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彬彬 郭培培
留守兒童教育研究
馬彬彬 郭培培
留守兒童缺乏父母的關愛,學習成績不好;他們處在身體發育的時期,隔代監護不能保證充足的營養,嚴重影響身心的健康發展;他們有的厭學、逃學,甚至輟學,得不到及時的輔導和正確的引導;留守兒童的受教育狀況令人擔憂,這個問題影響深遠,迫切需要完善的解決方案。
留守兒童 農村 教育問題
“留守兒童”是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不滿十六周歲,留在當地讀書的兒童。留守兒童一般與自己的父母親中的一人,或者與祖父母,甚至父母親的其他親戚、朋友一起生活。父母外出務工導致了留守兒童過早脫離了父母的關愛和教育,他們的生活、學習和心理都要經受前所未有的境遇。
據民政部2016年11月9日的數據顯示,我國的留守兒童為902萬。留守兒童伴隨著勞務輸出省份人口的大規模流動而不斷產生。近年來,“留守兒童”問題成了當今社會問題中研究較多、出現頻率較高的話題。因此,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已成為迫切需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留守兒童在生存發展中面臨著諸多突出問題。多數留守兒童由祖輩監護照料,但受老人們身體健康狀況、教育程度和教育理念的限制,隔代監護存在許多問題。更令人憂心的是,還有很多留守兒童處于無人監護狀態,身心發展和安全均得不到有效保障。
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尤為突出,總結如下:其一,學習成績不好。留守兒童每天寫家庭作業沒有父母及時的輔導,周末、假期更是沒有父母的監督和管教,無法養成良好的習慣,學習積極性不高。父母在外打工,一些留守兒童農活、家務活繁重,成績下降,漸漸失去學習的興趣。留守兒童成績不好還只是教育中表面的現象。其二,學校教學資源不足,教學內容單一。農村地區教育資源配置不足,老師只能講解課本,教學內容不夠全面,缺少專職音樂、體育、美術老師,忽視道德教育、法律教育、生理教育以及價值觀、人生觀教育,兒童很難得到全面發展。其三,其受教育權沒有法律保障,輟學現象時有發生。其四,缺乏學前幼兒教育,忽視小學教育。農村地區幼兒園較少,入園難,教育費用也昂貴,導致學齡前兒童在這個時期失去了受教育機會。農村家庭對小學教育投入較少,對孩子要求不高,學習成績不好也不投入時間和精力及時補救。農村家長關心孩子考試成績一般在小升初,或初中以后快要升學考試的階段。農村家庭忽略的幼兒和小學教育階段,正是關系到留守兒童未來能否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時期。其五,安全問題無法保證。農村山區地形復雜,離學校路途遙遠,很少有校車或家長專程接送,兒童自己上學、放學途中存在很大的風險。留守兒童在周末、寒暑假,得不到祖輩的有效監護,處于放任自流的狀態,安全隱患更大。
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是影響我國全社會未來能否和諧穩定發展的重大問題。我國多部委已經非常重視,提出了“合力監護,相伴成長”。我們認為其問題的解決需要家庭、學校、政府、社會的相互配合、共同施教,在此基礎上,提出以下構想:
一是更新家長的家庭價值觀和教育理念、轉變家長的教育方法。外出務工的家長們,有的把孩子帶在身邊;有的留在家里;有的定期回家看孩子;有的省下路費多賺點節假日的加班補貼。每一個選擇都折射了他們的教育理念。很多父母認為,把孩子留在老家有祖父母照料、學校老師教育已經足夠了。其實,這種想法低估了父母缺位的影響,高估了金錢的作用。讓留守兒童痛苦的是父母的冷漠和無視,父母定期回家看望,通過電話、QQ、微信等經常聯絡,督促孩子改正不良的習慣,及時肯定成績,勉勵鼓舞孩子,這些都能讓他們感受到愛和溫暖。
二是鼓勵留守兒童進入寄宿制學校。上學要走很遠的路程,刮風下雨不間斷,這有著很大的安全隱患。選擇寄宿制,方便兒童在校學習,也可避免路途中的危險,食宿兩大問題的有效解決,為教育的其他問題鋪平道路。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根本,是抓住內因,引導他們建立積極、樂觀、健康的心理狀態,鍛煉他們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可由寄宿學校的生活指導老師促進、幫助他們自然、順利成長。留守兒童中有個別孩子很懂事,身心健康,學習成績也好,理解父母的難處,應該樹立這樣的榜樣,擴大他們的影響,發揮好的作用。寄宿制學校要在宿舍營造家的文化氛圍,讓留守兒童在宿舍里有家的歸屬感,增加心理傾訴渠道,增進伙伴之間的友情,同時,便于隨時請教和求助。
三是普及法律教育,增強對農村家庭的法律教育和對留守兒童的生理教育。《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讓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居住”,這種法律更符合中國國情。可是,很多農村家庭不懂法律,不知道有的行為已經違法。頻頻發生的很多案例證明留守兒童不懂得自我保護,對于生理衛生知識也嚴重匱乏。學校、當地政府要增強法律教育和生理知識教育。
四是選拔教師、公務員等與留守兒童互結對子。部分實踐表明,互結對子、“一幫一”類型的幫扶效果更明顯,能保證每位留守兒童得到切實的關照。從縣區、鄉鎮的公務員、學校教師、工程師等知識分子中選拔愛心人士與留守兒童一對一的互結對子,實施幫扶。民政部、教育部等給予農村地區愛心人士適當補貼,保障他們有能力對留守兒童實施幫助和關懷。
(作者單位:濮陽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的階段性成果[2016]-JKGHB-0389。
馬彬彬(1981-),女,河南鞏義人,本科,高校講師,河南財經學院;郭培培(1983-),女,河南內黃人,本科,高校講師,河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