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
從功能對等角度淺談《愛情筆記》的翻譯問題
高尚
作為英國最富有才氣的作家之一,阿蘭·德波頓一直為讀者所喜愛。他的作品帶有明顯的個人風格:文筆優美又富于哲理,讓人們在享受語言魅力的同時也能產生對人生的反思。而在眾多的文學體裁中,他尤為擅長戀愛小說。得益于自身的天賦和在大學時的博覽群書,他對人性的把握極其精準,對戀愛中人物復雜矛盾的心理也描繪得十分到位,作品中總是流露出一種若有若無的幻滅之感。
《愛情筆記》是阿蘭·德波頓的處女作,也是“德波頓作品系列”的開端,作品講述了一位青年在飛機上意外邂逅了女設計師克洛艾,隨后兩個人開始了從陌生到相識,從相識到相知的過程。隨著故事情節的向前推進,兩個年輕人的感情迅速升溫成為了戀人。但好景不長,克洛艾移情別戀,而主人公也深深地陷入了失戀的痛苦中。全書采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手法,充分向讀者展示了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情感真摯,見解獨特。
功能對等的翻譯策略由著名語言學家奈達提出,是翻譯界最為經典的理論之一。它從語言學的角度出發,強調譯者不應過度注重譯文與原文的絕對對等,而是要通過自身努力使譯作恰當準確,做到二者之間的“功能對等”即“動態對等”。
由于中西方之間存在巨大的文化差異,譯者在實際工作中很難做到原文與譯文之間的絕對轉換。所以奈達認為譯者應使用功能對等的策略,要按照以下三個步驟執行:首先對于兩種語言間能進行完美轉換的內容,譯者要力求精準,保證譯作的準確無誤。隨后對于意義與形式不能兼顧的內容,譯者更應突出意義上的表達,必要時應不受形式上的限制,只需再現原文的語義即可。最后對于意義和形式二者皆不可得的內容,譯者要充分發揮主體作用,通過增譯等多種手段力爭將原作品字里行間中的隱藏信息表露出來。
作為一部經典的戀愛小說,《愛情筆記》的文學性較強,對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畫十分細膩。這在給讀者帶來良好閱讀體驗的同時,也對譯者的翻譯工作提出了考驗。尤其是作品還包含了大量作者的人生見解和哲學方面的知識,因而翻譯具有較大的難度。筆者認為相比于其他的翻譯方法,《愛情筆記》更適宜采取功能對等的策略進行翻譯。
1.英文原句:The longing for a destiny is nowhere stronger than in our romantic life.All too often forced to share a bed with who cannot fathom our soul.
本句是《愛情筆記》中第一段的第一句話,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如果采取逐字逐句的翻譯方法,可譯為“在我們的浪漫生活中,我們找不到任何能比對命運的渴望更強烈的東西,總是被迫和一個無法追逐自己靈魂的人共享床鋪”。筆者認為這種翻譯雖然陳述出了原句的大部分內容,但過于追求形式上的對等導致了作者一些觀點上的缺失。特別是“share a bed”和“fathom our soul”兩處,作者實際上想表達的是自己的戀愛觀,即找到相伴一生的那一位是何其艱難這一愛情道理。筆者認為這兩處應采取功能對等的策略:“share a bed”相對于“共享床鋪”更適合翻譯成“長相廝守”,同樣“fathom our soul”采用“靈魂相異”的版本更為傳神,全句應譯為“在我們浪漫的一生中,沒有什么比對命運的憧憬更熱烈了。然而我們中的大多數不得不和一個與我們靈魂相異的人長相廝守”。
2.英文原句:Or can we not for onceescape logic and read it as nothing other than a sign of romantic destiny?
本句是作者借書中主人公之口表達自己對命運的看法,是對自己內心進行的深刻拷問。雖然原文采用了一般疑問句的形式,但筆者認為譯作采用反義疑問句的句式才更符合作者的觀點,同時也更能直擊讀者的心靈?!癳scape logic”在這里翻譯成“逃離邏輯”過于直白,可以采取動態對等的方法將其譯為“不顧理智的左右”,全句應譯為“或者我們難道不應該暫時擺脫理智的左右,僅僅將其視為多情命運給我們的一次提示呢?”。
3.英文原句:The conversation meandered,affording us glimpses of one another’s characters like the brief vistas one catches on a winding mountain road.
正是從這一段開始,主人公對身邊的這位女伴產生了愛意。作為全文的轉折之處,譯者在翻譯時應重點關注這一句的翻譯,設身處地去體驗主人公當時的內心感受。顯然將“conversation meandered”譯為“談話漫游”是不合理的,“glimpse”譯為“瞥見”也不通順。這里的譯文需要拋棄形式上的完全對應,而是用功能對等進行處理,譯為“我們就這樣漫無邊際地談著,就像有人在崎嶇山路上看到的景致那樣一點點地了解對方的性情”。
作者單位:遼寧大學外國語學院 110136
高尚(1994.6-),男,遼寧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筆譯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