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棉
鐵道車輛專業教學問題與互動教學應用研究
陳春棉
教師只是知識的灌輸者是我國現階段高職教育存在的問題之一,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在鐵道車輛專業教學過程中,學生掌握良好的理論知識是前提,良好的師生互動,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學習中的不足并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本文主要探究了鐵道車輛專業的教學問題以及使用互動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的策略。
鐵道車輛專業 教學問題 互動教學
互動教學既是一種教學方法,又是教學一種模式,指的是教師正確引導,師生、生生共同探討專業知識,并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過程。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能極大地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和了解學生學習中的不足,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團體合作意識,促進師生以及同學間的知識交流和探討,并且為學生將來的從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鐵道車輛專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為了培養一批技術適用型鐵道車輛運用和檢修生產一線所需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要求學生不僅具備良好的基礎理論知識,并且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1]。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是作為被動的認知體,師生之間缺乏必要的交流。這些都使得學生逐漸喪失了學習的主體意識和精神,從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創造性。以《車輛運用與管理》課程為例,這是鐵道車輛專業中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包含大量的安全規章制度、安全生產條例以及安全事故調查等教學任務,教師在課堂上口授這些教學內容,往往會使學生感覺枯燥乏味。安全問題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教師在傳授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可以從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實例出發,鼓勵和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課本傳授的知識,建立良好的師生、生生互動,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有效地促進師生雙向溝通、雙向參與,建立平等的師生互動互助關系,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同時也加深學生對安全責任的意識。
(一)利用情境或案例引入教學內容
以鐵路行車安全為例,利用情境引入概念指的是,通過多媒體生動地呈現某例典型的車輛行車事故現象,讓學生對所學概念有一個直觀地了解,教師簡要地向學生傳授車輛行車事故的類型、安全責任劃分、調查處理的方式等基本專業知識。隨后例舉多例行車事故,讓學生自己判定事故類型,以及制定相應的處罰制度,針對責任不明確的事故,提供合理的調查方法。運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互動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處理實際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學生主體作用
學生獲得知識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進行互動式教學過程中,要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即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或理解問題的能力,從淺入深,逐步引導學生深化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不能急于求成。互動式教學,使教學過程更加和諧,不僅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問題多向老師進行反饋,再加以總結,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三)創建學生興趣小組,生生互動
給定教學案例,然后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組建興趣小組旨在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分組時應合理搭配,取長補短。小組組長應鼓勵每位組員積極發表對案例的分析和見解,各小組在商議和討論完以后,選派一名代表陳述該組的觀點,最后老師再綜合各小組不同的觀點和見解,進行點評、補充或指正。生生互動的過程,使得每個學生都參與學習的討論,有利于提高學生之間的情感和知識交流,同時也提高了教學的整體水平。
(四)項目教學法
鐵道車輛專業旨在培養學生真正的實踐運用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給定學生一個獨立的項目。學生要完成該項目必須進行項目信息收集、設計項目方案以及制定項目實施策略,規劃項目目標等。通過獨立完成教學項目,使學生了解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為以后的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通過項目訓練,能加強學生專業技術的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學生單獨設計項目方案,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思維創新能力,這也是鐵道車輛專業教學的最終目標。
(五)模擬教學法
模擬教學能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通過對專業技術的模擬操作,學生不僅能鞏固專業理論知識,也能培養學生處理實際問題和社會應變的能力,同時加深學生對安全行車的印象,在以后的工作中最大可能的避免行車事故的發生。通過模擬教學,使學生對鐵道車輛行車流程系統有大體的認識,在系統模擬的學習過程中,掌握一定的行車安全知識以及行車管理條例等知識,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互動教學法,就是要打破傳統老師臺上講、學生臺下聽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拓展思路,改革教學方式,放手學生,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以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為目標,利用案例教學、項目教學、模擬教學等新型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培養學生技術實踐與創新能力,讓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社會實踐[3]。互動式教學不但能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同時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真正地提高學習質量。
[1]黃慶豐.樹立創新觀念構建互動式課堂教學[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S1):21~24.
[2]楊瑞平.互動教學法探討[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13(1):13~14.
[3]張均兵.雙主體互動式教學過程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J].教育探索,2015(12):116~117.
(作者單位: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陳春棉(1981-),女,河南澠池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鐵道車輛專業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