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蘭
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探析
楊偉蘭
在高職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以就業為導向成為當前高職教學的主方向。在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中采用以就業為導向完善課內外實踐教學、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雙師型思政教學團隊、強化高校與行業、企業的合作聯系的方式,有利于培育出順應時代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就業導向 高職 思政課 實踐教學
近年來,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逐漸成為高職教學領域的核心內容之一,本文以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為例,基于就業導向,選擇適合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實際情況的教學模式,以期實現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目標。基于就業導向明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過程中,重視課內外實踐對學生產生的積極影響,通過構建優質的教師團隊為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提供支持,強化校企合作,幫助學生盡早了解實際崗位的工作要求,通過實踐教學模式滿足學生今后的就業需求。
以就業為導向,做好課內及課外的實踐教學工作。在高職思政課上,課內實踐教學可以以教學內容為主題,開展情境模擬、討論等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以就業為教學活動話題,模擬出企業面試的情境,安排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設計面試問題和合理回答,活動結束后,全班一起總結,幫助全體學生掌握面試的技巧。通過一系列的課內實踐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在掌握基礎理論教學內容的同時還能鍛煉能力,通過思想交流促進全面發展。基于實訓和實習內容展開以就業為導向的課外實踐教學模式。課外實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觀念,促使學生盡早掌握實際崗位的行業規范,以扎實的基本能力應對今后崗位中出現的問題。高職思政課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實訓和實習工作,了解社會的實際就業情況,以此樹立明確的就業目標。高職院校加大整合思政實踐教學資源,構建多種形式的保障機制,促使學生形成以就業為導向的學習觀。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中以就業為導向完善課內外實踐教學活動離不開全校與專業部門的支持,各單位共同努力營造出良好的思政實踐教學環境。
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需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教師的主導作用也不容忽視,因此,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雙師型思政教學團隊具有重要意義。在高職院校中,培養一批專業和職業思維兼具的思政教師。目前我國多數高職院校中都提高了對專業課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力度,但對思政課的重視程度較低,這不利于引導學生展開有效的思政實踐教學活動。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雙師型思政教學團隊,需要聘請具有專業技能和行業經驗的人員加入高職思政課教學活動中來,建立一批企業兼職的思政課教學團隊,為學生講授更多的職業技能知識,在學生中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鼓勵高職在校教師積極的參與到企業和行業的社會實踐中去,以此培養出具有雙師技能的高職思政教師。高職院校內學生正確的就業觀和職業規劃意識多由思政教師輔助形成,因此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雙師型思政教學團隊對強化學生的職業道德具有重要作用。雙師型高職思政課教師兼具職業思維和專業能力,有助于引導學生順利的適應社會大環境。
強化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的合作聯系,是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思政課教學模式的重要內容,通過校企合作的教學形式,構建開放性的思政課實踐教學體系,以此培養出順應社會發展要求的應用型人才。在國家教育部門加大促進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力度上,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思政課教學模式也逐漸形成,但開放性的實踐教學模式還未建立,以至于當前多數高職院校的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并未充分發揮出學生的專業優勢和就業能力。強化高校與行業、企業的合作聯系是從實際出發,明確以就業為導向的實踐教學改革目標,根據學生的職業發展情況,建立專業的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基地。通過專業的技能授課,高職學生基本掌握了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具備一定的職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才能幫助高職畢業生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通過強化高校與行業、企業的合作聯系,不僅讓學生充分展現出自身的專業技能,還能感受到企業的工作氛圍,通過感受企業文化,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達到雙贏的效果。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加大,為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和責任意識,高職院校起到了重要作用。只有兼具扎實的專業技能和優良的思想道德品質才能在社會大環境中占據優勢。高職思政課作為培養學生思想政治觀念的主要課程,為應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需要基于就業導向研究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實現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以不斷提升高職畢業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培養出具有強大就業能力的專業人才。
[1]胡大偉.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高專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J].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學報,2011(1):88~91.
[2]徐紅.就業導向下的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探析[J].價值工程,2010(5):165.
(作者單位:冀中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