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霞
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互動路徑探析
王 霞
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內在的、深層的緊密聯系。探索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互動路徑,既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現實需求,又是推進新形勢下高校反腐倡廉工作與黨風廉政建設的有效途徑。
高校廉政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互動路徑
高校作為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擔負著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文化素質的重任。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明確要求,“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社會,把思想教育、紀律教育與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結合起來”。因此,探索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路徑,既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重要任務,也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迫切要求。
廉政文化一般是指關于廉潔從政和廉政建設的認知、信仰、思想、知識、規范和與之相適應的行為方式、思維方式和社會評價等的總和。社會主義廉政文化建設,是中國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主要內容是培育廉潔價值理念,最終目的是增強黨的執政能力,營造廉潔奉公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
高校廉政文化是廉政文化和高校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既體現廉潔從政的思想內涵,又體現了高校文化的外在特色與內在要求。高校廉政文化層次理論結構有四個組成要素:一是高校廉政精神文化,包含對廉政的認知程度、價值理念、文化品位、思想素質等,是最核心的部分,決定著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發展方向;二是高校廉政物質文化,包括廉潔自律的教育場所、硬件設施、文化景觀、校園環境等,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物質載體;三是高校廉政制度文化,包括廉潔自律的規章制度、道德和行為規范準則等等,是高校廉政文化得以實現的保證;四是高校廉政行為文化,包括在廉政文化建設之中的有價值的經驗及創造性的實踐活動等,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具體表現形態和重要載體。
一是重現象,輕本質。從對其內涵和本質的把握上看,部分高校仍然存在認識的誤區,把高校廉政文化作為一個單獨現象來看,突出其政治屬性,忽略其高校自身的文化屬性,在進行建設時,沒有協同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大學精神培育、校風學風教風塑造、師德師風建設等等綜合規劃,也就未能形成共同教育的合力。
二是重干部,輕師生。從對其建設對象的把握上來看,首先,廉政文化建設的教育對象雖是以領導干部為重點,但高校與國家黨政機關不同,主要是教學科研機構,當前高校回歸學校屬性、去機關化已成為大趨勢。高校廉政文化建設也應順應改革體現高校不同的領導體制和領導班子建設實際;其次,高校中最主要的群體是大學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更應及早加強廉潔自律的教育,使廉潔成為一種素養、使命及責任的文化自覺。
三是重布置,輕實效。從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實施及效果上來看,部分高校還不同程度存在著重安排布置氛圍營造,輕實際教育效果的現象,將廉政文化建設等同于傳達學習會議文件精神、張貼橫幅標語、舉辦專題講座等等,教育的內容比較空洞,形式方法比較單調,影響不夠深入,制約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感染力和說服力。
四是重實踐,輕提煉。從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發展來看,問題一方面表現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理論研究大多滯后于實踐,且理論研究的水平和成果都有待進一步加強。同時相關制度建設沒有及時跟上,廉政文化建設乏力;另一方面表現在缺乏高校自身廉政文化建設特色的提煉。廉政文化建設在高校不同群體中有著自身獨特的內在需求和外顯形式,但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和提煉卻仍然缺乏。
高校廉政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雖然遵循著不同的發展規律,在教育的重點對象、核心內涵等方面有所區別,但他們之間又存在著密切的聯系。
在任務目標上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契合。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目標設定,既要滿足廉政建設的基本要求,又要符合高等教育的工作要求,兩者的契合點使“育人”成為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根本目標。從這一個角度來說,與思想政治教育是一致的,是基于不同角度和領域開展的以“育人”為最終目標的社會實踐活動。
在研究內容上聯系緊密、相互融合。兩者同屬于意識形態范疇。思想政治教育以塑造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重要內容,著重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高校廉政文化建設內容包含了道德文化、法制文化、物質文化、社會文化、職業文化和組織文化建設等,本身就承載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觀念、政治立場、道德準則、行為規范等諸多因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在方法途徑上能夠互為補充、相互促進。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能夠豐富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途徑,增強其說服力和生命力。而且,高校廉政文化中的廉政價值取向,是具有強大力量和引導功能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以文化的手段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對教育對象能夠產生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也能彰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實踐品格。
(一)突出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導向性,分層次把握思想政治教育重點
加強高校廉政文化建設,是全體高校人的共同責任,高校廉政文化建設必須突出導向性,分層次分重點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對領導人員要著重培育廉潔從政觀念,建設廉潔從政文化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關鍵;對教師要著重培育廉潔價值理念,建設廉潔從教文化是加強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基礎;對于學生要著重加強廉政基本知識的教育和傳播,建設廉潔修身文化是加強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同時,要注重在教學、管理以及服務等各環節加強全體師生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廉政廉潔的價值體系和文化理念體現到校園的方方面面,成為廣大師生員工的行為習慣和文化自覺。
(二)依托思想政治理論學科和隊伍,提升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理論研究水平
高校廉政文化既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又是理論與現實結合緊密的研究課題,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豐富的理論研究對象和實踐的場所。尤其是近年來,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經過不斷發展完善,在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規劃、內涵與發展等方面日益清晰科學。因此,充分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學科的科研平臺和專家學者隊伍,廣泛開展多層次、多角度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理論研究,有助于提升廉政文化建設的認知程度和影響范圍,不斷豐富和發展廉政思想、廉政理論,形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良性循環,共同推進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理論和實踐水平。
(三)不斷健全工作機制,形成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互動運行的整體合力
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互動運行能夠有效有序開展的保障。首先是要建立起規范有效的制度體系和管理機制,把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協同規劃、統籌兼顧,使兩者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形成聯動機制。其次是要強化教育和宣傳,不斷增強對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互動運行機制的認同感和執行力,促進教育對象形成自覺執行、維護廉政廉潔制度的意識行為,合力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校園氛圍,推進高校廉政文化建設深入開展。
[1]趙昕.廉政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互動路徑探析[D].云南:云南師范大學,2014.
[2]康杰.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的髙校廉政文化建設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16.
[3]吳敏秋.廉政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互動路徑探析[J].管理觀察,2016(12):36~40.
[4]李云濤.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20):43~44.
[5]劉靖怡,黃振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相結合的思考[J].廣西輕工業,2011(2):161~162.
(作者單位:武漢商學院)
本文系2014年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中國夢視閾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設機制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