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騫
陶行知師范教育思想及啟示
黃 騫
陶行知先生重視師范教育,提出培養第一流的教育家,采用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法,提倡藝友制的教學模式,強調理論與實踐結合,把鄉村師范教育建設擺在重要戰略地位。他的這些師范教育思想對現今的教師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陶行知 師范教育 教師教育改革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生都在為“中國教育尋覓曙光”,留美學習期間,他曾立志為中國教育事業奉獻終身。回國后,他不畏困難、不斷探索實踐,批評傳統師范教育弊端的同時,將西方現代教育理論與中國國情結合,提出獨具特色的師范教育思想。在近一個世紀后的今天,我國師范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關鍵時期,重溫陶行知先生的師范教育思想,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論師范教育的作用:可以興邦,也可以促國之亡
陶行知先生不止一次的強調師范教育的重要性,他深信“教育是國家萬年根本大計”。而師范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陶行知先生簡扼地概括出這樣一個三段論;“要想學校辦得好,先要造就好教師,要想造就好教師,先要造就好的師范教育。”足以見得師范教育的成敗關乎著兒童的幸福與國家發展。
(二)論師范教育的培養目標:第一流的教育家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育家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政客的教育家,第二種是書生的教育家,第三種是經驗的教育家。這三種教育家都不是最高尚的教育家,他認為師范教育要培養“第一流的教育家”。即敢探未發明的新理,敢入未開化的邊疆。敢探未發明的新理指的是創造精神,一流的教育家要敢于發明創造,敢于提出新方法,要有試驗之精神。所謂敢入未開化的邊疆,說的便是開辟精神。去開辟荒無人煙的疆土,去別人不敢去的地方,做別人做不到的事,第一流的教育家就要不怕吃苦,要有貧而樂的精神。
(三)師范教育的教學原則:教學做合一
教什么、如何教的問題是教育活動最基本的問題,對于這一問題,陶行知先生明確指出:“要什么,學什么;學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就拿什么來訓練老師。”這便是教學做合一的原則。教學做合一的原則是陶行知生活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其教學基本原則,他要求處理好教與學、學與做、做與教之間的關系,做是教與學的核心,在做上教,在做上學,萬不可顛倒順序。
(四)論師范教育的教學模式:藝友制
由于感慨傳統師范教育將學理與實習一分為二,又受到各行各業師徒制頗具成效的啟發,陶行知先生提出并推行藝友制。陶行知先生指出:“學做教師有兩種途徑,一是從師,二是訪友。”藝友制孕育于師徒制,卻又同師徒制有所區別。教師和學生之間是朋友的關系,而不是師傅和徒弟的關系。老師與藝友平等相待、以誠相待,經驗共享,共謀事業之發展。
(五)鄉村師范教育:改造鄉村生活的中心
在陶行知師范教育思想中,鄉村師范教育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其肩負著改造鄉村生活的使命。師范生畢業后大都留在城里,不愿意下鄉,鄉村學校師資貧乏。師范教育并沒有為鄉村服務,鄉村農民的需求遠遠沒有得到滿足。為了改變這種狀況,陶行知先生主張師范教育下鄉,師范學校在鄉村學校周邊設立分校,以鄉村生活為中心,充分利用鄉村環境來培育鄉村教師。
(一)創建具有鮮明本土特色的教師教育體系
教育與生活實際、社會實際相結合,是陶行知師范教育思想的重要內容。陶行知先生的師范教育思想,不是苦思冥想而來,更不是沿襲舊法,而是在中國的土地上通過親身實踐得來的,是符合我國國情的。在如今的教育改革中,創建具有鮮明本土特色的教師教育體系是極其重要的原則。
(二)改革教師教育培養目標,大力培養教育家型的教師
相比建國初期,我國師范院校的規模擴大不少,除了師范類院校,很多綜合類高校都設置了師范專業。報考師范教育的人數逐年增多,然而師范學校培育出的學生卻不盡合格。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要求我們培育的教師,不再是單一的、傳授知識的教師,而是有探索能力、敢于創新、發現問題的全面型教師。
(三)改革教師教育內容,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教學內容上改變我國當前基礎學科內容過多、過細、繁雜的局面,重視應用型專業課的開設,培養師范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使師范院校畢業生就業出路寬、工作適應能力強。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擺在重要位子,讓學生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才。
(四)創新教師教育教學模式,強化學生實踐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批判傳統師范教育學理與實際相分離,然而這一現象仍然存在于當前的師范教育中。師范院校實習應借鑒陶行知先生的中心學校概念,師范學校以中心學校為主體,與中心學校形成緊密的聯系,安排不同年級的師范生參與中心學校的教學實踐工作。中心學校應樂于接納師范生,優秀的師范生畢業后,可直接進入中心學校工作,既不流失人才,又可適當解決畢業生就業問題。
(五)重視發展鄉村師范教育,促進教育公平
城鄉經濟水平的差距導致了教育水平的差距,要想實現教育現代化,薄弱環節和短板在鄉村,在中西部貧困地區。當前師范院校基本在城市辦學,對鄉村兒童的需要不能理解和滿足。要想改變現狀必須采取行動,把加強鄉村師資隊伍建設擺在重要的戰略地位,提高鄉村教師的水平,改善鄉村教師的生活待遇,打造一直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縮小城鄉差距,確保教育機會公平。
[1]陶行知.師范教育之徹底改革.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2]陶行知.第一流的教育家.中國教育改造[M].上海:商務印書館,2014.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武漢東湖學院)