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春
試析公共管理的價值根源及批判
何世春
了解公共管理的本質,有利于理解其主要價值規范,在當代公共管理領域中,其規范價值取向在于其公共性、合法性及效率,明晰其價值根源及價值取向優先順序,是保障公共管理學科正確發展的基礎。現階段,人們對于公共管理理念的批判體現在對市場自發性問題的懷疑、對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劃分以及對社會公平的輕視這3個方面。
公共管理 價值根源 批判
公共管理,即為實現公共利益對公共事務進行管理,是現代四大管理學科之一,囊括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發展管理、教育經濟管理等多項管理內容。隨著和諧主義社會建設進程的持續推進,公共管理的重要性持續上升,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其理論研究和實踐體系日漸完善,成為了政府績效和公共服務品質提升的催化劑。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新公共管理理念提出開始,正確理解公共管理的價值根源,正視相應理論的批判內容,有利于幫助讀者解讀公共管理中存在的缺陷,明晰其思想領域的發展過程[1]。
(一)公共性
在現代化的公共管理中,公共性是第一位的規范性價值取向,因為公共性是衡量政府活動性質及基本價值的分析工具,與政府活動的長期規劃、行政人員的職業道德及公共政策管理的開放性等因素相關。借助于恩和高斯對于公共性的理解,尼古拉斯·亨利提出了制定性界定、規范性界定和組織性界定三個遞進性的理解,并且認為這3個界定成為了公共行政公共性的基礎性質,決定了現代化公共管理事宜公益為目標,提倡民眾參與公共管理的價值根源。
(二)合法性
出來要體現公共性的價值取向外,公共管理在實施過程中,還應該獲得社會的認可,與社會核心價值理念相吻合,同時保持與法律法規的一致性,即當代公共管理必須符合合法性這一要求。具體來說,公共管理的合法性體現在以下幾個價值理念上:(1)正當性。即政府的活動應該符合社會正義;(2)目標的可理解性。在公民理解范疇內,制定公共管理目標;(3)績效。在實現公共管理目標是,應該講究目標實現的效率;(4)司法實證主義。公共管理需要符合國家印發的相關法律法規,受到法律的約束。
(三)效率
就公共管理的技術性上來說,必須要重視管理的效率,并且要重視效率是否合乎道德,將之作為公共管理價值根源的重要部分。在公共管理上,效率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組織取向。是指在公共管理中,相關組織通過內部管理及資源優化實現的效率;(2)結果取向。也成為管理效率,是根據管理結果來評判管理的效率,較為注重管理結果。在判定管理效率時,可以綜合組織取向和結果取向兩個因素,體現出公告管理的效率內涵。
(一)對市場自發性問題的懷疑
對于公共管理的批判,主要體現在對市場自發性問題的懷疑上。市場的自發性是基于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但是這在某種程度上是與公共道德及公共秩序相悖的,會對社會公共利益的實現造成較大的破壞。在新公共管理理論中,學者提倡使用企業替代政府的思路,使得非市場因素對于經濟活動的限制消除,市場監督機制被市場機制中的價格機制所取代。在化信息技術發達的今天,市場機制本來就具有較大的漏洞,比如說信息不明,導致消費者遭到欺騙,因此新公共管理理論遭到批判是可以理解的。
(二)對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劃分
在公共管理中,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劃分一直是管理的重點,也是公共組織私營化的重要影響因素。公共產品由于其內在特征,無法用價格來衡量,這種非排他性使得產品的供給受到了限制,公共產品的提供只能通過個公共組織類提供。在二十一世紀,信息資產已成為企業經營決策的依據,因此公共部門掌握的信息其實也是一種公共資源,如果將之轉化為可用價格機制衡量的產品,又會對市場秩序造成破壞。因此,如何正確劃分信息資源等與公共資源相似的產品的屬性,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對社會公平的輕視
新公共管理理論中對于社會公平的輕視,是該理論受到批判的主要原因。在當代公共管理中,是以市場化的方式來衡量公共服務產品的價格,這其實會影響到低收入人群對于公共產品的消費能力,這與社會公平性的理念不符合。此外,新公共管理強調私營化和價格機制,這使得社會階層有被固化的風險,因為低收入人群無法享受到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也就失去了通過教育改變命運的機會。
公共管理主體是多元化的,其管理對象包括公共資源、公共項目以及社會問題,目的是實現社會資源及條件的共享,包括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無形社會資源。在20世紀80年代,學者針對西方公共管理領域存在的官僚主義問題提出了新公共管理理論[2]。對于新公共管理理論,外界對于這一理念褒貶不一,尤其是在歐洲管理學界,抨擊、否定之聲不絕于耳,基于對人文主義精神的不懈追求、對人權和公民權的重視和強調,體積對社群生活的回歸,批判者提出了與市場化主張截然相反的觀點,正確解讀這些批判的聲音,對于明確公共管理領域的實現動態具有積極意義。
[1]高小泉.新公共管理批判及其價值根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5(01):104~106.
[2]陳綱.從批判思維看公民參與——評理查德·博克斯的《公共管理中的批判理論》[J].公共行政評論,2013(02):157~164.
后勤工程學院)
何世春(1977-),男,漢族,四川渠縣人,碩士,政治理論教研室,講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