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延生 胡潤青 郭 麗 牛偉濤 武麗娜 王僧虎
(邢臺學院化學工程與生物技術學院 河北 邢臺 054001)
溫度對三種常見木本花卉植物花粉萌發的影響
武延生 胡潤青 郭 麗 牛偉濤 武麗娜 王僧虎
(邢臺學院化學工程與生物技術學院 河北 邢臺 054001)
本試驗以3種常見木本花卉植物花粉為試材,探究了溫度對花粉萌發的影響。將花粉均勻分散涂 抹 在 含 0.1 mM CaCl2、 Ca(NO3)2、 KCl、 MgCl2、H3BO3和18%蔗糖、0.5%瓊脂粉的培養基上,分別在20℃、28℃、35℃和42℃條件下培養1 h。結果表明,在28℃時,3種花粉的萌發率和花粉管生長達到最優狀態,花粉萌發和花粉管生長隨溫度變化的趨勢近于一致,隨溫度升高花粉萌發率相應提高,直到達到最適溫度后再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
溫度;花粉萌發;花粉管生長;碧桃;紫藤;紫葉李
花粉萌發能力受到溫度的巨大影響,溫度幾乎對所有研究材料的花粉萌發率和花粉管生長均有影響,不同植物的花粉萌發率和花粉管生長所需的適宜溫度存在差異。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地球氣候處于升溫狀態。氣候變暖已經對多種作物的產量造成了明顯影響。據報道,一百余年來,地表平均溫度較上世紀約升高了1℃,對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造成了明顯的負面影響。本文以溫度變化影響花粉萌發和花粉管生長機制為切入點,深入探究溫度升高對生態和農作物生產影響的機制,以便對日益升溫的氣候做出科學應對。在本研究中,以常見觀賞植物碧桃(Amygdalus persicavar.persica)、紫藤(Wisteria sinensis)、紫葉李(Prunus Cerasifera)的花粉為試材,對溫度影響花粉萌發和花粉管生長的現象進行了探究。
本試驗所采用的材料為新鮮的紫藤、碧桃及紫葉李的花粉,采摘自邢臺學院校園。
添加1 mmol/LCaCl2、Ca(NO3)2、KCl、MgCl2、H3BO3和 18%蔗糖配制培養基,用Tris/Mes調整pH值為7.0,最后添加0.5%瓊脂粉,加熱使其完全溶解。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在培養基冷卻凝固之前,用移液器取1 ml的培養液置于潔凈的載玻片上,放置至冷卻,備用。取新鮮當天綻放的花朵,用尖嘴鑷夾取雄蕊,輕蘸培養基表面使花粉粒均勻分散在培養基表面,以便于花粉的計數和花粉管的測量。將載玻片置于暗黑密閉的萌發盒中,濕度達100%,避免花粉粒被水浸沒。將萌發盒置于預熱的恒溫水浴鍋中,保溫1 h,萌發溫度分別設定為20℃、28℃、35℃、42℃。
花粉萌發1 h后,取出載玻片,擦拭載玻片底部水漬后,置于顯微鏡下觀察。選擇萌發均勻、花粉粒數為100~150的視野進行計數和測量,重復3~5次。在花粉管長度測量中,以該種植物的花粉管直徑為1個長度單位。將萌發率和花粉管長度數據分別在Microsoft Excel 2007和Microcal Origin 6.0中進行統計和繪圖。
碧桃、紫藤和紫葉李這3種植物的花粉萌發率受到溫度的明顯影響(如圖1所示),在28℃條件下萌發率達到最高,分別為57.9±1.27%、68.1±2.10%和45.9±1.28%。在20℃條件下,3種植物的花粉萌發率均顯著降低;而在35℃和42℃條件下,對花粉萌發產生了嚴重抑制作用,在42℃時,3種植物花粉萌發率分別為3.3±1.34%、0和2.2±1.02%。試驗結果表明,在28℃條件下,花粉萌發效果最好;20℃為室溫,可能由于溫度較低,不利于花粉細胞內代謝酶的活化;35℃和42℃為熱激研究的常用溫度條件,可能對花粉細胞內的代謝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失活。在所研究的大部分植物材料中,花粉萌發的適宜溫度多為25℃~28℃,如風信子、含笑、仙客來、甜柿、杏、核桃、杜鵑花、黃連木、唐菖蒲、番茄、小麥、一品紅等;但也有極少數被研究植物花粉的萌發溫度較低,如蠟梅的萌發適宜溫度為15℃,萌發溫度較高的也很少,如夏枯草。
不同植物花粉萌發溫度的差異可能與這些植物的起源、生境和習性有密切關系,如夏枯草傳粉季節正值盛夏,而蠟梅的花期則在11月至次年3月,此時氣溫較低。在本研究的植物材料中,其生長地域均較為廣泛,但碧桃花期較長,為3~4月,這一段時間溫度變化較大,但均以溫度偏低為主,所以,碧桃花粉適應低溫能力較強,對高溫的耐受能力較低,但在各個溫度條件下均有較高的萌發率;紫藤花期較短,為4月中旬~5月上旬,由此造成適宜紫藤花粉萌發的區間較為窄小,但適合萌發的溫度偏高,表現在圖上為一個尖峰(圖1);紫葉李原產于新疆,花期為4月,此時氣溫以涼爽為主,故其耐受高溫能力較弱。
從橫向比較來看,紫葉李花粉的生活力低于碧桃和紫藤花粉的生活力,在4個不同溫度條件下,紫葉李花粉的萌發率均低于碧桃和紫藤花粉的萌發率,這可能與花粉的遺傳因素和采取的生殖策略有關。從本研究來看,紫葉李在盛花期的開花量明顯大于碧桃的開花量,這可以看做是對紫葉李萌發率低的一種補償。
由于不同植物花粉粒的直徑存在差異,不同植物花粉在完成雙受精時從柱頭到胚珠的距離也存在差異,所以橫向比較3種植物花粉管的長度是沒有意義的。3種植物花粉管生長依賴于外界溫度變化,其生長變化趨勢與萌發率基本一致,但在單位時間內,花粉管長度變化不甚明顯。在28℃時,花粉管長度達到最長,紫藤和紫葉李的花粉管長度分別為7.5±0.23和5.0 ±0.22個花粉單位,但碧桃花粉管生長長度在不同溫度下差異不明顯;在明顯的熱激溫度(42℃)下,3種植物花粉管生長均受到明顯抑制(圖1、圖2)。

圖2 3種植物花粉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的萌發情況 (10X)項目:邢臺市科技計劃項目 (2016ZC203)
[1]林敏娟,陳功明,王振磊,等.棗不同品種花粉量及花粉萌發特性的研究 [J].塔里木大學學報,2014, 26(1): 105~108.
[2]姚成義,趙潔.鈣和硼對藍豬耳花粉萌發及花粉管生長的影響 [J].植物科學學報,2004,22(1):1~7.
[3]韓志強,袁德義,陳文濤,等.不同營養元素及其配比對棗花粉萌發與花粉管生長的影響 [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14,36(2):357~363.
[4]李玉萍,王春彥,湯庚國,等.培養基組分和培養溫度對風信子花粉萌發的影響 [J].江蘇農業科學, 2010(1): 66~68.
[5]葉利民.溫度、蔗糖和硼酸對含笑花粉離體萌發的影響 [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12,31(2):41~43.
[6]沈曉嵐,俞信英,王煒勇.仙客來花粉離體萌發培養條件的優化 [J].浙江農業科學,2009(5):105~107.
[7]周瑞金,扈惠靈,李桂榮,等.甜柿花粉萌發及貯藏特性研究 [J].中國農學通報,2009, 25(2):176~179.
[8]孫慧瑛,安曉芹,廖康,等.不同培養條件對杏花粉萌發和生長的影響 [J].新疆農業大學學報,2012, 35(3): 173~ 177.
[9]吳開志,肖千文,廖運洪,等.核桃花粉離體萌發的培養基研究 [J].果樹學報,2008,25(6):941~945.
[10]李玉萍,陳堃,王燕青,等.測定杜鵑花花粉萌發力的液體培養基和貯藏方法研究 [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2012,28(3):57~61.
[11]李旭新,張艷青,馮獻賓,等.不同培養條件對黃連木花粉萌發和花粉管生長的影響 [J].西北植物學報,2009,29(5):951~956.
[12]黃蓓麗,耿興敏,胡鳳榮,等.唐菖蒲花粉離體萌發的液體培養基研究 [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9,36(4): 593~ 597.
[13]于璐,蔣芳玲,周蓉,等.培養基類型和培養溫度對引進番茄品種花粉活力的影響 [J].江蘇農業科學,2014,42(1):110~113.
[14]朱展望,張改生,牛娜.小麥花粉的離體萌發研究 [J].麥類作物學報,2007,27(1):12~15.
[15]李暢,蘇家樂,劉曉青,等.一品紅花粉離體萌發影響因子的研究 [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 2013, 30(1): 55 ~ 58.
[16]龔雙姣,馬陶武,劉強.培養基組分及培養條件對蠟梅花粉萌發及花粉管生長的影響 [J].西北植物學報,2012,32(6):1254~1260.
[17]李義敏.夏枯草花粉離體萌發觀察 [J].中國中藥雜志, 2013, 38(9): 1340~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