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榮昌區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馬潔潔 周 燕 邵 瓊 侯芝云
防震減災意識的調查與研究
——以榮昌區為例
馬潔潔 周 燕 邵 瓊 侯芝云
本文通過線上與線下問卷調查相結合,學習地震的相關知識,以榮昌區為例,對榮昌區居民以及在校大學生的防震減災意識進行分析討論。
防震減災意識 社會調研 結果分析
自2008年以來,全球進入地震活動活躍期,汶川地震、海地地震、玉樹地震及日本東海地震給人們留下了難以抹滅的悲痛,因此人們對地震的關注度也日益增加。榮昌區近幾年來頻頻發生小地震,在2016年12月27日發生了4.8級地震,次日又發生3.3級、3.9級兩次余震,給當地居民尤其是一些在校學生的恐慌,為了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的防震減災意識,本文以調研的形式,針對榮昌區市民以及在校大學生進行此次問卷調查。
本研究調查對象主要是榮昌區市民以及在校大學生。本次調查采用線上問卷與線下問卷相結合的方式。
線上,通過QQ、微信、微博等新媒體進行問卷調查,共有來自15個不同省市的人們參與了此次的調查。共回收網上問卷615份,其中有效問卷615份,回收率100%。線下,在榮昌區居民區、各街道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并進行書面問卷的填寫。共發放紙質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50份,回收率90%。
考慮到市民的時間問題,此次問卷調查共設計了20個問題,包括單選題和多選題,主要涉及到人們對防震減災知識的關注度、獲取防震減災知識的渠道以及面對地震時的應急能力。
(一)被調查人信息
從性別看,被調查者中,男性所占比重為48.2%,女性為51.7%。從年齡分布看,被調查者中,年齡在5-16歲為2.44%,17-28歲的占85.3%,29-50歲的占9.76%,50歲以上占2.44%。
(二)對防震減災知識的關注度
調查結果顯示:有21.9%的調查者經常關注防震減災新聞;有56.5%的調查者有時關注防震減災新聞;有21.4%的調查者很少關注防震減災新聞。由此可以看出,榮昌區居民對防震減災知識的主動關注度不高。
(三)對防震減災的預防工作
調查結果表明,有67.8%的人家中沒有應急包,認為地震只是小概率事件,家人的普遍關注度不高。這也說明了我們對防震減災的預防力度不夠,應加大全民對此的重視程度。
(四)對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力度
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中19.02%的會經常為家人宣傳防震減災方面的知識,大部分人防震減災意識一般;52.2%的調查者偶爾會為家人宣傳防震減災方面的知識,只有看到這方面的知識,才會提一下;23.9%的人認為地震不是生活常事,幾乎不會去關注這方面的知識;4.88%的調查者不會關注防震減災方面的我知識,認為災害的發生都是“小概率事件”重視程度不夠。
(五)對我國剛起步的防震減災系統的了解程度
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被定為全國“防震減災日”。調查結果顯示,有37.7%的調查者不能準確選出具體日期,這可能與國家的宣傳力度有一定的關系,同時,對于中國地震局開通的12322防震減災公益服務平臺,走訪的近一百余位調查者中,僅僅只有幾位表示聽說過,其余均表示不知道。
(六)對災害發生時的應急措施的了解程度
據調查結果,地震發生時,有21%的調查者遇到地震時,會驚慌失措,做出不明智的選擇,比如跳窗等一系列不幸事件發生。
(七)獲取防震減災知識與技能的途徑
調查結果表明,電視與手機是人們獲取減災知識與技能的最佳途徑,占到87.8%,其次是口耳相傳,這也說明了現在人們獲取防震減災知識渠道的我狹窄性,有必要拓寬獲取防震減災知識渠道的必要性。
調查結果顯示,很多市民對于自然災害的危害性以及如何在災難來臨之時盡量減少損失知之甚少,一些中小學生對于防震減災這些問題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理解。為什么在面對如此之多的血的教訓的時候,市民的防災減災意識還是如此薄弱呢?從調查結果分析來看,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1)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活動不夠到位防震減災知識極為匱乏。(2)社會公眾的震害防御意識淡薄,缺乏震害防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3)防災減災演練活動進行的不夠積極。
通過這次調查分析,了解到全民防震意識的淡薄,缺少防震減災方面的知識。無數血與淚的教訓為我們一次又一次敲響警鐘,警示民眾提高防震減災意識刻不容緩。加強防震減災工作是建設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防震減災關系到千家萬戶,關系到社會穩定,關系到國家發展大局,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應積極加大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力度,加大人們對此的重視程度,使防震減災知識及求生技能進鄉鎮、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進家庭,為建設和諧社會保駕護航。只要全民有足夠的防震減災意識,共同堅持科學發展觀,共同努力壯大社會主義經濟力量,抗震設防的水平將會逐步提高,人民的生命安全會得以保障,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才能建立起來。
[1]葉盛.做好防震減災工作的幾點建議[J].社會主義論壇,2012(7).
[2]徐德濤.對深化防震減災宣傳工作的建議[J].國際地震動態,1996(9):4~5.
西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