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剛
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招商引資政策研究
李天剛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國民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民營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地方經濟的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本文對長春高新區的招商引資政策進行了大量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招商引資政策建議。
民營企業 招商引資 政策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招商引資成為了地方政府工作的重點,政府不斷推行一系列優惠政策,包括出臺一些財政補貼、優先照顧等措施來鼓勵民營企業投資和發展,雖然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但在政策方面還是存在一些不足。
(一)缺乏長遠眼光
很多的民營企業把人力資源看成是一種成本,缺乏對人員的規劃,企業注重對人力資源成本的比重,不注重對員工的創造力、靈活性的管理,導致大量的人才流失,使企業發展缺少動力,在銷售上,只注重眼前成本,未考慮企業的潛在價值,使企業的發展受到限制。
(二)企業文化形式過強
企業文化是全體員工的共同價值觀,很多企業過于形式主義,使員工沒有良好的責任感和忠誠感,企業缺少凝聚力。
(三)管理機制靈活
國有企業需要進行決策時,需要層層上報,程序繁瑣,而民營企業做決策的時間短、靈活性強,在市場上可以很好的搶占先機[1]。
(一)土地投資優惠
第一,優秀工業項目可享受以下政策:世界500強企業,總投資10億元以上的項目,投資強度達到5000元/平方米,按購地面積給予350元/平方米的資金扶持,并按建筑面積給予80元/平方米的資金扶持。投入資金少,所對應的優惠力度也會減少,當投資金額一樣時,因企業實力不同,優惠力度也不同。第二,優質高科技項目享受以下政策:省級以上研發中心、實驗室及檢測中心在長東北核心區的高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以上,投資強度5000元/平方米以上,按購地面積予以350元/平方米的資金支持,并按建筑面積予以80元/平方米的資金扶持。這種優惠力度與海外高端領軍人才、高層次創業人才,帶資金、帶技術、帶團隊的高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的優惠力度一樣。
(二)“三優先”政策
長春高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優質項目,享受“三優先”政策。“三優先”政策有利于民營企業第一時間獲得資金扶持,加快企業建設,對企業在運行以及發展上有很大的幫助,其次,風險投資基金有利于企業降低投資風險。
(三)優惠政策申報材料
對土地證、工商執照、稅務登記證等其他證件和材料進行申報和審批,有利于民營企業在拿到證件和審批后,快速進行企業生產,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完善企業的管理機制。
(一)優化土地配置
在企業的土地使用上,政府應建立企業商務園區,根據各個企業的用地面積做合理規劃,提高土地使用率,實現企業產業鏈式發展,提高經濟、生態效益[2]。
(二)多元化招商
過高的招商門檻不利于當地經濟的發展,要根據長春市高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減低招商門檻,吸引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小型企業前來投資,實行多元化招商制度,加強對中小型企業的扶持力度,保證企業的發展。
(三)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
當地政府要為企業創造適合生存、發展的環境,一般來講,企業大部分都在離市中心較遠的地區,普遍存在缺少配套的基礎公共設施、便捷的交通、網絡服務等,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企業的發展,因此,需要政府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置,保證企業的正常發展。
(四)鼓勵非政府機構招商引資
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傳統的招商引資方式不適于現代發展的需要,招商中介這種非政府招商機構正在迅速發展,這些中介機構在招商上有獨特的眼光、豐富的經驗以及招商渠道廣等優點,由中介進行招商不但可以降低政府招商成本,還可以大大提高招商引資的效率,對表現突出的中介機構予以鼓勵,但同時也要加強對中介的管理,防止其中出現違法違規的情況,避免影響政府的形象。
(五)認真落實招商引資政策
政府一旦將招商引資政策制定后就要貫徹落實,按照政策對企業予以照顧,在實施過程中要嚴格遵守規定,一視同仁,保證招商的公平性,對有突出貢獻的企業進行獎勵,對違法亂紀的企業予以打擊,在用人方面,由于本地有多所高校,應由政府搭建招聘平臺,讓企業與相關教育機構進行合作,充分吸納高素質人才,大力扶持龍頭企業,打造企業生產產業鏈,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商,推動當地政府經濟的快速發展。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對當地政府在招商引資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當地政府要充分調查和研究本地的優勢和局限性,既要發揮其優勢進行招商引資,又要經過總結和思考,解決本地的局限性,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多渠道進行招商引資,政府部門也要加強對招商引資部門人員的培訓和考核,進一步提高政府的能力和水平,為企業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
[1]周峰.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招商引資政策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3.
[2]王楊.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政策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5.
(作者單位:長春北湖科技開發區管委會生物與醫藥產業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