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宋宣和遺事》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宋興麗
論古人天人感應在宋元話本中的程式化現象
——以《大宋宣和遺事》為例
宋興麗
天人感應自古有之,至董仲舒成一體系,他是“天人感應說”的集大成者。本文從民間天人感應觀、天人感應在《大宋宣和遺事》中的程式化現象以及程式化原因三部分論述了天人感應觀和程式化現象。
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觀是精英階層對天人感應的理解。隨著朝代的更迭,時間的流逝,天人感應從上層的奏疏詩賦中發展到民間的講唱作品中。而講唱是民間文學,因此,對天人感應觀的理解也應該從民間敘事,市民階層的角度來闡述。
一般來說,平民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事情便通過文學作品傳達他們的愿望?!洞笏涡瓦z事》中的天人感應觀便是如此。古代社會朝代更迭,動蕩不安,貪官污吏橫行,人們長期處于戰爭當中,生活受壓迫和剝削,人們渴望安定,渴望幸福的生活。但是在歷史條件和現實條件下,這一切很難實現,于是人們便把這種希望寄托在明君賢臣身上,這樣話本中的“天人感應”現象就會在民眾中引起共鳴,平民都易于理解和接受。
程式化是說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形成的固有模式,可以理解為“模式化”、“機械化”、“雷同化”、“相似化”。在中國古代的敘事作品尤其是民間敘事作品中,經常會有程式化的現象,民間創作者往往用程式化的情節穿插入小說話本中,《大宋宣和遺事》中的“天人感應”存在著一些程式化情節。
1.神授天書事件。在《大宋宣和遺事》中,宋江獲九天玄女娘娘天書,成三十六天罡首領。神授天書事件在此之前已有類似的情節,《北宋志傳》34回,楊宗保夜入圣母廟獲擎天圣母所贈天書?!墩f唐演義后傳》24回,薛仁貴入地穴遇九天玄女獲無字天書(素書)?!段寤⑵侥涎萘x》第四回,段紅玉得云中子化道人所授天書等,民間創作者運用程式化方式敘寫民間故事,并寄托了下層民眾強烈的神靈崇拜思想。
2.皇帝出生異象事件。《大宋宣和遺事》中皇帝出生伴隨奇異現象的情節,如皇帝趙匡胤出生時,伴有紅光滿室,紫氣盈軒的奇異色彩,這亦是一種程式化現象。歷代皇帝出生均伴有奇異的色彩。魏文帝曹丕出生時,有青色的云氣在產房上空凝結。史載宋文帝劉義隆出生時“有黑龍見西方,五色云隨之”,隋文帝楊堅出生時房中紫氣縈繞等等,此類事件舉不勝舉。
民間創作者如此渲染的目的,就是告訴天下人,他們是天賜予的,必然不同凡響。民眾也從這些事跡中感受著天的神威,并把一些美好的期望寄托到這些不凡的君主身上,希望這些天賜人物可以為他們創建安定的生活環境。
3.災異譴告事件。《大宋宣和遺事》開篇即闡述了“天人感應”災異譴告現象?;实坌男g正,天降祥瑞,光風霽月,天下太平;心術不正,天降災異,陰雨晦冥,天下流離。
《大宋宣和遺事》中有很多災異譴告的例子。此處僅舉幾例說明現象。
徽宗在位與臣蔡京、童貫等,取樂追歡,朝綱不理,對于人民勞苦,災荒饑饉全無憂問,對于奸臣的胡作非為,皇帝并無指責,致使崇寧四年二月雨大雹,冬彗星出西方,崇寧五年,有蛟在鹽池作祟,視為妖魅,大觀二年,夏五月,日食,等等,這一切都是天人感應的現象,意圖勸諫君王罷免佞臣,任用賢臣,體恤民情,匡扶社稷。
另有一例,徽宗寵信靈素,降圣旨疏放胡僧,僧人的行童一氣之下拿著小紅葫蘆,傾下葫蘆中物到汴河,頓時狂風大作,汴河水漫上岸來,靈素治水不退,可見天子好道寵靈素,招致此禍。
這種災異譴告的天人感應現象亦是一種程式化現象,《大宋宣和遺事》的開篇就指出了前代君王治國導致的天人感應現象。開篇堯舜禹三帝,任賢勿貳,去邪勿疑,專事天下,朝綱自治。而商湯、夏桀、紂、楚靈王、陳后主、隋煬帝、唐明皇等,他們均心術不正,招致禍國殃民的結局。
1.話本創作者能力有限。話本的創作者大多為民間藝人,他們文化水平不高能力有限,前代一些可以借鑒的故事被他們運用轉化,因此便形成了類似的情節。
2.講史藝人現場創編的一種手段。宋代的話本小說是民間藝人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講唱,這個過程中不免會有一些現場的即興創作,基于現場創編時間有限,迸入頭腦中的情節也大都是他們所熟知的情節,這樣反復,就不免造成了程式化的現象。
3.受眾的共鳴。程式化事件是民眾所熟悉的,增強了故事的熟悉度。說書藝人常常用一些程式化的事件、情節來牽動民眾,程式化的創作不會使聽眾因為陌生、難理解而放棄聽講,這似乎也是講唱藝人和娛樂場所的商業所需。
4.結構話本時簡潔有效。這些情節之所以被程式化,就是因為它們被反復使用或者稍加變通,民眾熟悉這些情節,創作者在結構話本時,就可以省去很多繁瑣的交代和補充,因此,這對于宋代話本的創作者來說是一種簡潔有效的方法。
“天人感應”是天、地、人、事、物的統一,它有著自身特殊的意義,或具有神秘色彩,或具有災異譴告功能。“天人感應”為《大宋宣和遺事》這部講史話本增添了色彩,使它更加充實,真實中又蘊含了些許神秘不可捉摸的韻味。而程式化的表現手法,一方面從創作者和受眾來講有一定的益處,另一方面從宋代話本的發展創新層面來講又有一定的缺陷,總之它是適應宋代講唱文學形態的存在。
作者單位:遼寧大學文學院110036
宋興麗(1993.5-),女,漢族,山西介休人,遼寧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