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湖北師范大學 周萍
探討“互聯網+”理念在圖書館工作中的運用
文/ 湖北師范大學 周萍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在這樣一個愈加激烈的社會競爭環境中,知識早已成為了經濟發展以及個人競爭的重要資本。而學校作為傳播知識的主要陣地,雖然各方面建設有所發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在圖書館建設上卻依舊存在諸多的問題。由于學校圖書館不僅是學生鞏固學習成果、開展科學研究、認識社會等活動的重要場所,同樣也是實現學生素質教育的第二課堂。本文主要結合當前圖書館工作現狀等內容,就“互聯網+”理念在圖書館工作中的運用展開探討。
圖書館;“互聯網+”理念;圖書館工作;運用
圖書館是文化典籍的寶庫,它在傳承文化、播撒文明、陶冶情操、豐富自身精神世界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圖書館在教育中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因此也就成了衡量一個學校辦學實力的重要標志,尤其是圖書館規模的大小、館藏量的多少與設施的先進程度等往往也是一所學校發展的縮影。在“互聯網+”理念的大背景下,如何才能更好地推動圖書館的工作建設以及可持續發展,需要我們為此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互聯網+”這一理念的出現是當今時代和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通俗而言,“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進而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并創造新的發展生態。由此可見,它代表的是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進而也將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到經濟以及社會各域之中,在提升全社會的創新力和生產力的同時,也將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一)滿足時代的發展需求。從某種程度上說,將“互聯網+”理念運用于圖書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必要性,而這實際上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需求。主要表現為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的信息需求不斷增長,并且還具有廣泛、實用的特點。與此同時,現代社會知識的生產、更新速度的不斷加快,使得人們不得不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尤其是以計算機、通信技術為代表的現代科技早已經滲透到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因此,作為國家,一定要高度關注圖書館的發展前景,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學生提前適應下激烈競爭的社會環境。由此可見,圖書館所面對的社會經濟環境和人文環境已發生了巨大變化,因此將“互聯網+”理念運用于圖書館工作中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滿足學生的需求。圖書館傳統的服務,早已不能滿足信息社會中學生對于知識的全方位需求了。尤其近年來,異軍突起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產業,更是改變了以往圖書館單一的信息服務格局,主要體現為“互聯網+”理念的應用使得圖書館的服務手段變得更加先進。為了更好地實現圖書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尋求新的路徑,改善館藏有限、經費短缺、服務方式陳舊等圖書館普遍存在的問題。加強科學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圖書館在發展過程中也逐漸呈現出現了數字化發展的態勢,一方面完善了圖書館的網絡和電子資源,方便了教學和讀者的使用,甚至還可以開展相關的網絡教學活動,并在不同程度上實現學校教學、教務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動化;另一方面則是使得圖書館的網站建設變得更加優化,不僅讓學生使用起來更加方便,而且還在最大程度上優化了館藏資源在查詢和借閱方面的操作程序。由此可見,促使各大圖書館的發展變得更加數字化、信息化也是當前的一大趨勢,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發展形勢也更加有利于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這一切都是充分運用“互聯網+”理念后所產生的有效結果。
(一)服務質量有待提升。圖書館作為知識教育傳播的重要服務平臺,不僅需要滿足讀者的基本文化要求,同時還需要通過在服務范圍和服務質量方面的提高,來深化圖書館的服務功能并加強管理上的創新。但是現實情況卻深刻地反映出“互聯網+”理念背景下,諸多圖書館的服務質量依舊都有待提升。存在這一問題,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在信息化高速發展以及“互聯網+”理念充分運用的當下,學校的教育模式已經和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緊密結合。但是部分圖書館卻對各項服務業務沒有進行相應的技術改善和創新,加上對網絡環境下信息資源服務的認識和理解不夠深入,從而使得信息資源的更新程度不夠或者缺乏,以至于無法為學生創造出更加良好的學習條件。二是某些學校圖書館的學生平均圖書量之所以沒有達到相應的評估標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圖書館內部缺乏足夠的人性化服務,進而導致一些圖書館的拒借率較高,而這樣的情況無疑嚴重制約了相關“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中的運用。
(二)圖書館數字化發展阻礙多。我們身處在21世紀互聯網時代,圖書館作為重要的知識傳播和信息聚集的集散地,加強“互聯網+”理念在圖書館工作建設的運用,才是當前時代進步和圖書館發展的必然選擇。但是在實際施行過程中,卻依舊遇到諸多的阻礙,主要體現在資金投入上。在資金投入上,主要有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很多學校將大量的資金投入到了整體硬件設施的建設上,比如教學樓、食堂、宿舍等公共設施等建設方面,以至于沒有足夠的資金應用于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中。另一方面則是個別學校在資金投入和使用上存在盲目性,雖然相關部門劃撥了一部分資金用于學校圖書館的管理創新建設,但是部分負責人卻不能根據實際需要統籌安排資金,盲目購置各類數字化資源與設備等,無疑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至于技術投入上的問題同樣較多。主要表現為網絡構建技術、分布式壓縮存儲、分類、索引和檢索、網絡安全、用戶管理等。其實最大原因在于目前我國數字圖書館還處于起步的階段,各個資源節點也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以至于造成了各個節點間共享資源的困難。比如某高校和某社科研究中心的資源庫進行共享,高校圖書館的網絡結構采取B/S結構,而研究中心的信息系統采取的是C/S結構,由于結構的不同,從而也就造成了兩個資源節點的注冊用戶,必須通過重新在對方注冊并發放權限才能共享對方資源。而這些都反映出了高校圖書館發展中在技術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三)圖書管理員素質低下。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我國高等教育的振興,圖書館事業在近年來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卻在館藏數量、服務質量等多個方面仍然存在著較多的不足。其中比較明顯的一個問題就是圖書管理員素質低下,這也就使得他們難以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做好相關的圖書館管理工作。雖然近年來圖書館工作人員在綜合素質、文化水平、科研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距離讀者的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在圖書館的普及應用,很多圖書管理員都沒能做到與時俱進,以至于他們的自身素質長期無法得到提高,文化知識和專業的學習也沒能及時得到加強,從而更加難以適應當前圖書館的發展需要。其實,圖書館的發展是一個從無到有以及逐漸提高充實的過程,因此,圖書館的發展建設,不僅要依靠資金的投入、館藏的豐富,更要依靠圖書館工作人員整體素質的提高。
(一)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在“互聯網+”理念網絡環境的影響下,圖書館的服務模式也正逐漸從傳統的面對面服務轉變為遠程服務。但是為了更好地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即讓圖書館發展更加適應當前高速發展的信息社會需要,就要以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為依托,并不斷更新和補充信息資源和網頁內容,從而在最大限度上滿足學校教學、學術研究和學生學習的需要。除此之外,圖書館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還應該建立起良好的網絡傳遞平臺,從而有效實現在線咨詢、問答等多項業務。由此可見,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其實是一個很系統的工作內容。只有將“互聯網+”理念運用到圖書館工作中,才能建立更加現代化的圖書館服務體系,才能吸引更多的讀者,進而體現出圖書館存在的價值。
(二)加強數字圖書館建設。隨著圖書館發展模式的改變,加強“互聯網+”理念網絡環境下的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和管理創新工作,則是當下的必然選擇。在網絡環境的影響下,我國圖書館在館藏資源共享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舊存在一些問題,為了更好地推進圖書館管理創新工作的開展,可以相繼建設開通一些全國性網絡。以高校為例,就可以實現中國科學技術網、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等一系列科技、商用網絡,和全國各地區300余所學校相連接的形式,從而形成跨校區的局域網絡。總體而言,“互聯網+”理念網絡環境下的圖書館數字化服務,是在詳細了解讀者的信息需求的基礎上,通過良好的數字化信息資源整合,所提出的有針對性的管理創新模式。而這既便于實現資源的共享,同時也更有利于圖書館的管理創新工作的開展。
(三)提高圖書館管理員的素質。隨著圖書館發展模式的改變,同時也對相關的圖書管理員提出了相應的要求。他們不僅要求會使用相關的多媒體技術,比如開展網上咨詢服務、發布動態信息服務......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其具體方法主要有三點:首先,應加強他們思想上的重視程度,尤其是工作人員,應該嚴格遵循“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宗旨,從而真正樹立服務至上的理念和愛崗敬業的精神,這樣才能促使他們在工作過程中把對讀者的優質服務放在首位,所以,鼓勵圖書館管理人員定期參加知識講座和專業學習顯得尤為必要。其次則是加強圖書館服務質量管理的建設,這些主要是通過對圖書館服務的語言、服務的技術、服務的行為規范等進行體現的,只有切實提高服務質量,才能讓讀者有一個更加良好的學習環境。最后一點同樣極其重要,而且不容忽視,那就是圖書館工作人員應加強對當前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等新技術、新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并通過良好的知識結構、出色的業務能力以及熱情的服務態度,使讀者能夠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學習與研究中。為了督促相關人員將相關要求落到實處,相關負責人還應加強對他們的定期業務考核,因為只有通過良好的評估制度,才能使管理人員更加嚴格地督促自己,并且最大程度上增強自身的服務理念和工作意識,從而使得“互聯網+”理念在圖書館工作中得到有效的運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已經進入到了“互聯網+”的“數字化”時代,在這樣的環境影響下,我國圖書館的管理創新也將面臨巨大的挑戰,但同樣也暗含著相應的機遇。所以,更應該建立起一個全新的、可持續化發展的管理模式,這樣才能在提高學生滿意度的同時,更好地服務于學校的相關教學工作。雖然圖書館的管理創新工作開展相對比較復雜,但是從當前圖書館的管理發展方向來看,網絡化將成為未來圖書館的主要發展管理方式。
[1]武萍.互聯網環境下圖書館的挑戰與機遇[J].科技經濟市場,2015(12).
[2]李尚民.圖書館信息服務與知識服務比較研究[J].現代情報,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