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祥鳳
英國社會轉型時期的婚姻觀念探討
謝祥鳳
17、18世紀對英國來說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在這兩個世紀里,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等領域無不發生了巨大而影響深遠的變化?;橐鲎鳛榻M建家庭的唯一合法手段,婚姻觀念的變化也是社會轉型變化的一個重要的體現。
英國 轉型時期 婚姻觀念
(一)晚婚觀念
婚齡是婚姻研究的一個基本問題,而關于這個問題主要集中在早婚還是晚婚的爭論上。習慣法中規定:男孩達到14歲,女孩達到12歲,結婚是合法的。文獻資料上也確實記載了一些早婚的事例,例如弗德瑞克…弗尼奧為我們提供的柴斯特郡1561—1566年的離婚記錄中顯示:在教會的婚姻登記冊上記有30對夫妻,他們合法的初婚年齡都很小,其中一些尚在嬰孩期,另一些則在10歲左右。莎士比亞等人的文學、戲劇作品也使人們理所應當的認為早婚是很普遍的。
后來,歷史學家們通過對人口清冊和財產檔案的研究發現:盡管早婚現象在現代化早期確實存在,但它不是社會的主流。相比之下,晚婚反而更加普遍。正如拉斯勒特所說:“無論是普通人還是特權階層,結婚都比我們現在早得多的想法是不對的。事實上,與他們的預期壽命相比較,他們結婚可要晚得多?!奔彝ナ穼W家麥克爾和雷因哈德曾以英國6個教區為例,對他們從16世紀末到18世紀末的教區檔案進行研究,發現在20—24歲的年齡組中,僅16%的男子和18%的女子已婚。相比之下25—29歲的年齡組中,已婚男女各占45%和50%。而這幾個世紀中,英國的15個教區,女子的初婚年齡從未低于26歲,男子則在27—28歲之間波動。
(二)自主婚姻意識
在17、18世紀,家長制權威一直牢牢控制著子女的婚姻。比如安妮…波斯坦的女兒伊麗莎白曾固執地堅持自己選擇丈夫。為使她妥協,她的母親禁止她跟來訪者或男仆講話,甚至她每周被鞭打1—2次,她的頭都破了。這種爭在17、18世紀從未間斷。17世紀中葉后,否決權的出現,使得家長對子女婚姻的控制減少了很多。否決權是一項子女可以拒絕父母為其挑選的丈夫或妻子的權利,雖然在實際運用中很受限制,但畢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子女自主選擇婚姻的權利。家庭在安排婚姻時,先由雙方父母進行協商,然后讓未婚男女雙方見面,如果子女贊同,才能繼續。到18世紀,未經父母同意就結婚的比例明顯增加。瑞沃爾德…沃爾夫…喬斯林,在兒子約翰未經他同意就結婚時十分沮喪,而他也只能說:“上帝寬恕他的罪過吧。”從這樣的事例看出,在17、18世紀人們的社會觀念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自由婚姻意識逐漸興起并且逐漸獲得了人們的認同。
(三)責任義務意識
在婚姻生活中,丈夫和妻子的相處模式開始強調相互的責任和義務。約翰…勞克的《統治的兩篇論述》中提到,婚姻是以共同的利益和財產為基礎的契約關系。這種觀點體現在實際生活中,便是婦女和孩子們家庭地位的不斷提高。16世紀的女性,往往被人們看成弱者,缺乏意志和力量。與男人相比,她們也更無足輕重,在想象和認知上更加無知。17世紀晚期,隨著家長制權威的下降,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都不同程度地有所改善。婦女的傳統形象發生了改變,婦女更加獨立自主。她們思想獨立、意志堅強。1673年,若文斯科夫在《粗心的情人》一書中,女主人公和她叔叔就有這樣的對話:“但是,叔叔,現在不像你年輕的時候那樣了。那時,婦女們可憐、卑躬屈膝、像綿羊一樣。但在我們的時代,我們知道自己的力量,有足夠的才智去運用我們的智慧?!?/p>
(一)政治:抑制了人口增長
晚婚的直接結果就是出生人數的減少。女子結婚時一般在23—27歲之間,而絕經期開始于約40歲,生育間隔平均在24到30個月之間,在此期間,普通妻子生育孩子的數量是相當有限的。1781—1810年,英國的24個教區中,每個家庭中的平均孩子數約為3.6人。在17世紀中葉以前,30歲以前結婚的女子平均有6.4個孩子。而隨后的100年,結婚女子生子數量降至4.2—4.4人。綜上所述,晚婚限制了女性的生育期,有效的抑制了人口增長,也是造成英國人口增長緩慢的原因之一。
(二)經濟: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工業化的進程
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后,人們逐漸擺脫了人身依附關系。每個人都獲得了一定的自由。每個人都有了靠自己謀生機會,在資本主義生產中出現了更多的自由勞動力市場,年輕人為了追求自由的婚姻也就有了更多的機會去改善自己的地位,增加自己的經濟收入。婦女生育階段的縮短,婦女在家庭中責任的減輕,也使得婦女逐漸脫離妻子和母親的身份束縛,在某些時候能夠走入社會,從事一些自己的事業。
(三)思想:影響了英國以后的婚姻觀念
離婚思想在17、18世紀的英國就有了痕跡。離婚在現代社會十分普遍的,而在17世紀的英國極為稀少,因為離婚的訴訟費用比較高,而且天主教會也不會允許離婚。直到1857年,不能再婚的離婚才在教會法庭上得到認可。為了解決婚姻內的不和諧,那時的人們主要采用“婚姻分離”的方式。丈夫和妻子雙方若互相不滿意便可以分開,但也要承擔婚姻責任,比如償還債務等,而且不能再婚,丈夫還同時要付給妻子一定的贍養費。
婚前財產制度在18世紀的英國也有所體現。婦女為保護自己的權利,在婚前建立獨立財產,丈夫無權干涉。這也顯示出了當代婚姻生活的一些特征,即夫妻雙方在財產權利上是平等的。17、18世紀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她們可以支配部分財產,有的還可擁有自己的事業。這不僅顯示了婦女地位的提高,也彰顯了社會的進步。
(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
謝祥鳳(1991-),女,漢族,四川瀘縣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