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共甘肅省委黨校圖書館 張路
淺析公共圖書館提升服務效能的途徑
文/中共甘肅省委黨校圖書館 張路
公共圖書館存在的意義在于為大眾提供更好的娛樂資源,滿足群眾對知識的渴求。所以,為了給廣大群眾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提高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是公共圖書館的職責所在。服務效能的提高對于群眾的文化素質具有明顯的提高作用,而且科學文化教育發展的目標大有助益。為了全面有效地發揮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職能,除了要提升圖書館的藏書質量和增加圖書種類以外,還有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斷完善自身的服務質量,擴展服務功能。本論文將圍繞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現狀以及有效途徑展開研究。
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途徑
通過調查可以發現,目前的公共圖書館存在服務以及公益性不符合最初設想的現象,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公共圖書館職能的體現,圖書館的資源未能實現最大程度上的利用。所以,為了使群眾都能夠享受到公共圖書館為大家帶來的便捷,滿足大眾對知識的需求,應進一步提高服務效能,推動群眾文化的基本水平的提高。公共圖書館是一個地區精神發展的搖籃,也是該地區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提升其服務效能在發展公共文化產業要求當中居于首要地位。首先,公共圖書館應該明確公共服務的本質和職能所在,而且正視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善于從其他地區的公共圖書館吸取經驗和教訓,然后用來改善自身的不足。
提高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而產生的好處是很明顯的。公共圖書館為群眾提供廣闊的閱讀空間、大量的閱讀資源、技術以及專業化的管理,伴隨社會的發展,這些條件也在不斷優化,群眾的需求也面臨著多樣化的轉變。這些現象推動著公共圖書館不得不完善自身設施來滿足多樣化的社會需求,使得公共圖書館不斷進步。所以,圖書館的建設首先應該立足于人民群眾對文化的基本需求,對服務形式和方式進行創新,應該擴大相關的投入,同時引入先進的管理服務經驗。
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就是對自身職能的實現程度。比如,圖書館館內設備的定期維修以及更新,圖書種類的增加,圖書活動的舉辦以及為讀者提供的一系列服務等。根據調查可以發現,目前有很多公共圖書館并沒有對這些職能進行充分的實現,甚至并沒有意識到這些職能對大眾的重要性和意義。具體表現在:圖書館資源的管理不夠規范,管理方式落后,不具有時效性,人員的分配不夠合理,還有圖書的種類比較少,書報雜志的更新不夠及時,甚至會出現中斷更新的現象,使得很多人在圖書館不能夠及時尋找到自己需要的書,進而也就失去了對公共圖書館的興趣,長久以來,對于圖書館本身職能的體現是有影響的。
服務效能的提高是為了實現服務的均等化,盡可能地滿足每位讀者的文化需求,從而促進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和知識水平的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因此,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是指公共圖書館利用自身所擁有的參考文獻、設備、管理人員、管理技術資金等方面的資源,通過科學規范化的管理以及對資源的有效整合,從而為讀者提供全方位的有效的信息服務,這樣可以更加有效地為讀者以及人民群眾提供服務,提高服務水平。一般情況下,判斷服務效能水平的高低是根據圖書館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等其他資源的力度。從目前情況來看,公共圖書館在這幾項指標的實現狀況來看,都不具備充分實現的效果,結果使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也不能充分提供給廣大讀者,所以,就出現了不能滿足需求的矛盾問題,而且群眾的需求也是層出不窮的,所以,公共圖書館的發展也不能是一成不變的,應該努力實現自身的服務效能,促進矛盾的平衡。目前的情況來看,公共圖書館目前具備的基本服務效能就是盡可能地滿足眾多人民群眾基本的文化需求,保證大多數人民群眾基本的文化權益可以得到實現,這方面關系到圖書館服務效能的可再生作用。公共圖書館首先應該擴大資金的投入力度,來賦予公共圖書館的可再生能力,從而提升服務能力,同時通過對資源的整理和優化,進一步提高服務效能的效率,從而增強文化服務的可再生能力,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但是,在目前的發展階段中,國內很多公共圖書館對于服務效能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而是認為基本的服務只要提供給讀者就行了,也缺少了對目前所擁有資源的有效利用,同時也缺少了科學的管理經驗,對于文化服務的基本成本也缺少有效的評估,服務質量低下,對圖書館服務效能的提升缺少應有的促進作用。
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低下是由很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的。所以,這部分將從法制環境、服務體系、專業策劃以及管理水平四方面來分別進行論述。
(一)公共圖書館是國家進行基礎公共設施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良好的公共服務可以促進圖書在群眾中的普及程度,有效地滿足群眾對知識的渴求。但是,我國對于公共圖書館的監管方面缺乏有效的實施,因而使得很多地方沒能實現對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對資金投入和后期的管理都不夠重視。針對這種情況,政府應該制定專門的地方性法規來規范圖書館的管理行為。為公共圖書館的治理提供良好的法制環境,同時為其他相對來說比較落后的地區提供有效的經驗,強化對公共圖書館的監管,進一步提高公共圖書館的效能。
(二)完善公共圖書館的服務體系。公共圖書館的存在意義在于可以長久滿足公眾對于知識文化的需求,同時促進社會整體文化水平的提高。所以,這些功能的實現前提就在于具有良好的場館環境。對于公共圖書館場所地點的選擇,以及公共圖書館的基礎設施建設。場館的選材,開關閉時間這些因素與服務效能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與此同時,還應該考慮到讀者對于公共圖書館所要付出的成本,例如,讀者去圖書館所花費的時間以及路程的遠近,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影響到讀者對公共圖書館的使用。如果公共圖書館對群眾免費開放,那么需要考慮的就是到達公共圖書館的成本以及交通運費。因此,公共圖書館場所的選擇應盡可能方便大部分讀者,這樣有助于幫助讀者建立良好的讀書習慣。
(三)對公共圖書館的專業策劃。公共圖書館的專業化包括圖書館的場館基礎設施建設、為讀者提供的服務、圖書館活動的舉辦等。所以,應該進一步加強對公共圖書館的管理,促進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的提高。從圖書館的辦館理念著手,應該是面向大眾,盡可能地滿足每一位群眾的需求。不論讀者的身份和地位,對于公共圖書館的讀者來說,每個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不能進行任何的歧視,如果出現了任何問題,圖書館的管理人員應該堅持公正公開的處理原則。推動讀者之間的和諧相處,創造和諧良好的圖書館閱讀環境。
(四)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水平??茖W有效的管理方式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圖書館服務效能的實現。因為公共圖書館屬于服務類建設,特別是管理方面沒有實際利益紛爭,這就要求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要有自覺性。首先,工作人員應該嚴格遵守相關的規章制度,實現鮮明的獎罰制度,使得管理人員具有一定的工作積極性。同時,還應該設立意見反饋處,及時聽取讀者的意見和建議,積極開展一些與讀書有關的公益活動,使得讀者們都能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提高讀者閱讀的積極性。通過這些途徑來提高圖書館內部的管理規范,進而提高圖書館的管理效能。
(五)創新服務理念。首先應該樹立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公共圖書館的建設目的就是提高群眾的文化素養。所以,圖書館應該采取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而且在這個前提下,才可以實現圖書館所具有的文化價值,才能夠充分發揮它的社會職能。公共圖書館應該建立一套充分的讀者評論體系。在這套讀者評論體系中,要為讀者提供提交評價和建議的渠道。一方面,讀者對于圖書館的藏書資源的完善程度提出評價,同時留言需要的文獻;另一方面,對圖書館中的服務人員的服務水平進行客觀評價。通過搜集這些評價和建議,來制定出合理有序的針對性措施。
(六)提供特色服務。目前看來,我國國內大部分的公共圖書館的資源是具有綜合性的,同時涉及了范圍比較廣的文獻。但是,這是大部分公共圖書館的共同之處,很多不同地區不同地方文化的公共圖書館也是這些特色。所以,公共圖書館要想提高自身的服務效能,就應該有效結合當地的文化,為群眾提供具有明顯文化特色的服務,從這一方面提高文化服務水平。比如說,進一步充實所提供的服務內容,對于圖書館目前所擁有的資源進行科學的整合,從而幫助讀者迅速地尋找到所需要的圖書。
(七)促進協作服務。公共圖書館的協作服務,指的是不同地區、不同領域的圖書館之間的相互合作。公共圖書館之間應該強化互相之間的聯系,互相吸取先進的管理經驗,實現共贏。因為,公共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與讀者之間的需求是具有不可調和的矛盾的,所以,不同地區的公共圖書館只有不斷加強相互之間的合作,才可以滿足讀者廣泛的閱讀需求。從而在需求轉變之前積極做好應對措施,即協作服務能夠大大提升圖書館服務的預見性。除此之外,公共圖書館之間的協作關系,能夠使得圖書館成員之間相互借鑒,尋求自身服務上的不足,共同探究改善措施。通過在有效促進服務效能的項目上進行合作,形成良性互動關系,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
總的來說,提高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對于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相關人員加大對公共圖書館建設的重視可以更加有效地推動政府公共服務水平的提高以及公共事業的發展。這就要求政府不僅應該加強公共圖書館職能實現的監督和監管,還應該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意識到自身所具備的職責,進而推動公共圖書館的有效建設,促進我國公共事業的良好發展。公共圖書館是一個地區精神文化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提高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的有效途徑就是首先應該更新服務人員的服務理念,然后建立完善的服務質量評估體系,最后強化與不同地區的公共圖書館之間的文化交流合作。先進的服務理念是提升服務效能的基礎,在先進有效的服務理念的指導作用下,及時地對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質量進行把控,同時完善自身的服務文化。與此同時,政府在提高圖書館服務效能過程中的作用也是不容被忽視的,應該為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提供良好穩定的社會發展環境,而且給予公共圖書館合理合法的職責和職能,在法律范圍內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的作用,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作出貢獻。
[1]張丁,劉安東,王兆輝等.公共圖書館:提升服務境界推動全民閱讀——基于重慶市主城九區讀者閱讀狀況的實證調查研究[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2).
[2]那艷.當代公共圖書館服務品味提升談略[J].藝術百家,2015(2).
[3]孫廣成.面向用戶的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服務延伸途徑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4(5).
[4]趙曉璇.圖書館移動服務在高校的發展探索[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6).
[5]盧章平,袁潤,王正興等.發現服務:大學與研究機構圖書館的趨勢[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4(3).
[6]秦珂.圖書館鏈接服務侵權責任的認定與著作權法律風險規避——兩例圖書館鏈接服務侵犯著作權糾紛案件的比較分析[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4(8).
[7]劉淑萍.淺談欠發達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的均等化服務--以景寧畬族自治縣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5(6).
[8]盧向東.圖書館免費服務的可持續發展研究--以深圳市龍崗區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5(7).
[9]于良芝,許曉霞,張廣欽.公共圖書館基本原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