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 銘
高職體育教學課程改革與學生職業能力提升方式分析
屈 銘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高職院校在開展教學活動中,不僅要保證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與技能,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使其能夠更加社會的發展。因此,本文將探究高職體育教學課程改革與學生職業能力提升的方式,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式,最大程度上保證學生具備一定的適應能力,更加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高職體育 課程改革 職業能力 提升方式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在高職體育教學課程改革背景下,在保證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還要加強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高職院校作為培養社會人才的主要陣地,各院校要不斷思考如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當下,就業問題是各個院校需要思考的問題,學生要具備一定的職業能力,而體育教學與職業能力培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學生步入社會,首先就需要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并且體育教學也能夠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因此,通過體育教學課程改革來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被很多高職院校所應用。在實際體育教學中,不僅要結合學生的專業,還有根據學生未來選擇的職業開展教學,使學生能夠在日后的工作中可持續發展。
體育學科相比較于其他學科,更具有實踐性與娛樂性,能夠愉悅學生的身心,緩解學生的壓力,使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學生的心理狀況,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
(一)教師具備新的體育教學理念
在高職院校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不再將競技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要更加注重體育教學與職業能力培養之間的關系,使學生能夠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能夠具備一定的職業能力,全方面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在教學學生專業體育基本知識與技能中,不僅要保證學生掌握鍛煉的方法,還要使學生清楚鍛煉的意義,感受體育項目中體育精神,從而培養學生堅定地意志,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教師在教學長跑中,在學生掌握基本的長跑技能與注意事項后,在訓練學生過程中,教師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單單組織學生進行長跑,這樣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聊,從而對體育失去興趣,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小組,組織學生長跑比賽,并在跑道上設置一定的障礙,增加比賽的趣味性,然后組織學生進行接力跑,每組開展比賽。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掌握了長跑的基本技巧,還了解了一定的接力跑的技巧,并且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堅定的意志,勇于挑戰困難,使學生更好的適應未來的工作。
(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以往的高職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并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為,一味的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使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忽略學生的感受,學生并不能對體育產生更高的興趣。在高職體育教學課程改革中,要充分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好的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使其能夠全方面發展。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籃球教學中,以往教師會根據教材將籃球的基本技巧傳授給學生,然后便讓學生自由訓練,這并不是真正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自由練習學生并不會將時間用來學習,更多的學生用來聊天、做游戲。因此,教師在講解完基本的知識后,便組織學生進行訓練習,教師可以融入到學生中,與學生一起參與練習,教師只需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出現錯誤及時糾正即可,將時間充分的交給學生自己來安排,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反應能力以及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三)教師提升自身的素質
高職體育教學課程改革,想要有效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具有主要的作用。在對學生開展教學中,教師要具備專業的能力與素質,更好的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并且,教師還要全面市場的發展需求,使其能夠有效為學生規劃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因此,高職院校要加強對體育教師的培訓工作,使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對體育教學與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更好的滿足學生自身的發展需求。
綜上所述,在高職體育教學課程改革與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有著重要的聯系,學生在體育課堂教學中,不僅能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還能使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具有堅定地意志,提升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為學生日后的職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當前高職院校的就業壓力。
[1]王艷珍.基于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課程改革研究[J].現代交際,2015(07):197.
[2]單燦.關于高職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5(521):77~79.
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公共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