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D中國領導決策案例研究中心
快看
——江蘇縣委書記“打擂臺”
■IUD中國領導決策案例研究中心
郡縣治,天下安。2016年12月29日,江蘇舉行第三期縣委書記工作講壇,8位縣委書記以“聚焦富民”為主題先后發言、接受“檢閱”。這是繼2016年8月7日和10月8日后,江蘇縣委書記工作講壇第三次“設擂比武”。至此,已有24位來自蘇南、蘇中、蘇北的縣(市、區)“一把手”登上“擂臺”。開設“縣委書記工作講壇”是2016年6月李強主政江蘇后的一項機制創新,旨在將中央及省里重要部署更好地落實到基層。
第一講主題:縣(市、區)委書記要當好“一線總指揮”
2016年8月7日
鹽城市阜寧縣委書記 顧云嶺
推動綠色發展慢不得,阜寧堅持加快發展保護環境并重,堅決落實好新發展理念,抓緊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對群眾急需急盼的民生實事慢不得,必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推進危舊房改造,力爭3年內解決好這個問題。
常州市武進區委書記 史志軍
全力打造全省領先、全國一流的創新創業活力區、智能制造實力區、生態宜居魅力區。
南通市通州區委書記 宋樂偉
資本對市場的反應是最靈敏的,對要素的整合也是最有效的,產融互動是縣域轉型發展的重要路徑之一。
徐州市邳州市委書記 陳 靜
今天的蘇北絕不是只能做個“跟隨者”,我們將著力打造沿東隴海線經濟帶的增長極,爭做蘇北全面小康建設的排頭兵。
鎮江市句容市委書記 許 文
句容的特色發展,將始終堅持和深化三條理念——守好生態底線,加快集聚創新要素,激發后發趕超新動能;依托生態優勢,加快推進融合發展,開創強村富民新局面;挖掘生態潛力,加快發展全域旅游,構筑綠色發展新優勢。
連云港市東海縣委書記 朱國兵
“向東”鞏固日韓港臺新合作成果,“向西”深化與德國、捷克、荷蘭等國家的合作,堅持“走出去、請進來”。
江蘇“縣委書記講壇”運行機制
讓縣 ( 市、區 ) 委書記走上講臺,面對全省領導干部談談本地區工作,分享改革發展新招實招,同時分析面臨的困難與問題,省、市、縣幾級共同謀劃解決辦法。
●主角是江蘇97個縣(市、區)的書記,根據當期主題確定“打擂臺”的名單
●每期8位縣委書記
●原則上每一季度一期
●講壇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舉行,省里設主會場,各地設分會場,省、市、縣各級干部都能收聽收看
第二講主題:大力弘揚求真務實作風
2016年10月8日
蘇州市昆山市委書記 姚林榮
爭當“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排頭兵,鞏固全國縣域經濟領頭羊地位。將深入推進昆山試驗區建設、加快傳統制造業升級。
鹽城市鹽都區委書記 羊維達
把鹽都區市場干不了、群眾做不到、需要政府兜底的“絕對短板”和滯后于經濟發展、需要補課的“相對短板”時時放在心里、緊緊抓在手上,傾心竭力為群眾干實事、辦好事。
連云港市灌南縣委書記 李振峰
要盯牢重點,突破見效,善于抓第一要務中的“要事”,特別是要讓居民收入、企業利潤、財政收入“三個口袋”更加充實,解決好老百姓看病、上學、養老“三個焦點問題”,提供好生態環境、公共安全這“兩大公共產品”。
省委書記李強在三次縣委書記工作講壇上的講話
第一次
縣級工作和縣級班子建設至關重要,縣一級對上要“通天線”,貫徹中央的大政方針、省市的工作部署;對下要“接地氣”,領導鄉鎮社區,促進發展、服務民生、維護穩定。
第二次
今后五年,新班子要帶領干部群眾完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使命,就必須把各方面工作特別是補短板工作做得更加扎實,在提高整體發展水平的同時,創造特色、打造亮點、形成標志。
第三次
聚焦富民關鍵在行動力,要把創造財富作為最大源泉,把創業富民作為最大潛力,把公共服務作為最大普惠,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民生工程,把深化改革作為最大紅利,以務實行動、創新舉措做好聚焦富民文章,交出讓老百姓滿意的答卷。
——讓各縣在這個講壇上,展現工作特色、發展特色,同時引導大家培育特色、培育亮點,形成江蘇發展的“百花園”。
——講壇也是擂臺,看起來是書記一人在講,實則是整個班子和全縣的工作在接受“檢閱”。通過講壇這種形式,在一個較大的范圍里比一比、賽一賽,給縣(市、區)的同志鼓鼓勁、加加壓。
第三講主題:聚焦富民
2016年12月29日
連云港市灌云縣委書記 左 軍
貧窮的根子就在思想,扶貧必先扶志。因此,灌云采用提振精氣神、集中軍訓和選好配強村干部等三項舉措,先富腦袋,富口袋。“我們深切感受到,提振精神、激情奮斗是富民的首要之舉”。
鹽城市東臺市委書記 陳衛紅
城鎮居民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是該市小康建設一大短板。陳衛紅表示,推進產業轉型,創造更多高質量崗位,被樹為富民的關鍵戰略。
蘇州市張家港市委書記 朱立凡
面對老齡化趨勢,張家港在全省率先推出“虛擬養老院”,老人只要通過信息在線平臺即享受上門服務。為了幫助更多新市民圓夢港城,張家港又率先實施新市民積分管理,“上學、看病、入戶”實現同城共享。
南京市溧水區委書 記謝元
“空屋計劃”,是指通過群眾自愿的方式,用城鎮住房置換農村空置房屋,農村空置房屋明確產權后,吸引社會資本建設高端民宿、度假酒店和創意旅游產品,從而打通了農民進入城鎮和城市人才、產業、資本下鄉“兩個通道”。
淮安市盱眙縣委書記 梁三元
堅持生態富民。生態是我們富民的最大優勢。將進一步彰顯生態特色,努力把盱眙建成全省綠色發展示范區。堅持產業富民。積極推動經濟開發區提檔升級,爭創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抓好寧淮產業園和港口產業園兩個平臺建設。同時,突出抓好龍蝦、凹土兩大富民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