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奇帆:供給側改革重在靶向施策精準發力
2016年6月,時任重慶市市長黃奇帆應重慶市政協邀請,作了一場經濟形勢報告,主要通報了重慶市貫徹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法及成效。報告顯示,重慶市制定了供給側改革“1+4+X”工作方案,靶向施策、精準發力,既擴大有效供給,又去除無效供給,不斷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
【調優存量做優增量,增加有效供給】第一,推動支柱產業集群化發展。著力抓汽車、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化醫、材料、消費品、能源等支柱產業。通過抓上中下游產業鏈垂直整合、同類企業集聚共生、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融合三類集群,推動工業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第二,謀劃發展十大戰略性新興制造業。謀劃布局電子核心部件、物聯網、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新材料、高端交通裝備、新能源及智能汽車、化工新材料、頁巖氣、生物醫藥、環保等十大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形成有牽動性和支撐力的新支柱產業。第三,大力發展新興服務業。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保稅貿易創新、大數據云計算、國際金融結算等五大服務貿易。
【靶向施策精準發力,主動去除無效供給】首先,搞好房地產投資總量的供給調控。必須從投資的源頭上控制好總量。一個發展中的新興城市,應把房地產投資控制在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25%以內。其次,搞好城市各類房產建設總量的供給調控。要從城市規劃控制的頂層設計入手,一個城市應按人均住房面積40平方米左右來規劃城市住宅總量。第三,搞好土地價格的供給的調控。政府絕不能依賴“土地財政”,而應對土地價格進行科學調控,將樓面地價控制在當期房價的1/3左右。第四,搞好金融按揭貸款的政策的調控。要實行差別化住房按揭貸款政策,首套房首付按揭二八開,二套房對半開,三套及其以上實行全首付。第五,搞好房地產企業數量準入門檻的調控。
【分類推進精準施策,去除僵尸企業空殼公司】主要采取“四個一批”的措施,即企業內部處置一批、資產管理公司處置一批、社會資本兼并重組一批、破產關閉一批,努力實現市場化出清。企業內部處置一批,主要是規范國有企業層級、瘦身健體。資產管理公司處置一批,就是通過市場化平臺來批量處置僵尸企業。破產關閉一批,主要是針對那些不符合國家環保、能耗、安全、質量技術標準和扭虧無望的企業,依法實施破產關閉。對那些非法成立、擾亂市場的公司,堅決徹底打掉。對連續多年未年檢年報、長期沒有生產經營的企業和市場主體,要重點調查核實,該注銷的注銷,不能讓它們“借尸還魂”,趁機又干擾亂市場的勾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