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新
淺析農村居民住房規劃建設的制約及措施
黃大新
本文從就農村居民的住房現狀出發,對農村局面的住房規劃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究分析,基于科學引導農村經濟發展建設的原則,提出了幾點完善農村居民住房規劃的措施。
農村住房 規劃建設 問題 措施
(一)農村居民住房數量已經達到了一個飽和的狀態
當前,我國多數農村地區的房屋數量很多,基本已經達到了一個飽和的狀態,但是房屋的建造規劃并不合理,存在了很嚴重的浪費現象。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到21世紀初期,農村的房屋建造進入到了第三次高潮時期,農村的房屋數量急劇上升,房屋的建造結構從傳統的磚木瓦房逐漸改造成樓房,但是農村住房數量增長的較快,住房土地的規劃并不是十分地合理,存在了很嚴重的住房浪費的現象,與城市的住房建設現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據數據調查,我國農村居民住房的人平均居住面積在135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積達到了32.5平方米,總體的空房率達到了43%,打工住房的空置率達到了45%,可見農村的住房面積存在了很嚴重的浪費現象,而城市的居民建筑住房嚴重短缺,住房資源緊張,導致農村的居住房問題亟待解決。
(二)農村住房質量普遍不高,低水平基礎上存在較大的差異
農村居住房在設計的時候普遍存在一個不完善的問題就是住房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并不完善,與城市住房建設規劃相比較,農村的據住房缺少科學、有序以及嚴格的建設設計以及管理程序。多數的農村居住房在建設的時候多數情況下是就地取材,自行設計和完成建造,由此最終形成的居住房建設質量整體并不高,由此也影響了農村住房在未來的進步空間受到影響。
除此之外,農村不同居住房之間存在較多的差異,包括建造質量方面、地域分布方面、收入水平以及建造年期之間,這些差異使得農村之間的居住房管理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以及金錢。
(三)農村居民住房存在嚴重的土地浪費現象
農村的居住房是以戶為單位,以院落的形式分散在村莊內,多數農村的居住房在修建之后兼具了生產和生活的功能,在農村居住房方面存在很嚴重的土地占用現象,加上房屋修建的質量整體不高,使用的壽命較短,經常會對農村的房屋進行修復。再加上多數的農村內房屋的建造規劃不合理,很多房屋的建設沒有秩序、建造的非常零亂,使得優質土地被浪費,整個農村地區也呈現出了凌亂的現象,對農村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一)優化引導農村居民住房消費和建設偏好
當前我國農民的消費觀念十分落后,對于住房建設的消費偏好停留在以往的階段,為了改變農村居民的住房觀念,首先要糾正農村居民的住房消費觀念,采取科學的方法教育農民認識到住房結構以及消費觀念,給予農民一定的時間糾正自己的住房消費觀念。其次,隨著農民的收入結構更加科學、合理,政府應當著手改善農民的生活質量水平,積極引導農民的科學消費以及投資,完善農民的投資結構,讓農民的增收愿望得到滿足,同時引導農民避免出現分流住房的過度消費現象出現。最后,根據城鄉統籌規劃的發展觀念,完善住房的消費環境以及住房市場經濟制度和住房保障制度,使得農村的住房消費結構逐漸趕上城市的發展水平,解決農奴才能住房消費兩極分化的問題。
(二)對農村的住房建設進行統一、有效的規劃
當前我國農村住房規劃混亂,占用浪費了大量的土地資源,使得農村的住房市場一直得不到科學高效的管理,呈現出了無序布局,重量輕質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農村的生態環境逐漸惡劣,村莊內滯留化現象嚴重,滯后了農村的經濟發展。
為了改善這一問題,首先應當結合農村的自然環境、經濟狀況、生活習慣以及社會文化對當地的住房市場進行管理、規劃,借助農民教育的機會幫助農民樹立正確的住房消費觀念,重視自家住房的科學規劃,同時,農村房屋的規劃離不開政府的引導以及支持,政府要借助政策引導的方式重點解決當前農村住房的問題,進行科學統一的規劃,改善農民居住的內部環境以及外部環境,真正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讓農村土地得到最大限度地開放以及應用。
(三)統籌城縣規劃,建立住房規劃統一制度促進住房規劃的科學性
農村住房浪費的現象以及土地資源無端浪費的現象需要統一的制度進行規劃完善,除了引導農民樹立正確的住房消費觀念,還要靠制度完善農村的住房制度以及住房環境。首先,統一的就住房制度要求所有的農村住宅基在城鄉之間都形成一定的流動性,農民可以利用自家的宅地在付出一定的代價之后進行擴建,確保城鄉住宅的合理流動,便于政府有效管理土地資源。其次,解決農村居民的戶籍制度,讓城鄉之間的人口流動問題輔助解決農村住房問題,尤其是要對農村住房市場內的供求關系進行特別的分析,找到更科學的市場發展以及管理方法,有針對性地推動農村居民住房規劃朝著更光明的方向發展。
在新農村建設的大環境下,對農村長久以來滯留的問題進行集中地解決,尤其是農村內部的住房規劃問題造成了農村內大量土地資源的浪費,對農村內的房子進行有序管理以及規劃,使得房屋內的村莊規劃和人民居住環境更加健康、有序,使得農村的住房結構有全新的布局面貌,呈現出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新格局,讓廣大新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也讓新農村的經濟發展格局得到住房市場的支持,朝著更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1]馬井靜,李靜.安徽農村居民住房消費實證分析[J].北方經濟,2009(11):13~14.
[2]潘自祥.我國農村居民住房面臨的問題以及解決途徑[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30~32.
(作者單位:平果縣海城鄉國土規建環保安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