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祖浩
(天津工業大學 天津 300000)
淺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之間的關系
劉祖浩
(天津工業大學 天津 300000)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有各自的基本內涵,但又是辯證統一的整體,三者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只有理清三者的關系,才能更好地促進三者的發展,讓三者一起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時代化;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相互關系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和理論指南,但是有了馬克思主義這個理論武器,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解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全部問題。因此便有了將馬克思主義進行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的議題,使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原理在中國得到更好的貫徹和發展。所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只有不斷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才能讓指導思想與時俱進。
1.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與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結合起來,即堅持馬克思主義,又發展馬克思主義,符合中國國情,以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問題相融合的產物。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核心是實事求是,其顧名思義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從而不斷地深化對中國國情的認識。只有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中國共產黨人才能更好地改造中國、建設中國,實現推動我國歷史前進的目標。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理論成果,對于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理論的進步,中國共產黨又創造出了鄧小平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及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等成功,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
所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哲學上的一般性與特殊性問題,用馬克思主義的“一般”原理來解決中國的“特殊”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產生強大的力量,更好地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1.2馬克思主義時代化
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時代特征相結合,使我們黨的理論能適應時代需要、反映時代發展特征、引領時代發展方向的重要探索。
黨的十八大后,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征程中,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相繼提出“中國夢”、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同時,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中時,還提出了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成為了關系我國全局發展的戰略理論。
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化,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結合,是我們黨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關于整體與發展的原理的重要體現,也是緊跟時代步伐的一種偉大創造。
1.3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原理同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結合起來,讓人民群眾普遍學習、理解和運用的過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強調加強思想理論建設,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是新起點新階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寓意深刻、內涵豐富、戰略明確,堪稱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典范,成為當今中國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注入了強大能量和堅強指引。
同時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也在逐步推進大眾化,理論思想更加貼近實際,通俗易懂,讓人民群眾也能容易理解。
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把實踐經驗和歷史經驗與中華民族優秀的思想文化相結合,產生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大地上生根發芽,從而能更好地解決中國的問題,更好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更好地在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中發揮著理論引導作用。
同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目標就是“解決中國問題”和“創造些新的東西”,因此,經過不斷地發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化和大眾化。所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和大眾化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則是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相互促進的典范。
3.1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根”不動搖
中國共產黨人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的過程中依然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哲學基礎,中國共產黨所不斷豐富和發展的科學理論,仍然屬于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絕不意味著拋棄或脫離馬克思主義。之所以中國共產黨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的過程中不斷取得新成就,就是因為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指導不動搖。
3.2不斷進行理論創新
對待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不斷進行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做到了堅持和發展的統一。在領導中國革命的過程中,毛澤東審時度勢,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命題;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面對國際風云變幻,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重大命題;在世紀之交,面對出現的新問題,江澤民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在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歷史進程中,胡錦濤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精神,不斷地將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豐富和完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是中國共產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有力展現。
大眾化是以中國化、時代化的研究成果為核心,把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同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更好地為人民大眾所接受和運用。一方面,大眾化有效地實現了中國化、時代化理論成果向人民群眾的轉化,另一方面,大眾化又對中國化、時代化研究提出了更具體的要求。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是有機統一的整體,沒有中國化、時代化,就沒有馬克思主義發展的理論成果,沒有大眾化,就不能實現理論向實踐的轉化,就不能使我們的理論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實踐證明,只要馬克思主義與本國國情相結合、與時代發展同進步、與人民群眾共命運,就能產生巨大的理論威力。
B27
:A
:1672-5832(2017)09-02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