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園煒
媒體時代新聞宣傳的挑戰和機遇
賀園煒
在融媒體快速發展的今天,為了促進我國新聞輿論事業的健康發展,傳統媒體的新聞工作者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技能,強化新聞信息的捕捉能力,此外還要提高對新聞信息的策劃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應對新媒體時代下的挑戰和機遇。
融媒體 新聞宣傳 挑戰 機遇
(一)更具吸引和可看性
現在是一個眼球時代,大家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什么吸引眼球,就發布什么,傳統的媒體稿件,注重的是文字,隨著科技的發展,出現了數碼相機、手機視頻,人們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收集現場主持并現場直播,一時間,各種媒體開展了混戰,傳統媒體、新媒體以及自媒體紛紛利用自身的優勢,去搶占新聞頭條,現在的新聞,追求的都是快捷,迅速,同時還要求具有可看性。媒體工作者寫出的東西必須有吸引力,這樣才會有人關注,有人留言。當然,也不能只寫一些基礎性的東西,寫出的新聞東拉西扯,沒有重點,這樣會讓人不知所云,逐漸讓人失去閱讀的興趣。此外,還必須保證寫的新聞具有真實性,如果這一點都不能保證的話,不僅會失去新聞的價值,也會逐漸失去人們的支持。
(二)更凸速度和時效性
不管是傳統媒體也好,還是新興媒體也好,對于新聞來說,必須重視其“新”,所謂新,就是說新聞要具有時效性,進入新媒體時代后,人們的閱讀方式已經逐漸轉向快速閱讀的方式,而且由于新媒體的出現,新聞的定義已經不在是“新近發生的事實”,而是“正在發生的事實”,這就是新聞時效性的影響。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傳統媒體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所以必須加強新聞的時效性,才能保證自身的發展,因此現在很多傳統媒體,往往是利用現場直播的方式進行新聞消息的傳遞,使得受眾能夠切身體會到新聞鮮活的生命力。
(三)更具傳播和廣泛性
最開始,我們利用報紙、電視、電臺等媒體介質進行新聞的傳播,隨著最近幾年微信,QQ空間,微博等傳播渠道的興起,使得新聞傳播更加具有廣泛性,而且傳播也更加方便。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各大媒體都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官方網站,官方微博以及微信公眾平臺,而且這些最新的媒體介質在新聞傳播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四)更崇自由和靈活性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新聞的概念正在逐漸模糊,因為新媒介的誕生,使得新聞的傳播速度更快,總的來說,就是現在的新聞和傳統新聞已經大不一樣,相較于傳統新聞,新時代的新聞寫作更加靈活,其只要將事件交代清楚就可以,沒有那么多的條條框框。
(五)更突自我和個人性
在現在這個融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利用自身的自媒體進行宣傳,所以在現在的一些新聞寫作中,人們為了突出自身特點,經常加一些自己習慣的語氣和語言,還會利用到很多網絡流行語,諸如“小鮮肉”“學霸”“學渣”等,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主流媒體也正在逐漸使用這種比較親民的寫作方式來發布消息,比如在新聞聯播中,一則消息中就運用了“當官不能任性”這樣語句,不僅詼諧,而且容易讓人接受,當然,也不能亂用這些詞匯,要注意“度”。
(一)融媒體的資源通融
融媒體時代,可以將傳統媒體與新興的媒體的各項資源進行整合,從而達到媒體共同服務的目標。比如,可以將網站和廣播合并,成立一個融媒體的采編中心,而且依然將原有的員工作為采編中心的人員,這樣不僅保證了兩方面新聞稿件的來源,還降低的人力費用,而且網站新聞的原創性和權威性也得到了保證。
(二)融媒體的內容兼容
將廣播電視節目內容和相關網站直接貫通,把傳播過程中在時間、空間、作者、受眾群等方面均受到限制的傳統媒體與相對自由的網絡媒體進行融合,使那些原本一播而過的廣播電視節目能在網上保留數個年月,甚至永久保留。觀眾則可以隨時隨地在指定網站上對節目進行搜索查找,此外網絡媒體新聞資訊具有“海量”的優勢,可以將一些由于時間或者空間上有限制的廣播或者電視節目通過網絡播出。當熱線和網站、微信互聯互通后,觀眾既可通過電視、網站及微信同時在線直播互動,也可以通過網絡互動,隨時上網追蹤相關部門的整改情況,使節目無論在形式上還是效果上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三)融媒體的宣傳互融
打造“融媒體”,就是將新興媒體和傳統媒體進行整合,通過權衡新老媒體的優劣,從而揚長避短,達到最佳宣傳效果,建立一種相輔相成、融會貫通、協同共進的新型媒體關系。為了提高新媒體的知名度,傳統的廣播電視頻道頻率對相關網站進行了密集型宣傳,網絡也應不惜版面地大力宣傳廣播電視的欄目等,從而使廣播、電視與新媒體三種宣傳渠道齊頭并進,如,長江云客戶端等新媒體品牌知名度越來越高。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尤其是互聯網的高度普及,媒體的發展已經步入了全新的時代。在這個新時代,報紙、廣播以及電視既存在相同點,又具備互補性的不同媒體在內容、人力和宣傳方式等方面全面整合,創建了“利益共融、宣傳互融、內容兼容和資源通融”的新型媒體,也就是融媒體。在融媒體的時代背景下,新聞宣傳的形式發生了巨大變化,新聞工作者就要正確認識這一變化,積極應對這一挑戰。
[1]趙喜杏.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宣傳策略探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6(01):91.
[2]金蘭英.全媒體時代醫院新聞宣傳能力建設與應對策略[J].中國社區醫師,2016(20):193~194.
(作者單位:中國葛洲壩第一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