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斌
“素質教育”背景下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考
張建斌
自從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之后,對于各類專業人才規范要求亦變得愈加嚴格,而高職教育作為人才職業發展的重要路徑,其教學模式和水平也開始引起社會諸多領域深刻的關注。筆者的任務,便是在強調素質教育和高職體育教學的關聯基礎上,結合實際探討素質教育背景下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妥善性策略,希望能夠引起有關教學人員重視。
素質教育 高職體育 關聯 教學改革
高職教育體制的現實存在意義,就是為各類專業領域培養批量化的素質、技能兼優型人才,但是現實往往與之相悖,因為應試理念根深蒂固,許多教師仍舊將注意力集中投射在運動競賽活動組織上,不能同時處理好體育基礎知識、健身方式的傳授,以及學生體育興趣的激發和專長發展等工作,某類層面上直接約束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各類素質的發展進程,最終令高職體育教學效果和素質教育目標漸行漸遠。面對此類狀況,高職院校務必要盡快構建起和素質教育理念相互協調的體育教學模式,持續深化體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素質教育理論的衍生,主要是為了消除應試教育模式下帶來的諸多消極影響,其主張結合人與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進行學生個體的綜合素質改善,包括道德、人文、心理、身體素質等,為日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意識大幅度提升,做足準備工作。尤其是處于知識經濟時代環境之下,素質教育可以說是高職等不同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而體育教育作為高職教育工作中極為關鍵的機理要素,更應該全面秉承素質教育的各類規范要求,來確保同步強化學生個體的身體與心理素質。具體來講,就是要求高職院校在體育教學中持續推廣宣傳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設計出創新且科學人性化的人才培養模式,使得學生能夠實時性鍛煉個人的專業和體育技能,以便更好地和特定崗位需求加以對接。長此以往,令素質教育理念切實貫穿融入到整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活動中去。
(一)全面凸顯學生的主體適應地位,開展個性化的體育教學
首先,在體育教學期間沿用各類方式,針對基礎不佳的學生進行集中性訓練教育,力求在持續激勵作用下鍛煉他們的上進意識。其次,借助體育教學令每個學生獲得必要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為他們日后心理素質日漸完善,做足準備工作。基于此,高職體育教師有必要在平常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各類生動有趣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之外,還須依照不同層次學生體育鍛煉需求制定實施富有針對性的訓練指導方案。
(二)構建和職業崗位和體能素質教育規范要求交互式對接的教學指導體系
高職生不單單需要具備標準的身體素質,同時其職業體能素質也不可小覷,畢竟其直接決定高職生畢業之后能夠從事什么樣的職業勞動。如今職業體能素質已然被認定是人才、勞務市場彼此選擇的關鍵性指標,所以說,高職院校在開展體育教學改革活動的同時,須結合不同學生專業,認證各類職業勞動對于從業人員身體素質的基本要求,明確各類體育訓練項目對學生身體素質究竟有怎么樣的促進效果,以便日后及時結合生產勞動實踐組織實用性較高的身體鍛煉活動,保證富有針對性地改善學生對應的身體素質。如許多計算機專業學生日后須長期處于伏案的工作狀態,其間患上背部肌肉勞損和頸椎病的幾率會更高一些,在針對他們進行體育教學和訓練時,教師須結合他們日后工作特征預先開展一些職業病預防的指導活動,令學生透過騎自行車等運動途徑來強化自身背部和頸部的肌肉。事實證明,這類體育訓練模式不單單迎合計算機等專業學生今后職業發展需求,同時還可持續調動他們自主學習的欲望,有助于真正提升整個高職體育教學的質量。
(三)革新體育教學內容,將精力適當轉移到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上
一直以來,高職院校在開展體育教學期間,因為承受傳統理念約束,無法保證同步改善學生的體育素質和綜合運動能力。與此同時,提供的體育教材內容,也開始出現和體育教學指標、學生內部需求相互沖突的現象,加上許多體育教師應試教學思維的捆綁,使得許多學生盲目地認定為了考試而學習。長期下去,只會嚴重削減高職生學習體育課程的主觀興趣以及體育教學活動應有的魅力效果。具體處理方式,則是改變過往單純注重競技運動技術、技能培訓的教學模式基礎上,在高職體育教材之中融入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觀念,進一步為學生綜合素質改善,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活動中推廣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可以說是現代高職院校整個教學事業系統化改革與發展的必要適應途徑。基于此,高職院校在正式組織體育教學活動期間,要確保和職業教育的整體人才培養指標相互協調基礎上,布置實施科學人性化的教學引導方案,令學生可以積極自主地調查分析各類職業勞動特征和用人要求,并且預先鍛煉出相對高超的身心素質。長期下去,切實提升我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教學水平。
[1]王丹.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初探[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2,11(09):114~126.
[2]田闐.在高職體育課程中實施素質教育之我見[J].考試周刊,2012,22(15):79~84.
[3]毛建平.對高等職業院校體育課程教改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2,23(02):155~160.
江西制造職業技術學院)
張建斌(1976-),男,江西南昌人,講師,研究方向:高職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