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東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 李瑞芬 于虎娜 劉海燕
淺談檔案與文化承繼
文/山東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 李瑞芬 于虎娜 劉海燕
檔案是人類活動的物質記載,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而不斷更新;文化是具有多種解釋的一個詞語,賦予我們無限的想象空間,但無論文化如何定義,都不可否認檔案是文化產物的這一事實。檔案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產生,又通過自己獨特的方式承繼著文化的發展,因此從人類文化發展歷史來看,“沒有人類文化,就不會有檔案,同樣,沒有檔案的存在,人類文化也就會斷裂或者一片空白?!?/p>
檔案;文化;承繼
(一)檔案是文化的階梯。檔案是伴隨著人類文化而產生的,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有著卓越古今的民族文化。檔案在承繼中華民族文化的一統和完整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文化發展與延續的重要因素。正如張輯哲教授在其《維系之道——檔案與檔案管理》著作中所說:“正是由于有了檔案與檔案管理,人類才能夠不斷地在繼承中存在、發展,在存在、發展中延續,不斷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個連續的時空整體。檔案與檔案管理是人類社會時空統一和連續性的維系之道……”檔案和檔案管理既存在和發生在文化的全過程中,同時也發揮著向上的作用。中華民族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歷史悠久、綿連不斷,也正因為尊重檔案、重視檔案的文化傳統與其如影隨形。
(二)檔案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歷史長河,波濤洶涌,檔案記載了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歷史文化財富,是悠悠漫長歲月的歷史寫照,這也是檔案的傳承價值所在。文化是隨著歷史不斷發展的,是民族血脈、靈魂的承載,我們在對前人的文化傳承與學習中延續了傳統文化,文化也在后人的后天學習中得以承繼和發揚,檔案在其中起了傳承的鏈條作用。檔案是豐厚文化歷史的凝聚,而后人利用檔案研究創造出新的文化成果,成了整個歷史文化的精粹,更融入了當今的文化之中,已有歷史文化產品在傳承中發揚光大,使人類文化在歷史的承繼中生發出獨特魅力。
檔案在中國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從甲骨檔案到現代聲像,從竹簡記載到電子檔案,歷數了中國的燦爛文明與悠久歷史文化。檔案是各族文化的記載和承載,是民族、國家發展中的必然產物,在文化的承繼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價值。
(一)檔案是文化承繼的載體。檔案作為一個民族文化的記錄,是民族的記憶和寫照,沒有了檔案就無法證明歷史曾經的存在,無法承繼文化的血脈相傳,所謂口說無憑,一個沒有檔案的國家民族如何證明曾經輝煌的存在,假如沒有檔案的記載,文明和歷史便會被湮沒和中斷。由此可見,檔案成了文化的組成,在承繼文化的完整和連續性上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二)檔案是文化承繼的介質。有一種現象引起了我們的高度注意,那就是墨西哥的瑪雅文化,沒有承繼、沒有傳播就是文化的死亡,中華民族正是利用檔案,承繼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從古代史官專門收藏檔案到現代傳媒等現代手段的傳播,文化克服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發揚光大、代代相傳,同時,還保留了文化的原生態。此外,檔案為介質的文化承繼,還可以起到正能量的引導與教育作用,比如,檔案匯總記載了中華民族的榮辱和興衰史,通過史料的查詢,可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弘揚民族文化精神,由此,得到正能量的洗禮和靈魂的皈依,使得傳統優秀文化承繼和發揚。
(三)檔案是文化承繼中的審判官。檔案是歷史發展的憑證,記載了歷史興衰與文化的真實,失去了檔案的憑證,歷史和文化將成為不置可否的東西,失去了應有的價值與意義。相反,如果有了檔案的證實與記載,一切偽造的歷史將不攻自滅,在檔案面前,歷史和文化是最赤裸裸的面貌和本真,評判歷史、公正歷史、證實歷史,都在檔案的原始記載面前變得尤為重要,文化也從而增加了含金量和意義。
(四)檔案反映了文化的薪火相傳。檔案記載了國家和民族的悠久歷史概貌,打著深刻的歷史烙印,“它提供了人民努力戰勝政治、經濟和社會挑戰的憑證,反映了社會的文明程度,反映了每位公民的生活,而這種社會文明和公民生活的性質和本質就是文化。”檔案見證了歷史文化的變遷,記載了文化發展的足跡,向人們展示著文化承繼的點點滴滴。
(一)檔案作為歷史的第一手資料,鏈接著歷史與現實,記載著中華民族優秀燦爛的文化。作為素材能夠起到強大的教育作用,“檔案載體的文化價值主要表現為民族文化價值、文化教育價值及鑒賞價值”,從檔案中能挖掘出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利用檔案能夠為政治文明建設出謀劃策,我們現在的檔案機構舉辦檔案展覽等行動,都體現了檔案的教育意義。
(二)檔案是民族文化積累的結晶,從檔案研究可以再現民族歷史文化發展的輝煌。人們對歷史的認識,主要途徑是通過史書檔案等文獻的記載,或者是由此改編創作的小說等文學作品,史學研究與檔案文獻的關系“如旨酒之不離乎糟粕,嘉禾之不離乎糞土”,正如清史學家戴逸所說:“是檔案熔鑄了史學著作的輝煌寶鼎;史學的大廈,正是建筑在檔案的基礎之上的?!?/p>
(三)檔案機構是文化事業機構,在實現文化傳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華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檔案在我國也有3000多年的歷史,古代檔案經歷了載體的物質形態變化,經歷了歷史動蕩造成的種種厄運,但檔案作為文化承繼的載體歷朝歷代都極為重視,正是由于古代檔案對珍貴歷史文化的保存,才使得優秀文化成果被傳播和延續,中華民族的燦爛寶貴文化遺產得以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