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世強
基于素質教育觀下的體育教育分析
賀世強
我國長期處于應試教育理念下,體育課堂依然屬于點綴課程,教師忽視了體育教學開展的重要性,不利于學生體育技能的提升。本文將對素質教育在體育教育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素質教育 體育教育 研究
因長期實施應試教育,學生、老師都十分重視應試科目的學習。體育課程并不在應試科目中,或是在其中的比重不算高。導致了學生、老師都不重視體育課程。因此,在體育課程中,普遍可見教師教學隨意以及學生活動、學習隨意的現象。而體育課程正因為人們的不重視,也逐漸失去其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作用。因此,在素質教育得到普遍重視的今天,對體育課程應該提高認識,使其發揮應有的作用。
尤其受到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觀念比較根深蒂固。很多學生和老師都沒有提高對體育課程的重視。對于學生來說,體育課程有時候占用了學習的時間,對體育鍛煉熱情不高。而有的學生則把體育當作休閑,體育課程中不積極參與鍛煉。有的學生則認為體育是娛樂的,體育課中不遵循教師的教學思路進行,往往進行個人活動。在老師看來,由于學生對體育課程的不重視,而體育課程本身也并非納入考試中,并非是關鍵科目。因此,在教學中,往往不夠重視。課前沒有進行認真備課,上課時也沒有認真開展教學活動。因此,造成體育課的開展多表現為無序狀態。由此表現出體育課程教學不夠明確,使其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一)轉變教師及學生觀念
體育課堂中,教師和學生都是參與者。如果僅僅從教師或學生的角度去改變其觀念,起到的效果一般不好。體育課堂必須是兩者共同互動,積極參與,方可帶動學習的氛圍。因此,必須同時轉變體育老師、學生的觀念。從老師的角度去看,老師不夠重視體育主要原因為體育課程本身并沒有納入應試的范疇。這一點必須要糾正,即使體育課程并非是必考科目,但體育課程是素質教學的一部分。在推行素質教育后,教師應該積極應時地轉變對體育課程的看法、觀念。真正去認識到體育科目的重要性,并能夠按照教學大綱去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對學生來說,身體素質是個人綜合素質的一部分。沒有健康的身體,那么就無法全身心投入學習。而體育課程本身教學的體育項目較多,如果不去學習,那么個人所掌握的體育項目比較單一。加上體育項目中,各個項目的鍛煉效果有所不同,對應的身體機能鍛煉效果也有差異。因此,為能夠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學生應改變對體育課程的看法和態度。在課堂中,要積極按照老師的要求、訓練內容等進行體育活動。
(二)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要想發展高校體育,就要在根本上使得學生的舊觀念和舊思想得到轉變,讓學生將素質教育觀樹立起來,使得他們明白當代人才最需要的素質就是健康。而興趣是能夠激發學生創造力的動力,因此在體育的教育當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除了要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還要不斷地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通過體育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明白學習這個過程不僅僅只是簡單的學,而是一種創造性的思考。讓學生能夠沉浸到學習的快樂氛圍中,為培養創新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體育的教學活動始終是同勝負綁在一起的,而勝負必然會受到成功和失敗、順境和逆境等不同的心理考驗。在學生的青少年時期,學生有非常旺盛的求知欲望,思維活躍,敢做敢想,敢于嘗試。所以要針對學生這一心理特點,使得學生的個性和潛能能夠充分地發揮出來,而這也是體育教育以及創新體育課最主要的目標。將體育課的創新優勢把握好,在選擇教材和設置課程的時候,要使得學生的個性需求得到滿足,在體育的教學中,教師可要求學生可以以個體或者集體的名義參加一些有比較多觀眾的體育活動,這樣能夠鍛煉學生適應環境以及心理承受的能力,在學習和展現的過程中,讓學生將自己的聰明和智慧充分地發揮出來,并且不斷地戰勝膽怯、克服懶惰,增強自己的信心,不斷地超越自我。這也是在培養人才當中非常重要的應激點,體育教學能夠將這些優秀的品質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培養。
(四)培養學生觀察和判斷能力
在素質教育下,學生不僅僅需要掌握一定的體育技能,同時也應有一定觀察力及創造力。實現創造性思維的主要過程就是直覺思維、形象思維以及時間思維,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使得學生各項身體素質得到發展的同時,可以應用橫縱思維方式來輔助教學。采用不同信號,強化學生左右腦的應激訓練,讓學生平衡、協調的發展。而將學生的逆向思維、求異思維以及多向思維充分調動起來,能夠培養學生的判斷、觀察和反應能力。這些能力,是人才創新不能缺少的品質。可以在體育的教學當中采用信號的教學法,使得學生在不同狀況的環境下適應能力以及應激反應得到鍛煉。在運動場上,教師要讓學生能夠耳聽八方、眼觀六路,所以可以適當地給學生強化相關的訓練。
綜上,筆者對素質教育在體育教育中的應用現狀進行了分析,從中發現諸多問題,為促進體育教育的有效開展,學校部門應積極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對學生創新能力加以培養,并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為素質教育的實現創造條件。
[1]蔣維.素質教育觀下的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改革[J].職業,2016(15):34.
[2]趙陽.基于素質培養為理念的體育教育方式分析[J].才智,2015(16):181.
[3]曹磊.素質教育觀下如何提升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素質[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03):22~23.
(作者單位:海南熱帶海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