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衎祺 羅 俊
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技能創新培訓探討
謝衎祺 羅 俊
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偏向創新型技能人才,擁有獨立、自主、創新的能力。應用型本科院校作為培育人才,為社會提供新鮮血液的搖籃,應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改變教學方式和學校氛圍,培養技能創新型人才,讓學生做一個有技能、會創新、獨立自主的新世紀應用型人才,契合社會的需求,更好的實現自己的價值,為社會做貢獻。
應用型本科 技能創新 實踐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也是逐年增多。培養創新實踐型人才已經是各大本科院校不可避免的重要問題,但適應能力差、創新實踐能力不足、自主自學能力弱是現代本科院校畢業生的普遍現象,如何消弱甚至解決這一問題,為社會提供適應性強、擁有創新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是現代各大院校面臨的重大挑戰。下文就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技能創新培訓進行探討并提出了幾點看法。
在高考之前學生一直處于應試教育的環境下,不論是教師、家長甚至是學生自己追求的是成績、是分數。這種環境雖然教導了學生基礎知識,但卻禁錮了學生的思維模式,不利于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大學是學生人生中的一個轉折時間段,也是培養學生實踐東游能力和技能創新能力的重要時間段。應用型本科院校作為高等院校,不論是在教學方式還是考核方式上都要與學生以前的方式發生改變,要以社會的需求結合學生專業課目的特點以及學生的整體水平為根據,設置形式多樣、靈活多變的考核手段,全面的考核學生的學習知識掌握度與學生自身的能力素質,培養學生技能創新能力、應對能力與適應能力,做到全面發展。
比如,在學習電子商務專業的《網店運營與管理》這課程時,有許多的概念與知識,網頁設計、圖片美化、店鋪裝修、網點維護等等,都是課程的重點,如果按照傳統的考核方式:出張試卷,教師劃重點,學生死記硬背,到時間參加考試。這種方式不僅不能把教材上的重點進行全面考核,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還不能讓學生把知識進行很好的應用,大多學生會一知半解。這時不如改變考核方式,把傳統的筆試考核轉換成實踐考核,讓學生注冊一個自己的網店,根據教材內容設計自己的店鋪首頁,上傳自己的商品圖片,對店鋪進行美化、管理等,在期末考核時,學生把自己的網店注冊頁、網店后臺、網店首頁、網店優秀商品詳情頁與網店地址發送給任課教師,教師根據學生的網店優劣,進行考核。這種方式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并把知識應用的淋漓盡致,還不會讓學生產生厭煩,積極愉悅的進行考核。
大學時光是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適應應對能力、技能創新能力的良好時機,應用型本科院校作為以應用型為辦學定位,為社會提供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推進中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和社會的建設發展,更應該通過一系列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技能創新與實踐處事水平。本科院校應該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布置適合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比如,針對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學校可以開展“哇哈哈營銷比賽”,以哇哈哈系列的飲料為營銷商品,讓學生進行推廣銷售比賽,五到十五人為一組,比賽實踐為二十天,設置一、二、三等獎,并設置獎金和獎品,禁止惡意營銷和自賣自買等方式,其他營銷方式不限。學生積極參加比賽,發揮小組成員的能力,大膽想象、積極創新,利用所學知識與課外知識設計營銷方案,進行推廣,最大限度的培養了學生的營銷技能,和創新能力,并鍛煉了學生的應對能力,增加了學生的社會經驗和閱歷。
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時代,在教育方面,學校也應緊跟潮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讓學生適應現代的用信息技術工作創造的時代。例如,在機電一體化專業中,教學研究手段相對落后、工程訓練目的不明確,設備落后,針對這以現狀,學校在進行相關的課程,像工程力學、工程制圖、機械原理等課程時 可以適當的引進當前的信息技術對課程進行調整和優化,讓學生技能創新、綜合應用和素質全面發展。像引進三維的CAD技術,將其融入工程制圖的課程中,培養學生使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進行創新想象、設計制作機械工程設計和表達能力,在課程上增加與計算機三維幾何有關的三維CAD軟件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技能創新能力與信息技術使用能力,在以后能快速的投入到工作中。
隨著中國社會的快速發展,本科院校依靠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為社會提供契合的人才,針對現在社會需要適應性強、擁有技能創新型人才但高校畢業生卻缺乏這一素質的普遍現象,各大高效應該把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突破傳統的考試方式,根據學生的專業針對性的展開考核;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放式教學等一系列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技能創新能力,為社會的發展建設出一份力,讓學生更好的實現自身價值,為社會做貢獻,擁有更好的生活。
[1]張勁.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當代經理人,2005(16):180~181.
[2]高翔.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的認識與實踐[J].商場現代化,2006(6):256~257.
(作者單位:廣州工商學院)
本文系廣東省教育廳高校“創新強校工程”科研項目資助2016KQNCX194。
羅俊(1982-),男,漢族,江西宜豐人,廣州工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通信技術;謝衎祺(1993-),男,漢族,廣西合浦人,廣州工商學院,助理實驗師,研究方向:電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