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 偉
即興演講的技巧初探
◎覃 偉
在日常生活中,口語交際顯得尤為重要,其中即興演講與我們生活緊密相關,如談情說愛,結婚典禮,生日賀詞,喬遷高升,朋友聚會、商務洽談等等都需要即興演說的能力,在這方面,不同的專家便有各自的見解,可謂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總得來說,即興演講的技巧與規(guī)律還是有章可循的,針對這一點,來談談個人總結的即興演講的經驗與技巧。
即興演講是演講中的快餐,也是演講中的精品。即興演講的能力,實際上就是一種交際能力,它可以使生活中的你左右逢源,如魚得水。 即興演講,也叫即席說話。即興演講者事先未做準備,是臨場因時而發(fā)、因事而發(fā)、因景而發(fā)、因情而發(fā)的一種語言表達方式。這么重要的技能,那么我們要掌握什么技巧,才能提高我們的即興演講的能力呢?今天我就這方面的知識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心里素質訓練。怎樣克服緊張情緒,對大多數人來說,在公開場合進行即興演說難免會有或輕或重的緊張情緒,如何消除緊張情緒,這里有幾種物理方法供大家參考:深深呼吸—眼睛微閉,全身放松,心里默默的數數,這樣可以使血液循環(huán)減慢,心神就會安定下來,全身有一種輕松感。臨場活動由于緊張會使體內產生大量的熱能,如果在講話前稍加活動,雙手握緊然后放松,讓肌肉縮緊再放松,就會促使熱量散發(fā)。閉目養(yǎng)神—閉目用舌尖頂上腭,用鼻吸氣,可以達到安定神緒,獨自幽靜,怡然自得的目的。凝視物體—確定某一物體,專注凝視,并去分析它的形狀,觀察其顏色與遠近。 攝入飲料講話前準備一杯開水,這樣可以增加唾液,保證喉部濕潤,也可以穩(wěn)定情緒。情緒轉移—情緒轉移也可以緩解緊張癥狀。英國有個企業(yè)家叫詹姆斯,因講話屢次失敗,怕在眾人面前丟丑,每次講話時那種緊張的場面就浮現在眼前。有次講話前他狠狠地擰了自己大腿一把,突然感到出奇的平靜,結果講得非常成功。
(二)知識素養(yǎng)準備。演講者的知識積累、興趣愛好、閱歷修養(yǎng)與演講的成功有著緊密的關系。“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許多演講者感到演講的最大困難在于沒有演講材料。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做有心人,“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廣泛地閱讀、收集、積累材料,上下、古今、中外的人文科學、自然科學都要學習,同時加強自我的思想、道德、情感等各方面的修養(yǎng)。這是一個長期、瑣碎而復雜的工作。重點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多收集歷史資料,對那些重要的歷史事件、人物的有關情況要熟記,并分門別類地進行整理;
2、多收集現實資料,對當今國內外發(fā)生的重大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各個領域的事件、人物的有關情況要了如指掌,進行思考;
3、加強記憶,多記名人名言、俗語諺語、古典詩詞、經典文學、寓言故事、時文政評等等。
(三)認真構思腹稿。在穩(wěn)定情緒的同時要理清講話思路,做到胸有成竹。構思腹稿要防止下列話題:對于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冒充內行;不要在公共場所談論別人的缺陷;不要談容易引起爭論的話題;不要到處訴苦發(fā)牢騷。
(四)了解掌握聽眾。每到一處講話,即是三五成群的聊天,也要分個場合,講究對象,可謂“因時制宜、因人而異”,也是我們常說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解聽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文化、職業(yè)、年齡、性別、人生經歷,興趣愛好等等。
(一)開頭的技巧。即興講話是一種隨行就市,臨場發(fā)揮的行為。所以把開頭不要看得過分重要,也不要規(guī)定得過于死板,這樣會限制講話的臨場發(fā)揮。但“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美國著名口才大師洛克伍德說過:“在整個講話過程中做到輕松地、巧妙地和大家交流思想是困難的.然而,做到這一點的關鍵是講話開頭的用字表達”。下面引用幾個講話開頭的例子,請大家欣賞。
例一:直入式。著名詩人學者、民主同盟黨中央委員聞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講》中說道,“這幾天,大家曉得,在昆明出現了歷史上最無恥的事情!李先生究競犯了什么罪,競遭如此毒手?他只不過是用筆寫寫文章,用嘴說說話.而他所寫的、所說的,都無非是一個沒有失掉良心的中國人的話!大家都有一支筆,有一張嘴,有什么理由拿出來講啊!為什么要打要殺,而且不敢光明正大的來打來殺,而是偷偷摸摸的來暗殺,這成什么話?”《最后一次演講》的開頭語,聞一多幾呼沒有做任何鋪墊,一開始就一連串激昂的感嘆句把演講直接引入正題,給聽眾一種暢快淋漓的印象.
例二:引用式.呂元禮的《祖國—母親》中說道,“人們常說,第一次把美人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次把美人比作花的是庸才;第三把美人比作花的是蠢才.不錯,如果人云亦云,鸚鵡學舌,那么,就是再美妙的比喻也就會失去光彩.但是在生活中卻有這樣一個比喻,即使你用它一百次、一千次、一萬次,也同樣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同志們或許會問,這是個什么樣的比喻呢?那就是,當你懷著赤子之心,想到我們祖國的時候,你一定會把祖國比作母親.”呂元禮的演講引用了一個諷刺的諺語,說明了對重復比喻的厭煩,然后話鋒一轉,強調另一種比喻可以不厭其煩的運用,引出了演講的主題《祖國—母親》.這樣的開頭方式,既由于諺語鋪墊顯得水到渠成,又由于諺語的使用而顯得貼近生活。
例三:提問式.蔡暢的《一個女人能干什么》中說道,“今天,我講一個問題,一個女人能干什么?一個女人能干什么呢?我的回答是:能干,什么也能干;不干,什么也不能干。能干又不能干,不能干又能干。為什么這樣說呢?要確定女人能干不能干,有兩個條件:一個是要看環(huán)境,另一個是要看個人的努力。如果環(huán)境好,自己不去努力,只靠人家那就什么也不能干。如果自己努力干下去,就可以得到好的結果。如果努力干,就是從那些小的具體工作到管理國家大事都能夠干,如果不干,就會變成社會的寄生蟲。” 蔡暢通過提問來引發(fā)聽眾的興趣,再經自問自答的形式來闡發(fā)自己的觀點。這樣會給聽眾留下清晰的印象。
開頭的方式很多,還有故事式、懸念式、自我介紹式等,希望大家以后在實踐中慢慢體會.
(二)即興演講中的技巧。即興演講主體部分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吸引人的部分,更是高潮部分。主體部分一定要聯系生活的實際事例,可以說,一切的演說都是源于生活。下面我就以我的生活為題目,給大家講有關我奶奶當年講的一段話:
人人有年我無年,提著豬頭要現錢
那朝那日時運轉,朝朝日日當過年
這就是當時我奶奶們真實貧窮生活的寫照,也是她脫口而出的即興演說。
另外,我再來說說我的母親,她曾經給我說過的一段話,也或者是前人傳給她的,我覺得很有道理,可以說是人生最好的寫照,也是最好的即興演說: 人生幾十年
為人滿到三歲三,衣裳褲子要娘穿;
孩兒半夜尿床了,娘睡濕來兒睡干。
為人滿到一十三,送到學堂把書關;
一天三頓好茶飯,讀書容易背書難。
為人滿到二十三,好比芙蓉和牡丹;
牡丹繡在枕頭上,剪花容易繡花難。
為人滿到三十三,朋友約我下云南,
人人說我生意好,用錢容易賺錢難。
為人滿到四十三,生意好做擔難擔,
今朝花了賺的錢,明天去賺才知難。
為人滿到五十三,人無子女好心酸;
年輕之時倒好過,老來之時難上難。
為人滿到六十三,腰又駝來背又彎,
出門要根龍拐棍,進門要座靠背山。
為人滿到七十三, 好比破船下陡灘,
二十四塊花繞板,繞下容易繞上難。
為人滿到八十三,八十公公把花觀,
早晨觀花花成朵,黑來觀柳柳成煙。
為人滿到九十三,九十公公把鞋穿,
今天脫了鞋和襪,不知明天穿不穿。
為人滿到百零三,兒女買盒好衣棺,
四親六戚聚攏來,親朋好友送上山。
即興演說可長可短,長的洋洋灑灑幾千字,短的可以是一句話:
我的爺爺是國民黨軍人,參加過湘北會戰(zhàn)(即長沙保衛(wèi)戰(zhàn)),他留給我們的一句話讓我永生難忘:在家靠忠孝二字,出門講良心道德。
這也算是經典的即興演講。所以說即興演講源于生活。
(三)結尾的技巧。講話的結束語用好了能起到預想不到的效果。結尾的方式有:總結式、升華式、啟發(fā)式、號召式等。具體步驟:
(四)解釋題目字面意思。即興演講都會有一個題目,不管是一個字或是一句話,它都會代表著某個你發(fā)揮的主題。拿到題目后可以先照著題目的字面意思進行解釋、發(fā)散,比如這是什么意思,它是怎么來的,歷史淵源,現在是什么狀況等。三句話左右為宜。
(五)提出自己的觀點。根據上面給出的題目和自己做出的解釋提出在這個主題上引申的觀點(注意觀點不能和題目相差太遠,必須切合題目),可以用一句話對觀點稍作解釋。觀點可以考慮柔和點,不能過于偏激。
(六)舉例說明,引經據典。可以考慮以古代某位哲人的一句話或者一個小歷史故事入手,通過對這句話的解釋或者這個歷史故事闡述來印證和呼應你提出的觀點。舉例子亦可,但例子要有深度和意義,不能平淡如水。《勸學》
(七)正反說明。如果這時候你發(fā)現時間還有好長,但自己貌似沒什么話可說了,那就來招拖延時間屢試不爽的良策:正反說明。就是同樣一個觀點你可以同時從正反兩個方向來印證,這樣無形中就增加了很多話語,且不顯得累贅,而且又可以完美地拖延時間。
(八)結合自身經驗。自身經驗無論什么時候都是最貼切最有說服力的,畢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嘛。只有自己經歷的才是最能引發(fā)深思和有共鳴的,所以在闡述觀點時不妨結合自身經驗或經歷,而且自己經歷的很容易娓娓道來,顯得真實而可信。
(九)總結升華。這時候應該就是總結升華階段了,前面已經對題目進行了解釋,提出自己的觀點并進行舉例等論證,得出自己的結論,將結論升華一下,當然適當地在結尾喊兩句口號有時候還能收到不錯的效果。
作者單位:銅仁職業(yè)技術學院 554300
覃偉(1980—),男,貴州德江人,銅仁職業(yè)技術學院人文學院文秘專業(yè)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