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現濤
(作者單位: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江西分公司)
加強應收賬款管控力度降低企業資金回收風險
■孟現濤
規避資金風險,實現穩中增效,是企業經營管理中關注的重點問題。本文從基層直屬企業角度出發,探討如何加強中儲糧集團應收賬款管控,降低企業賒銷預付資金回收風險,在提出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建議的基礎上,運用案例分析法,以實際案例論證市場經濟中如何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
中央企業;應收賬款
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中儲糧集團要在履行好國家賦予的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維護市場穩定、維護種糧農民利益的前提下,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穩定,切實維護出資人權益,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提高經濟效益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從科技創新中獲得效益;二是從加強管理中獲得效益。從企業當前的發展階段看,向管理要效益、向經營要效益,才是維持企業穩定發展的可靠支撐。企業要在市場經濟中穩步發展,必須抓住資金管理這個中心,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疏通資金流轉環節,降低資金風險隱患,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因銷售產品、材料、提供勞務等業務向購買方、接收勞務的單位或個人收取的款項。應收賬款的規模和賬齡對企業持續經營有著重要的影響。從企業內部管理看,由于中儲糧輪換及商品糧銷售,合作的客戶多為民營企業和個體經紀人,應收賬款的主要來源是購銷業務產生的賒銷預付資金:一是為提前掌握糧源,付給委托收儲庫點的鋪底資金。出于方便農民就近交糧的考慮,收購工作委托上千家的收儲庫點代中儲糧收購糧食。這樣,需要在收購開始前支付委托收購庫點用于收購的鋪底資金。二是為抓住市場機遇,與信譽較好客戶發生的賒銷預付行為。由于輪換時間緊、任務重,直屬庫為了順利完成輪換計劃任務,把握住適合的市場價格,可能會出現賒銷預付情況。
應收賬款的處理可以按照正常與異常兩種情況區別對待。正常可控范圍內的,重點關注應收資金的良性循環;發生異常情況的,企業必須進行分析、控制,及時催收,落實責任,最大限度地減少壞賬損失對企業產生的不利影響。
一是關于鋪底資金的管理。支付首批收購資金時必須嚴格根據《委托收購合同》和預計1天收購量等因素確定付款金額。日常資金支付由委托收儲企業按照實際收購進度,填寫《收購進度日報表》,提出收購資金支付申請,內部控制程序審批后,財務部門付款;二是賒銷預付必須嚴格執行有關內控制度管理要求及流程。原則上不允許賒銷業務,有特殊情況需要開展的,應具備信用度較高且長期合作老客戶的條件。同時采取用不動產權證以及其他企業資產作為擔保抵押等保障措施;三是完善應收賬款監控制度。按財務管理內部牽制原則,在財務部下安排監察小組,配置專職管理人員,負責對有關營銷往來的核算和監控。定期或不定期對購銷網點進行巡視、監察和內部審計,防范因管理不嚴而出現的挪用、貪污及資金體外循環等問題;四是強化信用管理環節的財務控制。企業要通過對客戶進行信用分析并動態跟蹤,確定差異化的客戶信用,進而制定相應的信用制度和合同內容(重點明確賒銷授權、賒銷額度、財產抵押及信用期限);五是及時正確把握應收賬款運行的過程和狀態,嚴格應收賬款的記錄制度。六是強調管理者對應收賬款的細節控制力度。大多數企業管理者只掌握應收賬款的總額,對應收賬款的分布情況以及客戶欠款逾期的原因不清楚,這樣就難以有針對性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所以應加強管理層對應收賬款明細的了解,針對不同企業采取不同收款方式,以便及時回籠賬款。

企業要發展、要生存,需要圍繞輪換做貿易,擴大購銷,增大經營量,發展輔儲業務。但是貿易經營也是把雙刃劍,貿易經營帶來的資金風險需要特別關注,需要對潛在的經營資金風險進行預警,采取積極有力的措施,化解可能存在的風險。以下從案例出發,對貿易經營中潛在資金風險發生及化解過程進行分析,以期對類似情況起到借鑒作用。
D公司是當地一家具有較強實力的民營企業,每年玉米加工量和經營量達到30多萬噸,2007年12月1日至9日,D公司先后與某直屬庫簽訂了三單數量共8300噸的玉米銷售合同,實際執行8198.2噸,貨款金額合計1320.62萬元,合同約定以期限為30天的現金支票作抵押支付,D公司按提貨時間共開出9張現金支票。從第一張現金支票到期兌付前10天開始,直屬庫業務員多次提示要準備資金兌付貨款,D公司一再表示資金已準備好,能夠兌付。到第一張現金支票已到期可入行承兌時,D公司要求將到期支票押后兌付,并承諾承擔利息及簽訂擔保協議,重新開具第二張支票給直屬庫,以保持手上有等額貨款支票。由于支票未能如期兌付,直屬庫意識到D公司資金運作出現問題,被拖欠貨款存在較大資金風險。
為化解風險,避免損失,直屬企業及時召開庫務會議,布置追收欠款工作。首先聘請律師查清D公司旗下各企業的生產和資產情況,得到優質資源信息。其次采取人盯人戰術,密切關注D公司和法人代表動態,向公安機關報案,申請布控行蹤。最后在追收貨款過程中采取船運費抵頂、有效資產抵押、支票抵押及適時入行彈票、超期罰息等多種方法及靈活手段回籠資金,成功收回部分貨款和超期罰。
以上案例證明,應收賬款風險防控的重點在于:一是預警及時。在第一張現金支票即將到期而D公司銀行貸款未到位時,直屬企業發現貨款回籠存在較大風險,馬上研究制定各時段追收欠款工作措施,為后期追回貨款奠定基礎;二是措施有效。潛在風險出現后,直屬企業采取法律手段,評估償還能力,綜合有關情況采取了簽訂擔保協議,要求其做出還款承諾計劃、船運費抵頂貨款、支票入行、專人追討、超期罰息等有效措施;三是善用法律武器。追款過程中直屬企業與D辦理一系列書面文件,由律師起草協議和配合辦理有關手續,保障追款行動的合法性。
[1]藺紅梅.關于如何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0,(18):142.
[2]程博.企業營運資金管理問題研究[J].財會通訊綜合版(中),2009,(11):72-73.
(作者單位: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江西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