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嘯 王英莉
(華北理工大學 河北 唐山 063000)
功能對等理論分析漢語俗語顏色詞的翻譯
王 嘯 王英莉
(華北理工大學 河北 唐山 063000)
所謂俗語,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進而創造的,是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人們亦稱之為諺語或成語。俗語顏色詞一般都具有豐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內涵,但漢語和英語在翻譯時并不能一一對應,翻譯的不可譯性由此受到了關注。
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側重強調讀者在閱讀譯文之后的反應。盡管不能以此標準來指導翻譯實踐和衡量評價譯文的好壞,但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目語讀者的感受。奈達認為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源語言的翻譯首先要保證意義上的對等,其次是形式上的對等,為使文章讀者充分理解并欣賞譯文所傳達的信息。
本文以奈達功能對等理論為主導,重點討論一些代表性俗語的英譯以及翻譯方法。在該理論指導下,分析漢語俗語中顏色詞的翻譯方法,直譯、改譯和減譯,以期人們能夠更好地了解功能對等理論在顏色詞翻譯中的運用,并將其運用到翻譯實踐中,為人們提供借鑒。
功能對等理論;俗語;顏色詞;翻譯
中國的俗語可謂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俗語是一種語言單位,是由中國人民群眾在漢語詞匯中創造,并在大眾的口語中傳播的。俗語可以說不光作為口頭語言存在,更多地是一種文化的流行傳播。中國的俗語簡潔生動,大多是由勞動人民所創造。
近年來,中國的俗語翻譯受到廣泛關注,而其中俗語英譯顏色詞又尤為引人注目。在翻譯顏色詞時,會出現重點句子中的字或詞的減少,這也就是說翻譯不求表面文字的嚴格對應,但要達到兩種語言之間的功能對等,這就是奈達所提出的“功能對等理論”。
作為一名譯者需要反復思考作者想要交流的內容,然而根據目標語的習俗,譯者必須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翻譯,從而達到認知的再表達。所以在原文與譯文之間,必然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因此,只有采取一定的補救措施,才能在翻譯中傳達原文的意義。
在實際翻譯工作中,例如從英文到中文的翻譯,我們會遇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在歷史、地理、心理、思維等方面。本文總結了一些主要的俗語顏色詞的翻譯理論與技巧以供在其他翻譯中舉一反三。這可以使讀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顏色詞翻譯中的功能對等理論,并將其應用于進一步的翻譯實踐中。
在功能對等中,“接近”和“自然”是最關鍵的。兩詞緊密相關又錯綜復雜。在表象上,接近源語言翻譯所表達的信息時,但也阻礙了自然,接近和自然作為一條直線的兩端,代表兩個極端。事實上,它們反映了翻譯中的內容與形式之間的矛盾,而接近性和自然性分別代表了內容和表達形式。如果我們把太多的重點放在接近但忽視了自然,那么原文本原來的美麗之處不可避免的會被抹殺,翻譯自然就變得無聊至極。
奈達的功能對等是接近和自然兩者之間之間的最佳位置。奈達提出,要實現功能對等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尋在語言和文化中尋找最貼切的源語言。換言之,實現對等的最佳策略是以一種適當的方式來構造原始的文本形式和語義結構。
本文以奈達功能對等理論為指導,舉例若干漢語俗語中顏色詞的翻譯輔證。
雖然中西方顏色用詞的數量各不相同,但其有著基本相同的分類。根據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如果要使漢語詞義和英語中顏色詞對等,我們可以用直譯,這是最常用的顏色詞的翻譯方法。
綠茶
Green tea
此顏色詞無特殊含義,并且在目標語言中不難找到對應的詞匯。因此,我們可以用直譯的方法保存其原意,綠即green,茶即tea,合為green tea即綠茶。
白領
White-collar worker
此顏色詞在中西方語言中代表了同樣的意義,無深層含義,白領意味著擁有良好教育背景和豐富工作經驗的人們,所以我們直譯其為White-collar worker。
由于中英文化的差異,思維方式和語言表達方式都不一樣。中國人更注重事物的本質和內在的辯證關系,而英語只注重事物的外表。在顏色的建立上,中國人更加注重色彩的對比,而英語主要是描述表面。此外,顏色詞是抽象的詞,它們的意義是相對模糊的。因此,在漢英顏色詞的概念中,很難找到語義對應關系,這就要求我們適當運用改譯的翻譯手法。
鼻青臉腫
Black and blue face
此俗語意為個體受到外力擊打,鼻子發青,臉部腫起。我們用“青”來形容此俗語中的傷勢,而西方用語習慣用黑和藍來形容傷勢,所以我們在翻譯時只需適當改變顏色詞即可。
減譯同樣是翻譯顏色詞時的一個常用手法,這種方法可以用來處理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的顏色詞。在聯想意義上處理文化差異的顏色詞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雖然這種方法削弱了源語的文化意義,但它仍然做了基本的語義轉換。
萬紫千紅
A blaze of color
“紫”和“紅”都是顏色非常絢爛的色彩。如果采用直譯的方法,譯文則會變得奇怪,這顯然不適合此俗語的翻譯。在翻譯時,加上a blaze of量詞,自然讓人聯想到絢爛顏色。由于此俗語描繪所有鮮花盛開在一起,綻放出不同的色彩,讓人猶如置身繁榮之春,所以刪去特定的顏色,減譯成A blaze of color。
本文總結了三種具體的方法,包括保存、改變和刪除。從中國到西方顏色詞的翻譯,體現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碰撞。深入了解顏色詞的文化內涵,能夠在不同的文化之間建立起一個順暢的橋梁。
[1] Eckersley, C.E. Brighter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1979.
[2] Hornby, A.S.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1974.
[3] Wales, K. Northern English: A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4] 陳永燁. 英漢顏色詞所表現的中西文化差異[J].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5,(4):424-426.
[5] 鄧玉華. 功能對等視角下英漢顏色詞的翻譯[J].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0,(6):190-192.
王嘯(1994.08—),男,漢族,河北省唐山市,碩士在讀,華北理工大學,研究方向:翻譯專業。
G642
:A
:1672-5832(2017)09-02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