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艷
(作者單位:西安市園林技工學校)
教育類事業單位非稅收入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張雪艷
當前非稅收入在我國財政預算收入中還占有相當的比重,而教育類事業單位的事業性收費構成了非稅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本文從教育類事業單位當前非稅收入管理的現狀、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進一步規范和加強非稅收入管理的建議,建立規范有序、科學高效的非稅收入管理方式。
教育類事業單位;非稅收入管理;對策建議

教育類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是教育類事業單位依法利用政府權力、國家資源、國有資產或提供服務取得并用于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財政資金。教育類事業單位為各級政府舉辦的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中小學、幼兒園。教育類事業單位非稅收入具體范圍包括了: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罰沒收入、以政府名義接受的捐贈收入、應繳財政資金產生的利息收入以及其他應納入非稅收入管理的收入等。本文以西安市為例,以教育類事業單位非稅收入中的事業性收費為例,從非稅收入的征收計劃、執收、支出三大環節為切入點改進管理,提高教育類事業單位非稅收入管理的績效水平。
1.非稅收入征收計劃環節。
教育類事業單位的非稅收入按現行財政管理規定應納入單位部門預算管理,填報“非稅收入征收計劃表”,以此作為單位預算資金的重要來源,實行以收定支,收支脫鉤。這部分收入對單位預算的編制影響很大,參照單位當年非稅收入完成數,考慮未來三年可能影響收入實現的變化因素,對預算年度可實現的非稅收入做出全面測算,確定單位非稅收入征收計劃。將非稅收入形成的可用財力納入單位預算,合理編制征收計劃成為預算編制工作的起點,尤為重要。
2.非稅收入征收執收環節。
教育類事業單位的非稅收入的征收環節規范了單位的收費行為,對執收單位的收費依據、收費項目、收費標準進行了核實,按各自管理權限進行項目掛接。具體到基層事業單位在收取非稅收入實行收繳分離,例如開學學生交的學費、住宿費當場收取現金,當即給學生學員開具“陜西省政府非稅收入收款票據”。目前一部分單位使用手工票據,另一部分單位使用機制票據,并于當日單位開具“陜西省政府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機制票據),將收取的非稅收入通過代理銀行繳款。單位在“陜西省非稅收入征繳系統”可以實時查詢單位上繳數,由系統根據收費項目做分成處理,及時將款項繳入財政專戶。2017年全省非稅收入包含教育收費全部納入省級非稅管理系統,增強了單位非稅收入收繳行為的透明度,做到了全省票據統一、收費繳費更加規范、及時,并且實現了財政、代理銀行、執收單位三方網絡互聯和信息共享,有效針對非稅收入進行動態監控。并且單位收費項目在征繳系統中預制后,就避免了誤選為其他收費項目的可能性,收費標準也是唯一的,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超標準、超范圍、自主減免收費等亂收費問題。
3.非稅收入支出管理環節。
教育類事業單位非稅收入收支兩條線管理的支出,由財政局按照學校年度收支計劃以及學校的實際收入和用款進度,依據規定的返還比例和用途予以審核后撥付到各學校,并且應列入單位年度預算。財政補助收入是教育類事業單位開支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的最基本來源,返還予單位的非稅收入用于補充單位經費的缺口,經主管財政部門審核同意可以用于人員開支,例如某些市屬學校非稅收入要按一定比例負擔教師績效工資;還可用于公用經費補充,很好的解決了單位經費不足的問題,也是緩解財政開支壓力的有效管理方式。
1.非稅收入計劃編制不太科學。
長期以來財政管理部門對非稅收入的管理相對財政資金來說較為寬松,本著“誰收取誰使用,多收取多使用”的大致原則,造成部分執收單位在編制非稅收入征收計劃時盲目夸大執收數,實際難以完成征收任務;或者在非稅收入的計劃編制環節過于謹慎,沒有全面分析調查,人為調小可實現的執收數,造成某些事業發展計劃落不到實處。究其原因,一些教育類事業單位不重視非稅收入征收計劃的編制,數據缺乏科學預測,與實際工作計劃不匹配,導致單位非稅收入計劃編制脫節,與實際業務“兩張皮”現象,甚至嚴重影響單位當年預算執行,進而給單位工作計劃的順利實施造成困難。
2.非稅收入執收方式單一、低效率。
近年來我國網絡發展速度增快,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基于此網絡支付方式呈現多樣性。財政非稅收入中的教育收費執收方式仍比較傳統,傾向收取現金。比如學生開學繳費比較集中,在一天內可能收取大量現金,單位人員、設備有限,無法及時收取。一些單位采取提前聯系銀行機構,尋找外部援助,協助單位解決收費。還有少數單位向財政部門申請了過渡戶,臨時將收取款項繳入過渡戶。開學報到如遇周末,銀行不對公,無法繳款。再者,學生攜帶現金不安全。更有少數單位違規將收費資金滯壓。綜上所述,現行教育收費方式單一,收費效率低,不能為繳款人提供方便快捷、安全周到的服務。
3.非稅收入支出不均衡。
盡管單位非稅收入支出計劃已列入單位綜合預算,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仍需要合理安排,保障資金盡可能達到均勻支出。然而實際工作中某些教育類事業單位的非稅收入支出不均衡,開學初各項業務經費需求顯著,學期結束待結賬資金累積多,寒暑假期間維修資金需求量大,而財政部門根據單位綜合預算,結合單位上繳數,核準單位非稅收入支出申請,均勻返還單位事業費,容易造成單位資金閑置或是資金緊張的局面;另一方面還存在一些教育類事業單位年度之間收入不穩定的情況,按現行非稅收入收支脫鉤的管理模式,部分急需安排的事業支出計劃得不到資金保障。
教育類事業單位非稅收入對教育類單位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加強教育非稅收入的管理,將這部分資金管好、用好,需要建立規范有序、科學高效的管理方式,充分發揮非稅收入來源資金的積極作用。
1.積極穩妥的編制非稅收入征收計劃。
教育類事業單位非稅收入計劃的編制,要與單位事業發展計劃相契合,前期收集單位歷史收繳數據、當年實際已完成數據,近期國家大的宏觀政策和行業政策數據,充分考慮各執收單位可預見的增減收因素據實編制。在單位層面,財務部門需要加強與業務部門的溝通,摸清單位非稅收入家底,確保應收盡收,積極挖掘單位增收潛力,做細做實征收計劃。單位非稅收入征收計劃一經批復,及時分解下發相關業務部門,采取定期督促執收,確保預算年度教育非稅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
2.積極推進教育非稅收繳電子化,拓展多種收費渠道。
推行收繳電子化管理,有利于規范執收,加強監管;有利于信息透明加強協作;有利于打破區域限制,方便繳款人繳款,同時減少資金在途時間和環節,有效防治非稅收入資金在執收單位拖延、滯壓等問題。確保非稅收入及時繳入財政專戶,全面推行教育非稅收繳電子化管理,既是提高財政管理水平的現實需要,也是推進創建服務型政府、便民利民的重要舉措。建議逐步取消陜西省政府非稅收入收款票據(手工票),全面啟用機打票或電子票據,在現有“陜西省非稅收入征繳系統”中接入代理銀行非稅收入電子化繳款模式,可利用pos機刷卡、支付寶、微信支付、網上銀行、自助終端等多種現代支付方式,同時要考慮網絡支付的安全,更好地滿足繳款人和執收單位的需要。
3.建立教育非稅收入支出靈活的預算管理模式。
加強教育系統非稅收入支出管理,規范和引導教育類事業單位非稅收入資金的使用需要建立適應單位事業發展的靈活管理模式。針對教育非稅收入年度內開支不均衡問題,設置周轉金,解決季節性非稅收入支出資金短缺問題;針對跨年度教育非稅收繳不穩定的事業單位,年度非稅支出預算可以設置固定預算,同時設置單位跨年度彈性支出預算,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非稅收入支出預算的頻繁調整、追加,也有利于緩解單位年度非稅收入支出來源不足。
4.定期舉辦教育非稅收入業務培訓,加強對該業務的宣傳與指導。
教育非稅收入管理工作政策性強,涉及受眾面廣、業務環節多、工作質量要求高,財政部門要加強對單位業務人員的宣傳與培訓,適時組織學習交流活動,協調解決教育單位在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與難點,建立順暢的上下溝通機制,確保教育非稅收入管理工作更加規范、高效。
[1]胡登贊.新形勢下財政部門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探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1):73-74.
[2]王寧.淺談非稅收入入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財會,2017,(1):69-70.
[3]趙竹明,姜青青.科研院所三級資產管理體制探討[J].經濟師,2016,(4):24-25.
(作者單位:西安市園林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