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嬋娟
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探析
任嬋娟
隨著我國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新媒體在社會生活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新媒體時代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面臨很多新的挑戰,同時新媒體的廣泛應用,也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提升了教育水平和教育層次。本文立足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探尋在新媒體環境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有效方式。
新媒體 大學生 思想政治 教育載體
隨著經濟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產業革命正在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新媒體不斷涌現與發展,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在移動互聯網技術支撐下,隨時隨地打開網絡,都能查找并接受到海量資訊,極大提升了信息傳播的快捷性與豐富性。此外,大數據技術更能根據我們的生活偏好,為我們提供更具針對性的信息與資訊,對我們的思想產生比較大的影響[1]。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思想日趨多元化,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越來越復雜的挑戰。依托新媒體技術,對學生思想動態和需求進行精準分析,進而實現教育信息的有效推送,是現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展的重要方向。依托移動互聯網技術,也可以有效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從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踐來看,仍存在諸多問題。在高校教育體系內,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個孤立的工作,而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的興起,對大學生思想產生了較大影響沖擊和影響,各種言論在網絡上不斷傳播,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極大挑戰[2]。從高校教育體系內部來看,很多高校都沒有建立起全方位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格局,沒有形成相應的長效機制。在現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著缺乏教育針對性的問題。很多思想政治教師知識陳舊,不注重社會新變化,對社會新形勢認識不足,所講解的知識老舊,無法適應現代網絡社會需求。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足夠的學習興趣,很多教師不注重創新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知識的被動接受對象,忽視學生的個體性差異,束縛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一)搭建教學平臺,豐富教育形式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設備被廣泛運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上,教師可以運用現代教學設備提升教學豐富性,在課下,教師可以利用微信等社交網絡平臺,與學生及時進行交流,幫助學生破解內心困惑,提升教學實效性。與傳統相比,新媒體具有巨大的優勢,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較大的應用空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學校可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移動互聯網平臺,把思想政治的基本知識全部上傳到平臺之上,以供大學生隨時瀏覽和學習[3]。此外,在利用新媒體技術開展教學的時候,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教學引導,幫助學生從互聯網的海量信息中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提高教學效率,實現現代教學目標。
(二)豐富教學路徑,減小教學阻力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開展新媒體教學,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教學路徑,減小學生的學習阻力。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高高在上,一味對學生進行教育,而要通過率先垂范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運用新媒體技術提升教學實際效果。要加強引導,讓大學生利用新媒體中的海量知識與內容,提升自身積極提升道德修養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幫助大學生早日成為一名思想品德合格的優秀公民。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新媒體技術,強化與學生的溝通交流環節,針對大學生切實存在的思想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解決大學生切實存在的問題。
(三)打造學習團隊,提高學習效果
在新媒體時代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采取團隊教學理念,通過組建微信群或者QQ群的方式,讓學生組成一定的學習團隊,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大家可以通過集思廣益、深入探討的方式,解決相應的問題,提高學習效率[4]。此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通過打造網絡溝通交流平臺,大學生之間可以互相溝通信息,提供實習或者實踐機會,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提高學習效果。學生在交流團隊中,也可以及時分享自己的收獲與心得,并且將自己喜歡的學習內容分享到群中,提升教學實際效果,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自身的引導作用。
綜上所述,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迎來了“互聯網+”時代,在這樣的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新媒體信息技術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極大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載體,豐富了教學手段與教學模式,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界限。在教學實踐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創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方法,提升教學層次與教學水平。
[1]張楨.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探析[J].高教探索,2016(2):118~123.
[2]單耀軍.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載體研究[J].藝術科技,2013,26(4):279~280.
[3]李淑敏.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4):12~14.
[4]林興鳳.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實效性研究[J].亞太教育,2015(33):268.
(作者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
任嬋媛(1983-),女,漢族,山東人,碩士,哈爾濱商業大學,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