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嫣嫣 陳益德
大類招生背景下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策略研究
周嫣嫣 陳益德
“大類招生,分流培養”為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提供了更為有利的壞境,本文以大類招生為背景,探討如何進一步縱深推進大類招生改革,并將高校教育與當前的社會發展進行緊密結合,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應用型創新人才,推動社會的快速發展。
大類招生 應用型人才 培養策略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應用型創新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對于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大類招生是指按學科大類招生,高校將相同或相近學科門類,通常是同院系的專業合并,按一個大類招生。學生入校后,經過1~2年的基礎培養,再根據興趣和雙向選擇原則進行專業分流。大類招生是相對于按專業招生而言的,是高校實行“通才教育”的一種改革。但是目前我國的大類招生還存在著許多問題與大類招生的目標以及現代高校教育目標不相符合,所以在當前大類招生的背景下,探索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的有效策略非常有必要。
目前關于高校大類招生、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以及大類招生背景之下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方面都有相關的研究,并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是從目前的文獻資料來看,這些研究主要還是比較傾向于宏觀理論方面,第一,關于大類招生的研究。禹奇才,蔡忠兵,苗琰在《推進高校大類招生改革若干問題的探討》中對大類招生促進教學發展,堅定教育改革信念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同時也結合當前的高校教育形勢,探討了推進大類招生面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主要對策。張曉芬在《面向大類招生的“新生導學”模式》分析了大類招生給學生帶來的無專業歸屬感、學習難、自由選擇難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強調了加強新生導學的重要性和主要形式。第二,關于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楊恩霞,王君在《高校應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策略》中分析了當前高校學生培養的具體情況,并采用理論結合實際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必要性和具體的方法。陳雪鈞,李莉在《大學生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策略探討》中探討了當前我國大學生在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方面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并結合我國的高校教育以及當前的社會發展形勢,提出了通過學校管理體制、教育理念、教學模式等多方面的渠道來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的有效策略。第三,關于大類招生背景下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張艷麗,武俊麗,李建輝,吳桂云在《大類招生下通識教育在工科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的應用實踐研究》中對當前大類招生的情況進行了分析,并探索了在大類招生背景之下,高校改革和創新教學理念、模式等具體的方法,以有效培養創新人才。常春,武明虎,張宇,常雨芳在《大類招生下利用協同創新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的探索》中分析了大類招生對于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并探索了在大類招生的背景之下,利用協同創新來培養應用型創新人的才的有效性。
本研究從小處著手,對當前大類招生背景下高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現狀進行分析,探索大類招生背景下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策略。
首先,人為地將學生分成了三六九等,“滿足了一部分,得罪了一大批”。按學科大類招生后,學生分專業比較困難,這樣成績排名靠前的“優秀學生”聚集到“熱門專業”,其他學生分流到“冷門專業”,從而就形成惡性循環。
其次,加劇了“熱門專業”與“冷門專業”之間的結構性矛盾。高校在按學科大類招生后進行專業分流時,大多學生都熱衷于會計學、財務管理、金融學、審計學等少數優勢專業,而這些專業的師資力量、教育教學資源與設施等都與“蜂擁而至”的學生不相匹配,教學質量難免“偷工減料”。
再次,教學重理論輕實踐。在大類招生的背景下,學生在前兩年都要學習所有的課程,在后面才會根據情況進行專業分流,老師和很多學生為了更好學好所有學科,把最主要的經歷用于這些理論學科上面,而相對忽視了社會實踐,忽視了學生的知識應用與創新。
最后,教師隊伍能力有待提升。目前很多高校的老師在理念上還局限于傳統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模式上缺乏創新,本身的知識水平與教學能力比較缺乏,在大類招生以及社會提出新要求的背景下,缺乏教學的動力,無法正確的理解和培養應用創新人才。
首先,正確認識和理解大類招生。大類招生是對傳統招生模式的一種改革和創新,它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適應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和教育體制改革需要的,它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趨勢。所以要進行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首先應當堅持大類招生這種創新模式。
其次,理論與實踐結合。高校教育一方面要不斷增加學生的理論知識,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也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比如校企聯合辦學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這樣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從而不斷提升應用能力,并且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創新和創造。
再次,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新的時代必須要有新思想、新方法的教師隊伍,一方面要提高教師招聘的門檻,對教師的專業水平、學歷、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等進行嚴格把關;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在職教師的培訓,從而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掌握更新的教學方法。
最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能力。學校要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提倡和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另一方面學生要主動創新,將自己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踐之中,通過創新來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
本文對當前大類招生背景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有一個清新準確的了解和把握;通過研究,為高校教育的改革和創新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從而有效地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作者單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