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墾券&集地券,宅基地有償退出又有新模式
在中央不斷出臺宅基地掛鉤有償退出政策的同時,全國多個地區也加速探索,如天津的“宅基地換房”、廣東的“宅基地入市”、江蘇的“宅基地換社保”、重慶的“地票”模式等,現在又有了河南“宅基地復墾券”和浙江義烏“集地券”——
“宅基地復墾券”讓易地搬遷群眾獲益。2016年12月20日,河南省首批投放的6000多畝宅基地復墾券全部以30萬元/畝的封頂價順利拍出,拍賣所得全部返還相關貧困縣,部分增值收益核算后還將直接打入群眾“一卡通”賬戶。所謂宅基地復墾券,是指在符合條件的易地搬遷貧困縣,農村宅基地及其他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在拆舊復墾為耕地且扣除自身安置用地后節余的農村建設用地指標,即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
義烏“集地券”有“四大創新”。2016年12月16日,義烏市發放首批“集地券”證書,農戶將舊房拆除并復墾成耕地等農用地形成的建設用地指標。作為全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地區,義烏制定了《“集地券”掛牌交易細則(試行)》《集地券轉讓委托代理協議》《集地券交易合同》等相關文件,主要有“四大創新”:一是實行“臺賬式”登記,可以存儲預支和上市交易。二是“集地券”拓展了金融功能,允許銀行質押。三是允許較大比例由鎮街自行安排用于農民建房需要。四是保證農民宅基地權益不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