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評論員
是黨員就要知行合一
◎文/本刊評論員
學做結合、知行合一,是中國文化的優秀精神品質,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寶貴政治品格。
“延安五老”之一謝覺哉本是晚清秀才,受到黨的進步思想影響后,積極投身革命。入黨后,謝覺哉曾在家書中這樣寫道:“革命前途未可知,我已以身許黨。”新中國成立后,謝覺哉擔任要職,但他自己從不搞特殊化,還教育子女艱苦奮斗,自覺清除舊社會遺留的“官念”,以“人民公仆”觀念立身處世。從晚清秀才到共產黨員,堅守“以身許黨”的諾言,謝覺哉始終踐行著知行合一。
“不死將軍”羅瑞卿早在白色恐怖嚴重時期,因憤懣一病不起,險些丟掉性命。大難不死的他,身體剛好一些,就從武漢前往上海尋找黨組織。羅瑞卿的軍校同學見他大病初愈、衣食無著,便勸他投靠國民黨。羅瑞卿嚴詞拒絕:“我寧可凍死餓死,也不參加這個組織,絕不背離共產黨。”無論是革命年代身經百戰、戎馬倥傯,還是建設時期勇當祖國安全和人民利益的忠誠衛士,哪怕身處險境,羅瑞卿始終堅守“絕不背離”的信念,踐行著知行合一。
回顧黨的歷史,無數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心中有理想,腳下有道路,用知行合一詮釋著共產黨員的內涵,為我們黨在新時期繼續開展黨內教育,為每個黨員在今天進行自我教育,為全黨保持良好的學風黨風,樹立了光輝的典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推進思想建黨、組織建黨、制度治黨的有力抓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性工程,因此要堅持不懈抓下去。前不久,黨中央作出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重大部署,意義深遠。我們看到,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廣大黨員以學習教育為契機,做了“體檢”,練了體魄,強了體質,新了體貌,收效頗豐。同時也要看到,仍有部分黨員認識不到位,或以為“開展一年,已經夠了”,或認為“思想政治建設達到預期目的,不用接著進行了”……凡此種種,皆視學習教育為多余負擔。對這種認識偏差,不僅要及時提醒,更要果斷“剪枝除草”。
縱覽黨的歷史,適時開展黨內教育活動,總能適應形勢和任務的新變化,在關鍵時刻解決黨內突出問題,與時俱進加強黨的建設。盡管每次黨內教育各有側重,但只要探析其中的大邏輯就會發現,歷次黨內教育活動具有科學嚴謹的連貫性和統一性,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是不變的節奏,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是不斷的主線。從這個意義上說,黨內教育只有進行時,永遠在路上。
鄧小平同志曾說:“在不斷出現的新問題面前,我們黨總是要學……”一個“總是”,講的就是要形成常態。要形成常態,制度化就是不二法門。“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抓不懈,就要堅持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使之成為規范每個黨員言行的硬約束,關鍵是要做到真懂真信、真學真用。黨章黨規是黨內經典,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是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的科學體系,淺嘗輒止必不懂其中深意,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窺其堂奧,常學常新才會真懂真信。“一陣風”并非真學真用,常態化才是真學真用。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抓不懈,就要學做互進、知行合一。不做就是不信,真信一定真用。常抓不懈并非難事,也絕不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之上再添負擔。讓學習成為習慣,把所學落在行動上,一切都自然而然。制度化的結果必然是內化,外在制度終將融為內在律令。經常自省修身、打掃思想灰塵、進行“黨性體檢”,修掉的是雜葉,掃去的是蒙塵,檢出的是癥候,結果必將是“無病一身輕”。
本欄編輯/李勝基 郵箱/gcdyls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