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靜
(華中師范大學 湖北 武漢 430000)
淺析異性交往對高中生學業成就的影響
吳 靜
(華中師范大學 湖北 武漢 430000)
高中生對異性之間的交往存在著一種好奇的心態,這屬于正常的現象。正常的異性交往會對他們的發展人際交往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也可以幫助他們形成團結協作的精神,而不正當的異性交往就會對他們的學業成就產生不良的影響,主要是表現為學習成績的下降,有時甚至會引發輟學的現象。
異性交往;高中生;學業
高中生正常的異性交往能夠帶給學生多樣的情感和知識的交流,從而達到同學之間的相互理解、共同進步。這些積極的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1 學習興趣的激發
興趣是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心理活動的心理傾向,這種傾向是和愉快的體驗相聯系的。①高中階段是學習任務比較繁重的一個時期,如果能夠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那么他們的學習成績必然會取得好成效。我們都知道心理學上的“異性效應”,就是說當有異性參加學習活動時,會使人獲得程度不同的愉悅感,并激發起內在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如果其中一位同學在某一科目上有著很大的優勢,正常的異性交往就會激發異性同學學習這一科目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自己的成績,讓自己的成績能夠與之相媲美。
1.2 學習動機的培養
明確的動機和目標,可以幫助高中生樹立切實可行的短期目標和長遠理想,也可以激發他們學習高中各門課程的內在需求。正常的異性交往,尤其是學習上的交流互動,會在他們之間會產生一種互相激勵、互相競爭的情感,這樣就能夠培養他們學習的動機,讓他們感覺學習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滿樂趣的。他們就能在愉快輕松地氛圍中學習,并且互相鞭策。有的異性之間有著深厚的友誼,他們還會相約報考同一所大學,在備戰高考中我們不能忽視這種異性之間革命友誼的巨大作用。正常的異性交往是能促進雙方在學業成就上取得重要的進步。
1.3 學習上取長補短
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生,學業成績呈現比較明顯的性別差異,原因可能是智力因素、性格因素、學習方式等差異。總體呈現出女生在英語、語文等科目上學業成績要高于男生,而男生在數學、物理、化學等科目上學業成績要高于女生。正常的異性交往可以使他們在學習上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早戀是指青春期或青春期以前的青少年出現過早戀情的現象,產生原因主要有生理、心理和社會三個方面。②如果不能處理好戀愛和學習的關系,那么早戀是會帶來很嚴重的后果的,具體有以下表現:
2.1影響學習,成績下降。
處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比較注重外表,有的學生花很多時間在自己的形象塑造上,從而得到異性的關注和贊賞,嚴重縮短了學習時間。有的學生晚自習結束后不能及時上床休息也是因為此類問題。
另外高中生異性之間的約會也占據了很多學習時間。有的男女同學在一起是為了討論學習,可據有關調查統計,男女在一起是為了單獨約會的也不少。約會需要時間,那么肯定是無暇顧及學業的。有的學生執著于異性交往約會還會出現不想學習,甚至有和父母起沖突,離家出走,自殘等現象,這些都是早戀帶來的很嚴重的后果。
2.2釀成苦果,最終輟學。
高中男女生不當交往很容易發展為“早戀”。早戀中還有不少成績優異的學生,因為過分好奇、沉醉,再也無法專心學習。處于早戀時期中的男女生易沖動,甚至發生性行為。性行為的發生嚴重影響高中生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發展。有的學生害怕被人知道懷孕,偷偷地去一個小醫院去流產,給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有的自己買藥打胎,給身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安全、健康隱患;有的女同學懷孕被老師同學等知道后受到家長的打罵,同學的冷嘲熱諷后情感上受不了甚至選擇輕生;有的索性申請退學,踏上社會,在錯誤價值觀的認知下,越走越遠。
因此,我們應該認識到異性交往對高中生的學業成就會產生重大的影響,不管是積極的影響還是消極的影響,都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教師在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習前,可以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教育講座,向學生傳遞正確的異性交往方式,引導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這樣不僅能夠促進他們在學業成就上有所突破,也能給他們今后走向社會發展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奠定較好的基礎。比如,著名當代教育家李鎮西就在他的教育過程中,利用4個晚自習的時間,向學生開展了題為《愛,你準備好了嗎?》的系列講座,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記得很清楚的一句話就是李鎮西老師講的:我們要走在學生的情感前面。李老師的這種教育方式是值得我們很多即將踏入教師行業的年輕教師學習的。
[1] 袁國彬,注重習慣養成教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J]. 中國教育學刊,2011(S2).
[2] 胡田庚,趙海山.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學技能訓練(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48.
[3] 田萬生,張文玉.青年心理學(第一版)[M]開明出版社,2012,10.
注解:
① 胡田庚,趙海山.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學技能訓練(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48.
② 田萬生,張文玉.青年心理學(第一版)[M]開明出版社,2012,10.
吳靜,女,漢族,江西高安人,在讀碩士研究生,學科教學(思政)。
G442
:A
:1672-5832(2017)09-02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