璨榮耀的一處基礎光源。
12世紀文化復興并不是在12世紀就有的概念,而是著名的學者哈斯金斯提出來的,這次復興出現(xiàn)的原因,除了上次加洛林文藝復習的基礎性作用,還有一個強有力的背景性的原因,主要12世紀時西歐封建社會開始穩(wěn)定下來。這次的復興與加洛林文藝復興一樣,也是伴隨著一場大的拓荒運動展開的,在不斷的建設和發(fā)展中許許多多被蠻族所毀壞的古代城市在廢墟上開始恢復或者重新建立起來。根據(jù)馬克思的理論,經(jīng)濟的發(fā)展勢必需要新的上層建筑與之相適應。而這個重任在這個文化復興中還是由基督教教徒來發(fā)起和領導的。在新的社會形式之下,以拉丁文化為基礎的基督教教義的闡釋已經(jīng)不能滿足發(fā)展,因此在其內(nèi)部出現(xiàn)了革新的訴求。“在對基督教教義的重新闡釋中,基督教文化和各種其他的文化要素有機結(jié)合,人們從關注靈魂被基督拯救轉(zhuǎn)向了基督拯救與人身自救的統(tǒng)一”⑥這個層面最大的意義就是一種自由精神的崛起。除此之外12世紀文藝復興一個重要的成果是歐洲出現(xiàn)了眾多的大學,并且創(chuàng)立了科學。當然這些大學已經(jīng)很多教學相關的活動都是為了適應教會宣傳宗教思想與神學知識為目的的,但是它也確實涉及到了許多的自然科學學科(天文學、醫(yī)學、數(shù)學等)和人文學科(神學、法學、哲學等),給新的思想文化一個發(fā)生和存留場。大學的發(fā)展、科學的創(chuàng)立都在發(fā)生著連鎖的文化效應,這時候亞里斯多德與柏拉圖等古典哲學家的思想與著作也開始在歐洲出現(xiàn),文化復興可以說是全方位展開。這次復興的具象意義不僅僅是大學的創(chuàng)立和科學的創(chuàng)立,還有許多經(jīng)典思想與經(jīng)典書籍的再現(xiàn)。而其更加抽象的意義則是后來對十四世紀文藝復興影響更大的理性精神、自由精神的覺醒。這是十四世紀人得以覺醒的基礎。12世紀的文化復興結(jié)束后,迎來的是一場思想風暴似的文藝復興——十四世紀文藝復興。
相比較于上兩次復興,中世晚期的最后一次復興堪稱是一次革命性的復興,“發(fā)現(xiàn)人的一次復興”。這次文藝復興的意義之大,使得中世紀的歷史分期與文學的分期產(chǎn)生了錯位,歷史上的中世紀一般是指5世紀到15世紀,但是文學的分期并不與歷史分期重合,14世紀開始文學便出現(xiàn)了與中世紀文學不一樣的特質(zhì),與中世紀的文學區(qū)分開來。一般認為是55世紀到這次文藝復興首發(fā)于意大利,后席卷追整個西歐,掀起一場有史以來最為重要的思想文化運動。這次文藝復興打著復興古希臘古羅馬文學藝術的旗幟,其實是資產(chǎn)階級領導的一次文化革新運動。14世紀時期的意大利,城市經(jīng)濟繁榮,世俗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教會的虛偽和禁欲主義開始于人們的訴求發(fā)生沖突,但是這時候人們還沒有一個成熟有力的文化體系來對抗當下的文化體系,所以借助于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化形式來表達自己。時間從14世紀開始一直持續(xù)到17世紀,在16世紀達到了頂峰,人文主義成為了鮮明的旗幟。在幾百年的時間里,人文主義者為西歐留下了無可估值的影響,雕塑、繪畫、建筑等眾多的人文學科都為后世留下了可以瞻仰的藝術作品。文學更是成就輝煌《哈姆萊特》、《堂吉訶德》、《十日談》、《巨人傳》這些昭現(xiàn)人文主義,強調(diào)人的本體存在意義的作品已經(jīng)成為了世界智慧的源泉,在每個時代都發(fā)揮自己的影響。在這場較量中人開始有課對抗神的意識,開始獨立于覺醒,這不僅是文藝復興者的功勞,也是前兩次復興厚積薄發(fā)的結(jié)果。
古希臘、古羅馬的高度文明在日耳曼族的野蠻的入侵中,短時間內(nèi)面轟然倒塌,僅存一絲痕跡,幾個世紀相繼發(fā)生的復興才使得文明得以保存。發(fā)生在8、9世紀的加洛林文藝復興,重在保留而不是創(chuàng)新,它做的復興是基礎形式的復興,拉丁語與拉丁文化是我們發(fā)現(xiàn)古典,發(fā)掘古人智慧最基礎的工具,所以說它的意義與十四世紀的文藝復興而言,與追溯歷史而言是打好的地基。12世紀的復興范圍與加洛林文藝復興相比,范圍更廣,力度更大,它所留下的不僅僅是物質(zhì)上的促益,還有自由精神與理性精神的萌芽,更加確切的說這詞復興是在加洛林文藝復興打好的地基上面建造出的宏大的舞臺。14世紀文藝復興的意義與我們而言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在兩次復興的助力下,人得以在舞臺上演繹屬于人自己的一生。三次復興前后相繼,都是對歷史的追索、對當下的關照,是探索更加有益的人類生存環(huán)境所做的不屑的努力。
[1] 卡爾雅思佩爾斯.《歷史的起源于目的》.[M]. 漢堡 1985
[2] 王亞平.論西歐中世紀的三次文藝復興[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
[3] 哈斯金斯.《12世紀的文藝復興》.[M].紐約. 1969
[4] 王亞平.論西歐中世紀的三次文藝復興.[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
[5] 王昌建.中世紀與文藝復興.[M].中國電力出版社. P22
[6] 劉建軍.論12世紀西歐文化復興運動[J].北方論叢.中古文化與史學. 2003.6
SearchingforHistory,BenefitingPresentSociety——DiscussingaboutRenaissanceThreeTimesatWestern
Renaissance movement found a way to present a new meaning when ‘a(chǎn)xial period ’ are raised by Karl Jaspers in his work the origin and purpose of history .We back to axial period for universal proposition to benefiting now society .Western Europe not just darkness and light source ,for example Renaissance three times . Renaissance happened in 8th 、9th presented carrier for ancient culture . Renaissance happened in 12th reinforced logic and established science. Renaissance happened in 14th found existence about human .
Renaissance Three Times Middle Ages Searching for History
I206
:A
:1672-5832(2017)09-01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